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裂縫,是最常見的一類病害,裂縫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不利于建筑工程的結構安全。裂縫降低了建筑的強度,促使工程面臨著很大的風險隱患,所以本文通過對建筑工程的裂縫機理進行研究,提出裂縫防治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裂縫機理;防治
建筑工程分為混凝土結構和砌體結構,其為建筑裂縫的主要影響因素,也是建筑裂縫機理中的重點內容。建筑工程防治裂縫時,應該全面掌握裂縫的形成機理,由此才能提出可靠的防治措施,完善建筑工程的結構體系。裂縫機理能夠為防治措施提供相關的依據,提高裂縫防治的水平。
1.建筑工程裂縫機理分析
根據建筑工程的裂縫表現,著重分析工程發生裂縫的機理,降低裂縫防治的難度。例舉建筑工程中比較常見的裂縫機理,如下:
1.1材料裂縫機理
材料裂縫,是一項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在根本上降低了建筑工程防裂縫的能力。例如:建筑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屬于混合材料,各類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合,如果材料配合的比例不協調,即會降低混凝土施工的穩定性,導致混凝土出現密實不足或強度不夠的情況,此時混凝土結構內部會失去拉應力,促使結構內部及表面出現裂縫。
1.2溫度裂縫機理
溫度裂縫機理是指,建筑工程在溫度的干預下,結構內外的溫差過大,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建筑結構中出現了溫度應力,當溫度應力>結構拉力時,就會引起結構變形,加重了溫度應力的實際干擾,溫度應力會以裂縫的形式表現在建筑結構中,溫度裂縫在混凝土結構和砌體結構中都比較常見。
1.3收縮裂縫機理
收縮裂縫是建筑工程結構變化的一種表現方式,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發生結構收縮[1]。建筑收縮裂縫機理中,光照強度、空氣濕度等,都是引起收縮的因素。收縮裂縫的寬度較小,但是數量多,分布在建筑砌體或混凝土結構的表面,屬于較容易治理的一項裂縫問題。
1.4施工裂縫機理
建筑工程施工裂縫機理的核心是:地基沉降引起結構變形。建筑地基的穩定性差,底部發生沉降或位移,建筑結構受到較強的拉力,超出抗拉極限時,建筑結構會在拉力的牽動下出現變形,一般在建筑外墻或上部結構中表現最明顯。
2.建筑工程裂縫的防治措施
結合建筑工程中裂縫機理的分析,以某高層建筑工程為例,分析裂縫防治的實踐措施。該工程為28層辦公建筑,地下室2層,主要為混凝土結構,其在施工時,注重裂縫的防治,針對建筑工程中常見的裂縫機理,提出了預防性的治理措施。
2.1材料裂縫的防治
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遵循建筑工程材料檢測取樣標準(2012版),先對材料進行取樣檢測,確保混凝土原材料都能達到相關的檢測標準,排除材料性能的影響,再根據該建筑的現場需求,嚴謹控制材料的配合[2]。該建筑企業,聘請專業的人員設計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混凝土原材料,必須按照配合比進行混合,促使混凝土能夠達到標準的強度,防止材料配合不當而出現裂縫,也為混凝土裂縫防治提供可靠的材料支持。
2.2溫度裂縫的防治
該辦公建筑施工后期,發現縱墻上有裂縫,裂縫深度2~3cm,有向屋內延伸的趨勢。該建筑企業立即修復已經出現的裂縫,經分析后發現,此部分裂縫是由溫度機理引起的,主要是該建筑處于高溫施工環境內,致使縱墻的結構嚴重失水,因此該建筑暫時停止施工,避開高溫環境作業,待室外溫度下降后再安排施工,必須按時施工的建筑工程,采用降溫處理的方法,降低建筑結構內外的溫度差,特別是混凝土澆筑時,控制澆筑的溫度和速度,保障混凝土的均勻性,全面預防溫度裂縫。
