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振興農機制造業,不僅可以加快我國工業化的發展進程,還可以利用現代化裝備武裝農業、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業國際竟爭力和實現農村建設小康社會。尤其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農機結構得到了調整,從而給農機制造業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和機遇。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農機制造業,本研究分析了農機制造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而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農機制造業;存在問題;發展戰略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因此,要想實現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首先需要實現農業現代化。而振興裝備制造業是我國實現新型工業化、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農機制造業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農機制造業的先進程度直接決定著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程度。所以,要想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從而實現農業現代化,需要加快農業現代機械化建設的速度,進而提高農機制造業的先進水平和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因此,在農業結構調整、“三農”問題入世的大背景下,研究農機制造業的發展戰略是非常有必要的。
1.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
近些年,在“三農問題”得到了廣泛重視和推進的同時,我國的農業逐漸實現了機械化,而農業的機械化也成為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典型特征。同時,農業機械化水平越高則標志著我國農業發展水平越高,因此,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近幾年我國的農業在機械化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績,但是就目前狀況來看,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無論在理論方面還是在實踐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因為在不同的地區,其經濟水平存在的差異較大,這直接導致了對機械化的程度要求不同以及所采取的農業機械化政策與路線也不相同。而且,我國在農業機械化的技術方面的創新程度還不夠,設備的便捷程度較低,所以,我國在提高農業機械化創新層次方面仍然需要不斷的提高,從而在普及農業機械化的同時做到更實用、省時、省力。總而言之,我國在農業機械化的道路上還需要不斷的發展和探索,任重而道遠。
2.我國農機制造業存在的一些問題
農機制造業是一個服務于農業的產業部門,其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和任務。在我國農機制造業不斷發展的同時,也不斷出現了出口產品。但是在其取得相應進步的情況下,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2.1生產工藝不先進
我國的農機企業的普遍特點是規模較小,市場競爭力較低,其生產工藝相對落后,而且在生產工藝的改進方面缺乏動力和活力。尤其是近幾年,我國的生產工藝正處于一個轉變時期,由于農機制造業的生產工藝不能及時的創新,使得其無法緊密的聯系農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 播種、生長、收獲、加工、運輸、包裝、保鮮等)。更為嚴重的是,有些農機的大小型號和實際農業生產需要不相符合,而且出現了中小型機器飽和、大型機器缺乏的現象。如果生產工藝的先進程度不夠高,農機產品的質量就會很低。
2.2研發能力薄弱
研發投資力度的大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業機械化先進程度。我國在農機制造業研發方面的投資力度不大,其生產的新農機設備多數是效仿國外已用的產品,所以有些時候生產出的產品無法在實際生產中應用。這種發展模式的主要優勢在于運營風險較低,其主要弊端是技術的落后直接導致了利潤較低、實用性差、發展前景不景氣。與此同時,我國比較缺乏農機研發人員,加上研發經費不到位,研發人員待遇較低,從而嚴重滯后了農機制造業發展的步伐,其采用的技術仍然比較老套。這樣就導致了我國不得不花大價錢去購買國外新型農機設備。
2.3企業管理滯后
強有力的管理理念可以保證農機制造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由于現在的農機制造企業普遍存在統籌規劃理念不強的缺點,甚至有些時候出現機械設備制造前沒有繪制圖紙。如果一個企業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管理技術不先進,都會引起生產組織的崩潰,所以企業管理要做到統籌兼顧。尤其是在網絡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企業要積極的摒棄傳統的管理理念,不斷的引進計算機網絡,努力爭取到這一平臺的支撐。一個與時代脫節、不完善的管理理念是無法實現推動農機制造業的現代化發展目標的。
3.農機制造業的改進措施
3.1引進先進生產技術
通過利用先進技術可以生產出精確度和實用性高的農業機械,同時還可以提高農機具的產品質量。目前先進的生產技術主要有虛擬制造技術、微電子機械系統、計算機集成生產技術、柔性生產系統、快捷生產工程技術等。我國在不斷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還需要積極的鉆研和改進,從而讓先進的技術真正利用到我國的農機設備制造中。
3.2研發先進生產技術
農機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技術的研發,我國需要通過鼓勵企業引進研發人才,提高其工資水平,努力完善先進生產技術研發體系,建立健全技術創新體系,從而實現先進技術的研發。我國還要積極的借鑒國外農機生產的豐富經驗,努力挖掘農機研發人員的潛力,從而做到生產精細。網絡資源的利用也是促進農機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利用網絡資源,獲得更廣泛的制造業信息,根本性的轉變農機制造業的生產模式,實現異地生產,從而提高生產的先進性、靈活性,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3.3引進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
通過引進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和理念,可以讓農機制造企業的凝聚力更強,發展前景更好。利用先進的網絡平臺,了解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建立顧客至上的服務管理理念。在實際生產的各個環節中,要真正發揮管理理念的作用,做到管理和生產同步進行,甚至要做到管理先于生產。
3.4市場的深入調查
市場的需求是多元化的,農機制造企業需要深入市場進行調查,從而明確市場的基本行情和消費者的真正需求。這樣可以實現農機制造產品的系列化轉變,從而讓產品的種類更齊全、產品的合理性更高、消費者的選擇性更廣。
4.結語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國的農機制造業也在不斷的發展,由于各種因素的不斷影響使得農機制造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但是只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通過深入了解市場,積極的采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大對農機具制造、研發的投資力度,就可以推動農機制造業的現代化和智能化的大發展,走出一條全新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陳志.農機制造業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J].農業機械學報,2013,(3):131-134.
[2]陳陵,何聰惠.當代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和對我省農機制造業的思考[J].福建農機,2014,(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