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語言學的流派中系統功能學派是最為主要的分支,系統功能語言流派認為銜接和連貫是在語言的表達功能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對系統功能理論進行了介紹,并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如何應用這一理論進行窺探。
關鍵詞 系統功能語言理論 大學英語 聽力教學 應用
在系統功能理論學者Halliday看來在整個語言的表達功能的顯現主要是通過銜接和連貫來實現的。在《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一書中也是在強調了銜接和連貫在日常語言交流重點作用。
一、系統功能語言理論中的銜接
銜接是指在讓語篇中形成文章的各種意義關系,銜接只要分為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語法銜接體現在替代、照應、省略上,詞匯銜接體現在了重述與搭配。
基于此在大學英語聽力考試中經常會出現對銜接手法的考察。比如:
W: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pple pie ? I made it myself .
M:Very delicious indeed. Even my mothercannot match this.
在這個大學英語四級真題中我們可以發現這個銜接手段是照應,用this指pie。
又例如:
W:I heard you got a full mark in maths exams. Congratulations!
M:Thanks! I' m sure you also did a good job.
also在這里起連接的作用。是連接手段,體現了遞進的邏輯關系。另外but,then,for,in that case,for example等都可體現轉折、時間、因果、條件和例證關系。這些在段落中好理解,但在對話中卻容易被人忽視。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這類銜接手段多加關注 。
另外,教師還應該告知學生, 銜接紐帶分為兩大類 :靜態 (static)紐帶和動態 (dynamic)紐帶。靜態紐帶包括重復、替代和省略等形式,其功能是使讀者注意某一個話題;動態紐帶包括表示時間或因果關系的連接成分、上義詞和下義詞,其功能是促進話題的逐步展開。這些既有利于學生的聽力理解,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系統功能語言理論中的連貫
連貫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學術界研究的重點領域,對與連貫的分類大致可以區分成社會現象類和心理現象兩大類。很多的專家學者對此爭論不休,在我看來,連貫作為一種語言系統的紐帶是社會現象的通過心理表達的方式在語言中顯現的。例如在
A:Does the baby cry at night?
B:He' s two months old
在這個聽力理解考察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要對這個對話有準確的理解,聽者必須調用自己的儲備知識來應付。由此可見,一方面連貫是語言現象,連貫性勢必通過語言本身得到反映,而反映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語言的銜接,是連貫必不可少的條件。另一方面連貫一是心理現象。受話者從話語的不同部分得到信息,受話者對講話者的言外之意能夠理解。這種理解與講話者的真正意圖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這種形式上的一致與否,并不影響對篇章的理解。只要聽者能把對話前后聯系起來,話語前后就是連貫的。而聽者的理解取決于對講話雙方共有知識的掌握和及時正確的提取。
連貫是語言現象,也是心理現象。聽者的理解取決于對講話雙方共有知識的掌握和及時正確的提取。這種共有知識就是圖式。所謂圖式, 簡單地講, 就是一個一個的知識單元。如果說人類的認知系統是積木游戲中搭起的一座整體建筑,那么圖式則是構造起這一建筑的塊塊積木,因此,圖式的產生應當是先于語言的。圖式是對某一范疇概念的描述,認知的過程就是低一級的圖式支撐高一級圖式的存在,高一級圖式同時包含并豐富著低一級的圖式的過程 。圖式伴隨人類認知系統的不斷發展而完善。人類對新知識、新環境的理解與感知往往取決于先驗圖式的儲備,先驗圖式的儲備規模越大,人們理解起新事物、新概念來也就越快。這種心理圖式是經過不斷的刺激固化成單位狀態的,這些刺激來自物理、生物、心理、社會、文化、交際等方面 。在客觀世界中 , 反復刺激形成經驗, 經驗經過抽象, 形成概念系統,即為認知語境。交際者在下次碰到類似話題,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激活有關的認知語境內容,進而鞏固這種知識結構 。這樣, 真實世界里的事件通過大腦的干預線性化, 我們表達的對象不再是真實世界 , 而是大腦里已有的認知或知識單位的有機組合,認知學家稱之為“真實世界的心理表征”例如 :去醫院看病,我們會聯想一系列的語義單位:look a bit pale , come down with cold , have a medical check-up 等等。教師應指導學生有意識地儲備圖式,這樣在進行聽力練習時才能有效準確地激活各個知識單元,實現正確地理解。
三、總結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重視連貫和銜接在聽力中的作用, 不僅重視語言現象 , 更要重視心理現象。尤其是對言語禮貌、認知語境和相關圖式的把握,這樣我們的聽力教學才能有真正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余美根. 大學英語聽力相對難度因素分析[J].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3).
[2]冉海勇.大學英語聽力短對話的語用策略分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3).
[3]溫曉梅.大學英語聽力解題雛議[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
[4]彭素強.開放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實踐模式的探討[J].海外英語,2012(01).
[5]王靜.公安院校大學英語聽力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12(05).
[6]韓宇.大學英語聽力水平薄弱的原因及對策分析——以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專科院校為例[J].海外英語,2012(16).
(作者單位:新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