2.3收縮裂縫的防治
該建筑工程中,涉及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所以明確收縮裂縫機理后,規范工程施工,全面落實收縮裂縫的預防措施[3]。首先該工程使用低熱度的水泥,控制混凝土內部應力,確保建筑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拉強度;然后在大體積混凝土方案中,設計預留孔道,用于進行冷水降溫;最后該建筑選擇分塊分層的澆筑方式,每個模塊的間隔時間是6±1天,厚度控制在1~1.5m,而且分塊分層時,間隔25±5m,輔助降低結構收縮時的應力,減小收縮裂縫的破壞程度,后期密實間斷縫即可。
2.4施工裂縫的防治
地基是高層建筑的基礎部分,為了預防地基沉降引起的施工裂縫,該建筑工程要求強化地基施工,確保地基的穩定性。在控制地基強度的基礎上,該工程提出了三點預防施工裂縫的策略,如:(1)設計沉降縫,高層建筑的樓層多、載荷差距大,再加上內部結構較為復雜,對基礎地基的載荷情況不同,所以設計足夠寬的沉降縫,預防地基沉降時的拉力,保護該建筑的主體結構;(2)提升上層建筑剛度,該建筑利用抗剪強度,消除地基沉降造成的裂縫風險,必要時可預留直槎并設計拉接筋;(3)該建筑增加混凝土結構中長配筋的使用量,用于提高建筑結構的強度,預防施工裂縫。
3.建筑工程裂縫的處理方法
建筑工程裂縫機理中表明,建筑工程對裂縫防治的需求比較大,相關裂縫防治的措施,雖然可以提高裂縫預防的水平,但是仍舊存在遺漏的問題,引起建筑裂縫,還要在裂縫防治的同時,落實裂縫處理,深入解決建筑工程的裂縫問題。
3.1鋼筋網防護
鋼筋網防護是建筑裂縫中最基礎的方法,適用于各種裂縫機理中,預防建筑工程裂縫引起的變形、開裂等問題[4]。鋼筋網防護也可應用在施工的過程中,例如:建筑工程將鋼筋網設置在承重結構上,施工人員在鋼筋網上走動、施工,減輕了下方承重結構的載荷受力,起到保護作用,避免承重結構受到外力而出現裂縫。
3.2落實修復方法
建筑工程中裂縫處理的方法比較多,如:表面修復法、化學灌漿法等。裂縫修復方法的應用,需要以建筑工程裂縫的實際情況為主,不同位置的裂縫以及不同形式的裂縫,對修復方法的要求不同,選擇對應的修復方法,才能防止裂縫惡化,強調建筑結構的整體性,而且密實建筑結構的裂縫位置,快速恢復建筑工程的結構性能,優化建筑工程的裂縫處理。
3.3涂膜方法應用
涂膜方法適用于細小裂縫修復,一般裂縫寬度<0.2時,可以采取涂膜的方法進行集中處理,預防細縫的再次擴大,同時還能輔助建筑工程提高防水的能力,解決了裂縫滲漏的問題。涂膜裂縫修復時,將修補膠與粉料,按照1:2的比例混合,用膩子涂膜在建筑裂縫的表層,涂膜3次即可,相鄰兩次涂膜的方向要保持垂直狀態,涂膜干燥后才能進行下次修復,確保涂膜材料能夠密實細紋裂縫。
4.結束語
建筑裂縫對工程整體質量的影響非常大,很容易引起滲水、沉降等風險問題,建筑工程提高對裂縫防治的重視度,了解裂縫機理后,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時落實處理方法的應用,解決建筑工程中已經出現的裂縫,實現快速的修復,預防建筑工程的裂縫風險,進而延長建筑工程的運營壽命。
【參考文獻】
[1]劉星.建筑工程裂縫分析與防治[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2,04:30-31.
[2]王繼午,王振東.建筑工程裂縫機理與防治[J].技術與市場,2011,06:135.
[3]任小普,邱永展.淺談建筑工程裂縫成因及防治措施[J].河南建材,2011,02:19-20.
[4]陳燕霞,宋小輝.淺析建筑工程裂縫機理與防治[J].科技致富向導,2011,14:2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