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經常可能發生塌陷等情況,這其中有很多原因,地下水以及地表水的侵蝕是最重要的一種原因,還有超重車輛的行駛等等也是其中的原因。這就使得路面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也給行駛過程中的車輛和乘車人員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本文主要是針對以上所提出的問題,同時也給出優化的措施。
【關鍵詞】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術
要想很好的發揮路面的功能,解決排水系統對路面的影響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地下水和地表水對路基的影響,一方面是較地表水而言,地下水對路基的危害更為嚴重,當路基一直處于濕度過高的情況時,極可能會影響路基的強度,更為嚴重的是可能會導致路面坍塌、滑動。另一方面是地表水對路面也有很大的影響,由于地表水一直沖刷路面,長此以往,路面就會受到很嚴重的破壞,從而影響路面的功能性。因此,在進行建設和重修公路路面時,一定要考慮到排水系統的影響,優化排水系統,才能更好的提供路面的使用壽命。
1.公路路面的排水設計系統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根據各類損害水來源不同以及產生危害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適當的截堵方式和疏排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控制水對路基路面的危害,目前我國采用的路基路面排水設計大概可以分為五個分系統。
1.1關于路塹地下排水系統介紹
一般采用在挖方段邊溝底設置碎石盲溝(內置軟式透水管) 以截斷邊坡地下滲水,通過在邊溝外部安裝透水性較強的材料連接路面和路基底層,阻斷路面各結構的滲水,避免路面遭受水侵蝕。
1.2關于路面排水系統介紹
正常路段一般利用路面的橫坡散排路面積集的雨水;超高路段因中央分隔帶路緣石隔斷了內側路面的排水路徑,一般情況下是在中央分隔帶內側安裝縫隙管來輔助集水井,將超高路段的水收集到一起,然后通過集水井的橫向排水管統一排到公路之外[1]。
1.3關于路塹邊坡排水系統介紹
其主要設置方法是在路墊邊坡頂部挖截水溝,阻斷坡頂的雨水,在邊坡分級平臺挖設平臺溝,收集邊坡部位的雨水。在挖方段路測設置邊溝,收集坡面雨水和路面散排水。
1.4關于中央分隔帶排水系統介紹
主要采用中分帶底部設置碎石盲溝,收集上部綠化帶的下滲水,并在特定的距離內安裝集水井,通過橫向排水管排除底部收集的雨水。
1.5關于路堤邊坡排水系統介紹
系統的主要結構是通過在坡面安裝的急流槽及分級偏坡的溝壑收集坡面雨水,并在坡腳部位安裝偶愛水管道,收集排水,路塹邊溝和中央分隔帶集水,連通接人周邊原有水系。
2.關于路面排水設計原則
排水設施應因地制宜、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地形和自然水系,做到水流不過于集中排放,能及時疏散,就近分流。在進行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設計時,應對施工地點的自然環境、氣候狀況、地質特征以及其他相關方面的信息進行全面的考察,有針對性的制定出合理的排水措施,應節約用地[2]。另外,高速公路路基與路面的排水設計中,,在選擇排水設施的形式應與周圍自然景觀相協調,營造道路與自然和諧的環境,減少對樹木的砍伐,并盡量確保原有自然水體的運行狀況不受工程的影響,以減少水土流失與河水泛濫對工程造成的損害。
3.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技術
道路工程項目多是由國家財政統一撥款進行建設的,并且其質量是否達標直接關系到各省市地區的經濟建設工作,以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等諸多重大社會問題。所以要保證各種排水設施能協調一致,充分發揮排水系統的作用來維持路基路面的耐用性,除了需要完善的排水設計方案,精心的施工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3.1注重施工地區資質資料收集
在道路工程項目施工中,由于各地區水文地質條件的差異,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的具體措施和方法也就自然會有所差異。要盡量選擇有利的地形鋪設人工溝渠,并增加相應的防護措施,以控制溝渠的加固與防護工程的規模,保證施工地點原有的地質結構不被破壞,從而降低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道路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人員要積極收集現有的各方面水文地址資料和記錄,并進行系統的規劃與分析,進而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施工措施。另外,野外調查及坑深和鉆探測試也很有意義。
