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社會,信息化建設是全面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手段,加大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比例,可以擴展農民獲取農業科技的基本方式,同時降低該過程中產生的成本。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首要條件,而加強信息化建設無疑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加快了速度和步伐。在本文中,主要研究了當前社會農業信息化和新農村建設以及它們的作用,接著進一步明確闡述農村與農業信息化的關系,最后總結現狀,針對目前的不足,提出完善的措施,在完整的農村以及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更好的服務人民,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
【關鍵詞】信息化;新農村;發展現狀;對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占據了我國人口的70%以上,因而農村是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區域?!叭r”問題是農村,農民,農業的問題,然而自2003年首次在政府報告中提出后,全國都在為解決該問題而努力奮斗。農民是“三農”問題的核心,農村以及農業問題的解決的前提是為農民服務,因此,發展農業以及加強農村經濟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
21世紀是信息化社會,新興科技層出不窮,智能設備、物聯網等在默默的改變并且改善人民的生活方式,并且成為了推動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信息化建設是協調農村與城市平衡發展的關鍵紐帶,也是農村經濟發展和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的保障,同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手段。目前,新農村建設正在逐步的深入,信息技術潛移默化中改變了農業的發展,同時改善了農村的生活以及豐富了農民就業的途徑,尤其是在農產品的生產以及銷售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最終提高了民的生活質量。農村以及農業信息化建設是新農村的主要內容,是新農村建設的強有力保障,因此,分析農業和農村信息以及二者的聯系,對于我國將來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農業以及農村
我們在進行進一步探討農業信息化和農村信息化之前首先要對農業和農村的概念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樣有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二者的關系。
1.1農業
農業的概念,相關學者都進行了定義,我們這里具體是以“新華”字典里的定義為例,農業就是指栽培農作物以及飼養牲畜的事業。當前,社會進步非常的快,農業的含義也在發生著變化,就目前的農業是指整個農業體系,它包括了生產前、生產中以及生產后的農業服務體系。
1.2農村
農村是指“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居的地方?!碑斍埃覈诮⑸鐣髁x新農村,不僅農業生產被重視,而且農民的生活也開始被視為一個重點,各類鄉鎮企業逐步成長。隨著很多投資者在農村投資,農村開始成為工業、農業以及服務業同時存在的區域。同時很多農村農民開始外出務工,造成了大量農村勞動力的流失。所以有必要對農村概念進行重新定義。
農村是相對于城市來說的,我們將非城市的區域稱作農村,將農村定義為農業活動發生的主要區域。
1.3農業和農村的關系
從上述的概念來說,農村是一個區域,而農業是在這個區域內所發生的一切經濟活動包括農業生產、文化教育、衛生等其他行業,這些都是農村建設中所需要關注的領域。當前國內的農村問題主要是表現為農村經濟文化以及素質都比較落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努力加強農業的建設。
2.農業信息化以及農村信息化
2.1農業信息化
農業信息化是指在當代計算機信息普及的前提下,運用計算機欣慰為主要生產工具進行農業生產。農業信息化是說農業的全過程信息化。農業信息化主要可以分為生產前 的信息化、生產中的信息化和生產后的信息化。
2.2農村的信息化
農村的信息化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農村信息化是利用現代計算機以及通訊信息計算建立農村綜合的信息化體系。促進農村信息資源、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農村管理信息化、農村社會服務信息化、農村文化信息化、農村經濟信息化。
3.農業信息化以及農村信息化的關系
3.1農業信息化與農村信息化相互影響并相互促進
農業信息化和農村信息化兩者內涵都不同,但是它們具有相互促進互相影響的關系。在對二者的建設中,忽略任何一部分都會使得兩邊的發展困難,如果將兩者結合起來建設,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1.1農村信息化建設前期主要服務于農業信息化
目前我國的農村普遍存在經濟發展落后,基礎設施薄弱的情況,農村地區首先需要提高經濟水平。但是目前農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農業,經濟收入不高,使得農村經濟很落后。農村信息化建設前期,各建設內容都應該集中在推動農業的發展中。例如農村經濟信息化可以通過建立農村電子商品平臺,給農產品的銷售提高多渠道的發展。
3.1.2農村信息化推動農業信息化的發展
農業的信息化需要國家的政策、資金的支持,同時還需要農民自發的推動。這首先就需要改變農民的傳統觀念,讓農民能夠切實感受到信息化帶來的好處,主動去投入到信息化建設中去。農村的信息化還需要建設村村通等,這些都是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物質保障。同時農村信息化培養的有文化、有知識技術的人才也將為農業信息化提供可靠的勞動力。農村信息化還可以促進農業信息化的發展。總的來說農村信息化給農業信息化提供了物質基礎、人才基礎以及經濟基礎,能夠有效的推動農業信息化的發展。
3.1.3農業信息化決定著農村信息化的發展
農村的主要產業是農業,只有實現了農民的增收,才能使得農村地區的其他工作展開。當前,我國的農村信息化建設是需要通過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建設來促進農業的發展。但是農業的發展又制約著農村的發展,如果沒有農業的發展,就不能解決農村最基本的溫飽問題,更不用說其他的建設了。可見,農業信息化決定著農村信息化的發展。
3.2農業信息化與農村信息化都是屬于現代新農村的信息化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主要是實現農村的發展快而好,實現農民富裕。新農村信息化的建設主要是通過農村信息化以及農業信息化兩者的建設來促進的。新農村的生產發展,主要是通過農業信息化來實現,而農村信息化又可以給農業信息化提供決策的依據、提供生產人才、還能解決信息化后的一些問題,農村信息化是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部分。而新農村信息化建設,離不開物質保證,這就需要農業信息化來提供,農村最基本的物質保障是來源于農業生產。綜上所述,農業信息化和農村信息化有效的結合可以更快的促進新農村信息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高萬林,張港紅,李楨,趙佳寧.關于農業信息化與農村信息化關系的探討[J].中國農學通報,2011,01:466-470.
[2]熊春林.農村農業信息化服務能力建設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
[3]胡揚名.農村信息化建設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3.
[4]高萬林,李楨,于麗娜,王進.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03:257-261.
[5]毛海濤.農業信息化與農業產業化協調發展的區域差異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