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教育得到了廣泛的普及,高中計算機課程作為普及計算機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收到了高度的重視。高中計算機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教學過程中在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而單純的動手能力又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其需要與自主創新能力相配合,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保證學生的良好發展。探索高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及其措施,有利于提高高中計算機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 計算機教學 創新能力 培養 措施
一、創新能力概述
創新能力是指利用理論和知識,在各個不同的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新發明的一種能力。創新能力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人們不斷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中不斷成長的過程。創新是整個社會都需要重視的問題,創新能力的培養收到了各個領域的關注。隨著計算機教育的廣泛普及,對計算機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1、學科發展的需要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化社會,計算機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技能已經逐漸成為了一項基本的技能和必要技能。計算機技術的更新換代很快,為了適應計算機學科的發展速度,需要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人才來推動。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的思維意識很強,對高科技知識的掌握很敏感,也很迅速,因此,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為計算機學科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同時也可以提高高中學生的思維和意識,提高高中生的綜合能力。
2、素質教育的需要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高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很多的實踐活動都需要在學生的創新思維支持下進行,從而才能做出更具有創新性的作品,同時,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可以推動計算機相關技術的突破。
3、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利用計算機技術制作的作品往往都很生動、形象、直觀,在直觀的事物中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因此,在高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加入了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三、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措施
1、創新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填鴨式”的,即教師在課堂中占主體地位,教師在課上主動的教授知識,學生在下面被動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教育的不斷發展,必須要進行改革和創新,對于計算機這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來說更是如此。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意識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能夠進行自主思考和創新活動,從而逐步的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并通過自己掌握的知識來解決遇到的相關問題。當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脫離了正確的方向,教師要及時的進行糾正,并將學生往正確的方向上引導,以便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思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不要否定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循循善誘,從而讓學生有更大的信心進行創新活動。在高中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同,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也不一致,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引導學生的思維,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從而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奠定基礎。
2、采用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基于學生的差異性,按照學生的特點,根據教學目標,明確教學中的主體,通過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并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教學過程。在啟發式教學中,學生可以對問題進行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同時學生也可以對問題的解決過程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下一步對計算機的學習。實踐證明,通過啟發式教學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啟發式教學往往以問題為基礎,在教師提出問題后,一步步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學生得到答案。例如,高中計算機教師在講授word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word做出來的生動的作品,如名氣、賀卡等,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多媒體的魅力所在,同時也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隨后利用課堂講解,告訴學生如何才能利用word做出這些精美的作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為學生設置問題,問題的深度要由淺及深,在一步步操作中讓學生理解word中每一個功能,同時教師要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任務,即讓學生自己制作賀卡,可以送給教師、家長、朋友,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力,自由發揮,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教師要及時的進行指導,對構思巧妙、個性的作品要給予肯定,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通過這種啟發式的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學生綜合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積極開展第二課堂
對于高中計算機教學來說,課堂教學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然而計算機本身是一個實踐性較強、更新速度較快的學科,單純的課堂教學不能滿足計算機學科教學的發展,因此,高中計算機教師要積極的探索第二課堂。另一方面,高中學生的特點是好勝心強,這就為高中計算機第二課堂的開展奠定基礎。高中計算機教師可以組織一定量的計算機比賽,如打字比賽、網頁制作比賽等,讓學生能夠在競爭中體會到快樂,同時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計算機的更新速度較快,教材上和課堂上教授的內容是有限的,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闊學生的眼界,高中計算機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的對網絡中的內容進行了解,以便能夠認識到更多前沿的知識,接觸新知識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4、允許不同思維的存在
對于高中生來說,入學前接受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不同,知識面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面對相同事物時會存在不同的想法,對于這種不同的想法,教師要給予肯定。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高中計算機教師要為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和判斷,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將學生進行分組,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一個小組中,并組織小組的學生進行交流學習,讓學生中的不同思維進行碰撞,從而讓學生理解更多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并以此來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在講授完網頁制作的相關知識后,為各個小組布置不同的任務,讓小組成員共同合作,每一個成員都可以表達自己對任務的理解,以及可以更好完成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對不同的解決方案進行討論,以便得到最滿意的方案。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不同思維的碰撞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潛力,開闊學生的思維。
5、提高專業實踐課的教學質量
實踐課是高中計算機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理論知識的實踐和應用,通過實踐課可以鞏固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課進行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并結合教學實際將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到一起,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同時達到提高高中計算機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加入到實踐的內容中來,給學生充分發揮的時間,給學生提供發揮創新能力的平臺,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計算機相關知識的樂趣,從而進一步促進創新能力。
四、總結
高中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高中計算機課堂的特點和高中學生學習的特點,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方式來改善教學質量。高中計算機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由發揮,并不斷激發學生的潛力,讓高中學生在理論知識和素質方面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馮麗娟. 探究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作文,2011(3):55.
[2]俞彤. 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19):141.
[3]楊挺. 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信息與電腦,2010(9):196.
[4]徐曄. 論高中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育人星空,2013(11):59.
(作者單位:云南省宣威市長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