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分析并解決導致醫患關系緊張,復雜的因素。
關鍵詞 醫患 因素 解決
一、四川省人民醫院周曉輝事例引入
我是一個醫學生,從大一到現在,所關注最多的就是醫患關系。先說說最近發生的:四川省人民醫院主治醫生周曉輝自殺身亡事件,網上流傳了許多關于自縊的原因,但是事情的真相真的如網上流傳的那樣嗎?其實事情的發生經過我們并不知情,只是單憑新聞的報道,就加以評頭論足,以偏概全。將來作為同行的我們,看到真的是很心酸。從而,也可以看出社會對我們醫生這個行業的憤怒,排斥。我思忖著,造成今天的這個局面,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醫生本身的,有患者及家屬的,甚至社會的。
二、醫生醫術的不精,醫生不注重加強自身的修養
先來談醫生的原因吧!學中醫的人都知道名醫孫思邈在《急備千金要方》第一章提出:“大醫精誠”,雖然只是簡單的四個字,但是涵蓋的意義非凡。他認為醫學是“至精至微之事”,關系到人的生死存亡,應上通天,下窮地理,中悉人事,對儒家、道家、人情世故等無所不通,做到這樣的,方為蒼生大醫。而我們要做到孫思邈所期待的那樣,談何容易啊。醫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所涉及是多個領域的,需要我們漫長的歲月去學習,了解,深入。記得剛上大一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疾病是千變萬化的,不是一層不變的,單靠在學校學習的五年理論課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成為一位合格的醫生,就必須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現在,很多醫鬧的發生,與醫生的醫術息息相關。所以前段時間,國家頒發了關于醫學的新政策--本科出來工作之前必須上臨床培訓三年,來鞏固理論與實踐,提高自身的技能,減少事故的發生。另外,自身的修養與醫患也有很大的關系。在暑假的一次見習中,就曾見過這樣的事情:我當時是去給一位病人做心電圖,做完了,準備離開病房,這時她老伴笑咪咪的跟我說:小姑娘,我腿行走不太方便,待會你過辦公室,如果你老師方便的話麻煩他過來一下,有點事跟他說,可以嗎?”我對他說,“行啊。”回到辦公室,看到老師在寫病程,就跟老師說這件事,而老師就回了我一句,你去喊他過來。我再說,那老人都70多歲了,腿又不便,而且病房又不是很遠,老師還是過去看一下吧。但是他還是那句,你去喊他過來。我頓時特別惱火,最終忍著,默默的去把老人喊去辦公室。這件事我只是想說一點,這樣的修養真的要提升了,如果再是這樣的態度,遲早醫患關系會找上他,盡管他醫術方面是多么的優秀。
三、患者對醫學界普遍的不了解、期望值過高,患者與醫生沒有進行良好的溝通
接下來談的是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因為她們對醫生的不理解,不信任,期望值過高,從而導致事情一發不可收拾。說一件發生在急診的真實事情吧,一位初中還沒畢業的小女孩,在她生日那天,辦了一個活動,中途因為肚子痛,難于忍受,她的兩位舍友陪她到醫院看病,后來陪同的學生通知了她父母,也趕到醫院來照顧她了。醫生告知并高度懷疑是宮外孕,要請婦科過來會診,但是她們十分不相信,強烈拒絕婦科過來會診,醫生無可奈何只好打了一支阿托品,慢慢的這女孩不疼了,就睡著了,過了一段時間家屬覺得睡了蠻久的,就喊她,卻喊不醒,最終搶救也救不過來。因為這件事,她父母就告了醫院,剛開始說要還她女兒一個公道,因為醫生說他的女兒是宮外孕。打官司當然要求證據了,最后尸檢就是宮外孕,真相是大白了,但是還不撤訴,告到最后說醫生因醫術怎么樣,導致這個悲劇的發生。是的,最后打官司是贏了。但是這樣的結果是令人心痛,也令人心寒。心痛的是因為你們的不信任,不理解,這個女孩年紀輕輕的就斷送了生命。心寒的是這對父母最初是以還女兒的公道打的官司,可是中途結果出來了,真相明了,但卻不撤訴,這讓人匪夷所思。目前,很多人普遍認為醫生為了賺錢,開好多的檢查,開好多的藥,讓她們花好多的錢,所以就不停的埋怨,不停的惱火,開始不停的說這醫生怎么怎么樣的。其實是因為你們不了解,開單檢查,其一,需要借助輔助檢查確診或排除疾病,提供治療的一個參照。二是怕漏診,耽誤了病情。而開多藥,這能開多少,不就是按你們病情的療程去開的嗎?而花好多的錢,藥的定價是藥物局在管,不是醫院定。所以,希望你們可以跟醫生好好的溝通,不懂就問。同樣的,醫生也應該跟病人好好的交流,讓她們知道我們這樣做的理由。還有,部分病人去醫院看病,病情復雜的,難治的,就會說:你是醫生,你怎么可能治不好,怎么可能治不了?其實,醫生是人,不是神仙,更不是神話。你對醫生有期望是對的,但是期望過高,超越了醫生自身醫術的極限,最終會導致兩敗俱傷。
四、感恩,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
最后談談社會造成這樣的現象,我知道原因很多,如社會的輿論,媒體的機制,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完善等等,但是我只想談談感恩。感恩是一種善行,是中華傳統美德之一。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自古以來人人都知道的至理名言。但是,現在的人,冷漠,無情,不知感恩都已成為她們的點綴了。醫生給病人治病,治好了,是本職所在,治不好就是失職。而患者呢?我花錢,你治好我是理所應當的,這是你的工作,難道我對你還要感恩戴德嗎?這樣的說法會讓醫生感到多么的難過啊。醫生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醫生的職業是救死扶傷,這是偉大而神圣的職業,同時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所花費的青春并不比任何一個行業少。學醫五年,出來工作了,一年365天,天天堅守崗位,看病治病,期間還要不斷的學習,積累,總結。你們作為病人,痊愈出院了,真的不應該說句謝謝嗎?
五、結語
醫患雙方從自身做起,多為對方著想,方能最終改善矛盾。
參考文獻:
[1]醫患關系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第一論文網].基礎醫學論文.作者不詳2012-6-28.
(作者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