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黨的十八大提出“三個倡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新歷史條件下引領大學生成長與成才指明了方向。高校肩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得尤為必要,要努力構建“一元指導、兩個主陣地、三個階段、四個途徑、五個平臺”全方位的長效培養機制,引領當代大學生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者、踐行者和傳播者。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個倡導 大學生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場所,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顯得尤為必要,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努力構建“一元指導、兩個主陣地、三個階段、四個途徑、五個平臺”全方位的長效培養機制,引領當代大學生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者、踐行者和傳播者。
一、高校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者
勤學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有內在關聯性,因此要引導青年大學生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堅持以學業為本,不斷夯實科學文化知識基礎,堅持聽好每一堂課、完成好每一次作業、掌握好每一個知識點,認真對待每一門課程考試,專攻博覽,不斷體悟大學之道,努力求得真學問。與此同時,高校要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的相關學習活動,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基本含義、豐富內涵和現實意義等方面大力開展宣傳教育,使學生成為熟悉和通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含義和要求,深刻理解當前我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可能性與必然性,深刻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重大光榮使命的青年學子。此外,高校還要鼓勵和倡導學生積極學習身邊的先進典型,學習他們孝老愛親、尊長恤幼的精神;學習他們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的精神;學習他們見義勇為、舍己為人的精神;學習他們誠實守信、一諾千金的精神;學習他們敬業奉獻、恪盡職守的精神,營造尊重榜樣、學習榜樣、爭當榜樣、超越榜樣的良好風尚。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學以增智,學以養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廣大青年大學生勤奮學習、終身學習,在孜孜不倦的求知中積淀人生厚度,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修德是一項基本功,如果修不好德,就沒有強勁的動力,很難求得真學問;修不好德,就沒有堅定的立場,很難做出正確的決斷選擇;修不好德,就沒有明確的方向,很難沉下心來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須做到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青年大學生只有在面臨正確與錯誤抉擇時明辨是非,在做人做事原則問題上堅定正確的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人生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而篤實是做人、做事的根本,為人要篤,做事要實,只有為人篤厚老實,做事實實在在,大學生才能讓自己的德行、學問日有所長。因此,高校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將勤學作為成長進步的階梯,積極引導大學生將修德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積極引導大學生將明辨作為追求真理的態度,積極引導大學生將篤實作為提高本領的途徑,努力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
高校要鼓勵倡導同學們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以身示范,努力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身邊和全社會的人去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方面,積極培樹一些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帶領作用,不斷擴大輻射范圍,帶領身邊學生從身邊節糧、節水和節電等點滴小事做起,通過勤學、修德、明辨和篤實的途徑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帶領全社會成員從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對人友善等日常工作生活小事做起。另一方面,大力引導學生深入社會,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結合自身專業優勢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在廣大群眾之中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共同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共同為建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奮斗!
二、高校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要努力構建“一元指導、兩個主陣地、三個階段、四個途徑、五個平臺”全方位的長效培養機制,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利益訴求和價值愿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堅持以理想信念為核心,抓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打牢學生思想基礎;堅持聯系實際,分類指導,做到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堅持改進創新,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搭建平臺,開辟渠道,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和針對性、有效性。
(一)一元指導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元指導的指導地位,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社會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個發展形態,與其他社會形態相比有著自身的本質屬性,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是這種本質屬性在價值層面的集中反映。
(二)兩個主陣地
以學生組織和宣傳平臺作為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學生組織是學院聯系同學們的橋梁,是維護同學利益的重要組織,是學生進行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平臺。學生組織要開展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社會服務活動,深化同學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除了打造堅強有力的學生組織,以各類活動為載體,高校還要建設覆蓋線上線下的多個宣傳平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主題網站,開辦微博、微信主頁,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進行理論宣傳、互動交流。
(三)三個階段
根據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不同特點,高校應有針對性地將教育過程分為入學教育、平時教育、臨畢業教育三個階段,增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效性與針對性,分別進行入學引導教育,平時培養教育和畢業護航教育。入學引導教育包括入學講座、入學座談等多種形式,內容涵蓋心理調適、生活貼士、校史院情、專業發展前景與方向等方方面面。平時教育過程是整個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教育形式最為多樣,教育力量最為強大,教育主題最為豐富,包括各種學習活動、實踐活動以及各類文體活動,努力使24字核心價值理念人知人曉、深入人心。臨畢業教育是教育過程的最后一個階段,著眼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就業升學任務,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注重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方面的教育,因此該階段主要是為學生在就業和升學方面提供各種幫助,包括信息提供和技巧訓練。
(四)四個途徑
學校教育。充分運用豐富的教師資源,建設了一支由黨政干部、專家教授、青年教師、輔導員構成的工作隊伍,從思想引領、理論培養、能力鍛煉、品格塑造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
社會教育。注重邀請導師結合職業特點,發揮自身專長,通過講座、座談、等多種方式,與學生分享人生經歷與人生感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講解社會形勢、分析黨情國情、介紹國家決策,讓學生對當前社會形勢有更全面正確的理解。通過導師教育,綜合利用校外資源,發揮社會合力,鼓勵、支持和引導學生的健康成長。
朋輩教育。朋輩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思想引導,高年級同學對低年級同學或優秀同學對其他同學,通過個別交談、座談或作報告等方式,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學習指導,高年級同學和優秀同學通過分享學習經驗、學習方法,為同學答疑解惑,引導同學培養端正的學習態度,有效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幫助同學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三是生活指導,高年級同學和優秀同學在規劃大學生活、處理生活問題以及生活技巧方面分享自己的經歷,并給出意見和建議。
自我教育。注重學生的自我教育,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自我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引導學生研讀經典,進行學術研究,理論自學;帶領學生參觀革命圣地,讓學生在實地震撼中把革命精神自覺內化為自身的優良品質;為學生提供開展活動的平臺,讓學生自主策劃、籌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體活動、公益活動,讓學生在組織策劃和參加活動中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五)五個平臺
理論學習平臺。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內容,理論學習平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舉辦輔導講座,邀請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就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黨的創新理論、重要戰略思想、重大政策以及社會思潮、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講解引導;編發簡明理論學習讀本等資料;依托學生組織,積極舉辦讀書、征文等活動。
社會觀察平臺。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了解世情黨情國情,正確認識當前社會形勢和社會問題,培養和提高獨立思考、思辨甄別的意識和能力,澄清思想上的困惑和模糊認識,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對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及社會熱點現象進行觀察思考,形成更深刻、更理性、更全面、更穩定的看法,進而明確堅定的政治方向。高校要努力搭建社會觀察平臺,社會觀察平臺包括舉辦形勢政策報告會;利用媒體社會觀察專欄資源編發社會形勢材料;組織和支持學生參加參觀、調研等活動。
校內實踐平臺。校內實踐平臺主要包括各類文體活動。學院要積極鼓勵和支持學院學生策劃組織體育比賽、文藝比賽、辯論賽等各類文體活動以及支教、獻血、義務勞動等公益活動,并依托學生會等學生組織承辦校團委各項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活動機會,廣闊的活動平臺。
校外實踐平臺。高校要積建設校外實習基地,為同學實習提供保障。
對外交流平臺。思想觀點在交流碰撞中更容易產生新的靈感,獲得新的進步。高校要積極為學生創造與外校學子、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人士的交流機會,搭建對外交流平臺。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張耀燦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3-12-24(1).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