摘 要 口咽通氣管是保持呼吸道通暢的一種簡單、有效,經濟,快捷的方法,同時放置口咽通氣管可以減少病人口腔及氣道粘膜的損傷,并防止舌后墜,有利于吸痰。其在通氣效果、方便吸痰、易于固定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關鍵詞 口咽通氣管 應用。
口咽通氣管,又稱口咽導氣管,為一種非氣管導管性通氣管道, 是保持呼吸道通暢的一種簡單、有效,經濟,快捷的方法,它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數秒內迅速獲得有效通氣的方法:同時放置口咽通氣管可以減少病人口腔及氣道粘膜的損傷,并防止舌后墜,有利于吸痰,其在通氣效果、方便吸痰、易于固定等方面均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近年來已廣泛應用于臨床。
口咽通氣管的結構主要包括翼緣、牙墊部分、咽彎曲度三部分。
一、型號的選擇
口咽通氣管有多種型號,大小不等,在使用時應根據病人具體年齡和體型選擇合適的型號的口咽通氣管
(1)寧長勿短,寧大勿小;口咽通氣管長度相當于從門齒至耳垂或下頜角的距,以防止口咽管太短不能經過舌根,起不到開放氣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誤入氣管。
(2)口咽通氣管應有足夠寬度,以能接觸上頜和下頜的2~3顆牙齒為最佳
二、置管方法分
(1)直接放置:取平臥位,抬起下頜角,將通氣管的咽彎曲沿舌面順勢送至上咽部,將舌根與口咽后壁分開
(2)反向插入法:取平臥位,抬起下頜角,將口咽管的凹面向上放入(或用壓舌板壓住舌協助) 通過懸雍垂后,即將其旋轉180€埃拱濟嫦螄攏杌頰呶彼呈葡螄巒撲停淝糠窒旅嫜棺∩喔淝糠稚廈嫻腫】諮屎蟊凇?
三、臨床應用
(1) 在院外急救患者時,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有效的人工通氣成為直接影響搶救成功率的因素。而院外急救的大多數情況下往往無法氣管插管。在這分秒必爭的時刻我們可放置口咽通氣管來代替氣管插管。口咽通氣管操作簡單,易于開展,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數秒內迅速開放氣道。獲得有效通氣,輔助面罩給氧能有效提高血氧飽和度,迅速改善缺氧狀況,提高搶救成功率。同時避免了氣管插管對口腔,咽喉軟組織的損傷。促進患者舒適度,降低醫療成本。
(2)癲癇患者在發作時常因牙關緊閉,喉頭痙攣,分泌物增多,舌后墜等原因導致舌咬傷,窒息而危及生命,此時將置口咽通氣管放入患者口中,其管口的牙墊部分能有效避免舌咬傷,彎曲部分下面壓住舌根,能預防舌后墜,彎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保持了有效呼吸,改善病人供氧,以防止窒息的發生,同時也便于呼吸道分泌物吸出。是一種操作簡單,有效而且護士能獨自完成的急救措施。。
(3)手術結束后的全麻病人,全麻藥物和肌松藥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保護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復,常易發生氣道阻塞、舌后墜、通氣不足、嘔吐誤吸等并發癥。因此,在全麻術后拔除氣管插管后放置口咽通氣管, 既保持了呼吸道通暢 ,又防止舌后墜的發生,并且可及時吸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液,避免呼吸道阻塞。在口咽通氣管翼緣兩側各打一個小孔,用繃帶穿過這兩個小孔,將繃帶繞至患者頸后部固定,可避免膠布緊貼皮膚,粘住病人的毛發而產生不適感,甚至對膠布過敏者,而出現過敏性皮炎或破潰。
(4)危重病人神志不清,痰多無力咳出,不能配合的患者吸痰時,放置口咽通氣管不僅能刺激咳嗽反射,使深部痰液能咳至上呼吸道利于痰液吸引。而且通過口咽通氣管吸痰管可快速順暢的插入氣道的位置較深,更 徹底吸出氣管深部痰液 ,避免反復多次吸引對呼吸道粘膜的損傷,增加感染機會,增加 了病人的痛苦。吸痰的同時可給予鼻導管給氧,可避免了吸痰所致的缺氧現象發生。更便于操作
四、臨床效應
口咽通氣管是保持呼吸道通暢的一種簡單、快捷的方法,同時放置口咽通氣管可以減少病人口腔及氣道粘膜的損傷,并防止舌后墜,有利于吸痰,提高搶救成功率,節省急救人員的體力,降低醫療成本,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 。 其在通氣效果、方便吸痰、易于固定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很值得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杜建蓉,榮秀華,謝群芳,黃丹.西部醫學,2011,10.069.
[2]趙紅瓊,馮芳現,周露.代臨床醫學,2007,01-0050-01.
(作者單位:襄陽市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