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林業造林工作切實有效的做法是搞好造林的基礎性工作,林業主管部門必須狠抓落實,做到合理安排、統籌兼顧,并結合當地地勢環境因地制宜,根據具體需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為培育出優良的森林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現代林業;造林方法;管理
現代林業造林工作切實有效的做法是搞好造林的基礎性工作,林業主管部門必須狠抓落實,做到合理安排、統籌兼顧,并結合當地地勢環境因地制宜,根據具體需要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為培育出優良的森林打下堅實的基礎。
1.現代林業造林基礎工作探討
1.1常見造林方法
植樹造林要選擇適當的造林方法,由于地域差異很大,樹木品種也有自己的生長習性,選擇適當的造林方法,是造林的前提條件。目前,常用的造林方法有:播種造林法、植苗移栽造林法、分殖造林法和插條造林法。每一種造林法都有自己的特點,選擇時一定要注意遵守“適地適樹”的造林原則。
1.2整地技術
造林的首要環節就是選擇地塊和整地,只有對林地進行徹底整理備耕,才能為林木生長打下堅實基礎。整地要在秋末冬初時節進行。首先要對林地進行清理,采取深翻的方式,把林地上的灌木、樹根、雜草等清除干凈。清理的方法可以分為割除、火燒和用化學藥劑清理等。清理用人工或者用機械,幾種清理方式結合使用,清理效果會更好。火燒通常叫“煉山”,如果條件允許,煉山是十分有必要的,不僅清理了雜灌,還能有效殺死病蟲,對造林質量的提升有重要意義。由于立地條件不一樣,在整地時還需要選擇正確的深翻方式。墾地方式,分為全墾、帶墾、穴墾、鱗墾等幾種類型。如果地塊比較平坦,選擇全墾的方式,要是坡地,要根據坡度大小選擇其他幾種墾地方式,坡度較小的可以沿著等高線帶墾,坡度較大的用穴墾。
1.3樹種選擇
樹種選擇是造林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氣候特征,而樹種也有自己的生長習性,在樹種選擇時除了要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以外,還要注意樹種的優良問題。隨著育苗技術的不斷提高,新品種不斷涌現,選擇優良品種造林,對提升造林質量,確保林木高產穩產有重要作用。即使同一優良品種在同一地區栽植,也會出現很大差異。因此,要注意對立地條件、氣候特征做細致分析,提高樹木品種與立地自然環境的契合度。
1.4造林時間
一般情況下,造林以冬、春季為最多。可以在12月到翌年2月間進行造林,成活率很高,樹木長勢良好。冬末春初造林有一定的優勢,因為這時氣溫比較低,苗木上部還處于休眠狀態,起苗不會導致苗木失水過多,移植后容易成活。而樹的萌動先從根系開始,這時植樹可以促使苗木根系扎根,對增強苗木抗性,提高長勢都有好處。冬季造林有優勢,但也要考慮當地的立地條件,如果是干旱和寒冷地區,還是要等到春天造林為宜。移栽樹木要注意選擇陰雨天或者雨后晴天進行,這時造林成活率有保證。如果是結冰或霜凍時,或者大風天,都不適宜造林植樹。
1.5移栽定植
造林主要采用植苗法,造林用苗一般以容器苗為主,苗木等級要達到I級、Ⅱ級。造林有很多種方式,移栽定植是最常用的方法。移植一般采用穴植,穴的規格也是因樹因地而異。
一般要挖不小于40-60厘米見方的穴,深度要在30-50厘米,行距株距要考慮樹種而定。馬尾松、秋楓、八角、板栗行株距為2×2米,杉木為1.7×2米,巨尾桉為4x1.5米,油茶為3X2.5米。移植時,要先除去容器,有些還要進行漿根處理,可剪去一些葉子,理順苗木根系,讓其舒展在穴內,整個苗木保持端正,苗梢向山下;土要分層踏實,一般苗莖入土1/3左右,苗高超過40厘米的苗莖入土15-20厘米左右為宜。
1.6撫育管理
造林后,對成活率不足85%的要進行補植。撫育管理包括除草、施肥、松土、除雜、澆水、修剪、間伐等。前三年要除草,每年兩次;一般每年至少施肥一次,根據不同樹種選擇不同肥料,可以穴施、溝施,然后覆土澆水;松土除雜可以每年進行一次;澆水要根據立地條件適當進行;修剪間伐可以兼顧,一般在林木郁閉之后進行,保持林間透光性,并剪除病枯枝。
2.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
2.1勞力人員的培訓
造林的過程是人改造自然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改變、調整、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過程 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而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把人的索質作為一種主要資源來開發,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努力提高造林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基本技能與技術技巧,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工程造林效益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工程造林過程中,要不斷地對各級有關人員進行政治與業務培訓,使之適應其工程開展的需要。
2.2領導干部的組織培訓
作為承擔工程造林項目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是精通業務的內行;沒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是不能勝任工程造林的領導工作的。因此,在工程預建和建設過程中,要對領導干部分期分批地進行政治業務及管理能力培訓工作。其培訓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舉辦不同類型的業務講座和短期輪訓班t可以聘請有關的專家、教授及有一定工作實踐經驗的業務人員進行講課;在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選派一定數量的干部外出進修,或委托高等學校、學術團體開設學習班、研究班及短訓班。總之,不論采取何種組織培訓形式,目的都是在工程預建到竣工,使各級領導干部能勝任本職工作,并能率領本行業人員開創出第一流的工作局面。
2.3技術管理
技術管理應本著適用、經濟、先進的原則進行組織生產。適用,就是所采用的技術一定符合國民經濟發展和滿足工程造林的需要所謂經濟 是相對而言。不能不顧條件的節約,而是如何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成本最低,耗能最少。例如對機械設備的選擇可進行技術經濟評價,以保證經濟合算。通常所說的先進,也是一個相對指標,它是該工序或工藝、設備發展趨勢的代表,不能標志發展趨勢的技術或設備,就談不上先進。先進的指標應是簡單的,容易采用,經濟效益好。
2.4資金管理
工程造林的資金管理就是對工程造林的資金形成、分配和使用等進行考查、監督、分析和管理。它是工程造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意義是通過對資金管理,可以從資金運動上反映和監督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活動從根本上改變過去一般造林的投人偏低、計劃偏大和資金分散,不利于集中使用與管理等弊病,能夠綜合平衡地使生產諸要素合理地組織乃至于實現,從而既能保證重點造林工程,又能兼顧一般造林,使整個生產活動正常進行。
總之,造林工作是搞好我國生態建設、改善生活生存環境和推動林業經濟不斷發展的核心工作,現代林業造林工作是—個內容龐雜而系統的工作,加強對造林工作的技術指導和監督管理意義重大。對于現代林業造林各種具體做法,有關部門應進行技術指導,并根據當地實際造林環境引導廣大林農采取合理的造林方式,對于造林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常見病蟲害及時預測監控,在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發展林業經濟,為我國生態和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為我國林業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紅磊,尹海東.淺談營林工作的可持續發展[J].價值工程,2010(38).
[2]尚宏斌,陶洪濤.淺談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l(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