3.2關于截水溝設置
路塹或路堤邊坡上方流入路基的地表徑流量大時,需設置攔截地表徑流的截水溝。在路基上方沒有廢棄土堆的情況下,截水溝邊緣與路基坡頂的距離設定要根據土質而定,以確保不對邊坡的穩定性產生影響。一般截水溝設在路塹坡頂5m或路堤坡腳2m以外,截水溝截面形式一般采用梯形,尺寸大小視匯水流量確定。在路基上方有廢棄土堆的情況下,截水溝邊緣應與土堆保持l至5米的距離,土堆坡腳應與路基坡頂保持10米以上的距離,且在棄土堆頂部設置大約2%的傾斜度,使雨水能夠流向水溝橫坡處。截水溝長以200-500m為宜,超過500時,需在其間適當位置增設泄水口,并采用急流槽、跌水井等排水構造物引排。為了防止路基受到沖刷和雨水滲透,截水溝必須采用防滲透材料、加大水溝建設牢固度,如土質透水性較強、土層松軟、巖石縫隙較多等不良地段,都需要采用加固措施和防滲透材料以保證路基路面免遭雨水滲透和侵蝕。
3.3排水溝的施工
排水溝的線形一定要流暢,盡量采用直線形的設置,在彎道處呈弧狀,且半徑最好在10米以上。排水溝在沿著公路挖建時,要盡量遠離路基.與路基坡腳的距離通常不應當小于3-4米。當急流槽長度過大時,應當將整段急流槽分割成幾段分別進行砌筑。跌水的臺階高度要根據實際的地質、地形情況設定。
3.4可以利用天然排水渠道
在部分城鄉道路施工中,道路工程沿線遍布著眾多的天然溝渠,這些溝渠多是連接于附近的河流、湖泊、農田,是天然的路基路面排水,管道,并且具有較好的排水效果和功能[3]。為了降低降水、地下水及灌溉用水的滲透與侵蝕作用對高速公路路面和路基造成的不利影響,在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進行排水設計時,應當盡可能的利用天然排水渠道,阻止水分流入路面和路基的關鍵結構,科學的布設恰當的排水結構。大部分天然排水溝渠基本可以實現路基路面的排水需求,但是對于部分渠道較窄的天然溝渠則要進行適當的人工改動,使其滿足路基路面排水系統的要求。一般可采取“依溝設涵\"的施工工藝,這是目前國內道路工程項目施工普遍采用的措施之一。
3.5充分利用當地的基本設施
在進行路面排水設計時,要充分利用當地農田排灌和水土保持等基本設施。在路基路面排水系統施工中,施工單位一定要清楚工程項目所在地農田排灌和水土保持等基本設施的布局和功能,以方便在施工中有效、合理利用這類設施滿足路基路面使用要求。并且充分的利用施工現場的基本設施,如果再加以巧妙的規劃,不僅能夠在提升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性能,還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價。而且隨著水土保護工作逐漸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與重視,我國各地均建設了為數眾多的農田排灌和水土保持等基本設施,這是各地區實現排水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地區排水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4.結語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設施是一項很具技術性的工程,因此在進行路面排水設計時,不能單純的只考慮一個方面,應該全方面的進行考慮,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及地理要求,靈活的進行規劃、實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路面排水設計能夠發揮最大的效果、路面排水施工得到最大的便利,從而提高了車輛和乘車人員在使用公路時的安全性,從而推動交通事業的快速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慧琴.淺析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J].價值工程,2011(6).
[2]孫劍峰.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3).
[3]吳進軍,麗卜少義.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設計淺析[J]民營科技,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