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舊房進行改造,不僅可以利用既有的房屋,同時還可以改善居住環境。但是在舊房改造中,由于施工工藝的限制,在衛生間和屋面容易出現滲漏問題,本文筆者將結合具體的舊房改造工程實例,闡述加建部分屋面及衛生間的防水做法,希望能對類似工程起到借鑒作用。
【關鍵詞】舊房改造;屋面及衛生間;防水做法
0.引言
在過去,由于生活水平較低,很多企業宿舍采用公共衛生間的形式,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過去的無衛生間的宿舍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的需要。企業出于對員工的關懷,決定修建新的宿舍已滿足員工的需求。但是如果將舊樓推到重新修建難免有些浪費,因此經過研究,決定對舊樓進行改造翻新,并增設衛生間和陽臺,這樣不僅可以員工生活水平的需要,同時還可以對舊樓進行利用,避免浪費。在舊房改造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衛生間和屋面滲漏防水問題。這是因為在衛生間的加建施工中,需要進行上下水管道的安裝,此時需要樓板上進行鉆孔作業,當管道施工完成之后在對鉆孔進行封堵,這些位置就容易出現滲水漏水問題。本文筆者將結合具體的舊房改造工程實例,簡要探討加建部分屋面及衛生間的防水做法。
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某一老式宿舍的改建工程。在宿舍修建于上個世紀80年代。該建筑的結構體系為三層轉混結構。基礎采用水泥砂漿漿砌毛石條形基礎。在過去,由于條件的限制,并沒有在每個房間內均設置有衛生間,而只是在每層樓梯邊設置一個公共衛生間。
為了使其滿足現代員工的生活水平的需要,確保其符合現代公寓式宿舍的標準,決定對其進行翻新改造。經過綜合的分析,其具體的改造方案為:在房屋的北側加建陽臺和衛生間,同時將原有的公共衛生間改造為宿舍房間。
2.新舊建筑銜接方案確定
在傳統的舊房改造設計中,往往需要在新舊建筑結構之間設置變形縫,通過變形縫的設置,新加建的衛生間與既有宿舍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個體。但是由于新加建的衛生間部分橫向寬度很小,其高寬比往往超過規范的要求,因此加建部分的衛生間對結構抗震非常不利。如果設置變形縫的話,則新舊建筑結構墻體之間需要設置鋁合金變形縫,這樣不僅會增加工程的造價,同時也會對結構的美觀效果造成不利影響。考慮到變形縫的設置存在以上這些缺點,因此在本工程建筑的加建中,對于加建部分的衛生間與既有宿舍之間采用固結的方式進行連接,而不設置變形縫。通過這種固結的方式可以將加建部分的衛生間和既有宿舍連接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樣就可以大大的減小建筑的高寬比,從而避免存在單個個體的衛生間抗震性能較差的問題。
3.易滲漏部分處理
在本工程的改造中,加建了衛生間,其中存在的滲漏問題主要位于新建衛生間與既有宿舍交界處以及新舊屋面交界處。在結構設計方案,針對這兩個位置處存在的滲漏問題,采取的具體措施:
3.1衛生間滲漏問題
(1)在加建的衛生間處,是利用既有的宿舍外墻作為衛生間的內墻,此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是:淋浴用水會沿著新澆筑的衛生間樓板與用作衛生間內墻的既有宿舍外墻之間的交界處縫隙滲漏。針對這一問題,可以采取的防水措施為:在衛生間與陽臺與既有宿舍交界處新砌筑加氣泡沫混凝土砌體,其厚度控制在120mm。
(2)在新建衛生間以及陽臺四周墻腳澆筑C25素混凝土,其厚度控制在200mm,寬度與相應位置上部墻體的寬度相同。
(3)在地面以及墻面面磚粘貼之前,應先在地面和墻面上刷涂一層K11水泥基防水涂料,其厚度控制在2.5mm。一般情況下,需要刷涂兩遍的防水涂料以形成一層連續完整的防水層,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滲漏問題的產生。
在防水層的施工過程中,需要特別主要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①在防水層施工之前,應先對基層進行處理,確保干凈平整,同時坡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特別注意的是,凸出地面的管道和地面與墻柱面的交接處,需要做成圓角的形式。
②所使用的K11水泥基防水涂料應確保滿足相關質量的要求,涂料進入施工現場之后,應對其進行相應的質量檢查,確保滿足要求之后方可在施工現場進行使用。
③在防水涂料的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材料的配制,同時根據施工程序進行作業。防水涂料的厚度應控制在2.5mm。刷涂施工過程中避免出現漏涂的問題。在凸出地面的上下水管道和衛生間墻壁四周向上翻起150mm~200mm。對于有防水要求的墻面,應按照設計的高度要求進行防水涂料的刷涂,從而確保形成連續完成的防水膜。每層防水涂料的施工應確保一次性施工完成,不設置接縫,這是因為接縫的設置,可能會在后期出現開裂而引起滲漏的問題。
④防水層施工完成之后,應及時根據設計和規范的要求進行質量驗收,主要應進行的試驗內容為24h蓄水試驗,同時蓄水試驗以確保防水層滿足滲漏要求。
⑤防水層驗收合格之后,應采取措施對防水層進行保護,避免在后續的施工過程中,對防水層造成不必要的損壞。
(4)管道洞口的處理。
在進行管道的施工時,需要在樓板上進行鉆孔。在孔洞施工時,首先應確定合理的鉆孔孔徑,一般孔徑應比水管稍大69~80mm,確保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混凝土的填塞。在混凝土的填塞時,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制。同時采用分層澆筑的方式,每層厚度控制在50mm左右。
3.2樓板面銜接處理
當加建部分結構施工完成之后,新舊建筑物是以固結的方式進行銜接,兩者之間并沒有設置伸縮縫,因此樓面板的銜接較為簡單。樓地面粘貼面層直接延伸到陽臺靠房間一側梁上素混凝土攔水上。當陽臺地面鋪筑防水層時,防水層同樣需要延伸至宿舍通陽臺處的門檻,這樣可以有效的解決衛生間樓板面銜接處的滲漏問題。
3.3新舊屋面交界處滲漏處理
針對新舊屋面交界處的滲漏問題,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在于做好新舊屋面之間的銜接。在本工程中,采取的新舊屋面銜接措施為上下錯層搭接的方式。其具體的做法為:在進行新建部分的修建時,降低其最頂層部分的層高,也就是說將新建屋面的整體標高降低。接著將新建部分屋面板嵌入到既有屋面挑檐底下,然后新建部分屋面在靠近既有結構外墻處新做上翻的檐口。新建的屋面進行找平施工時,其坡度應向著新建屋面的外側檐口。
對于設置有女兒墻的屋面,則其采取的防滲漏措施為:在女兒墻沿水平方向設置構造柱,并伸入壓頂。當女兒墻的長度超過30m,則設置伸縮縫。在布設屋面時,在中間梁與女兒墻構造柱與屋面板之間預留鋼混凝土板的伸縮緩沖帶,并在屋面板底設置圈梁。
4.結語
對于舊樓改造翻新增設衛生間和陽臺,重點關注衛生間和屋面滲漏防水問題。文章通過結合某一老式宿舍的改建工程實例,對該房屋的北側加建陽臺和衛生間,同時將原有的公共衛生間改造為宿舍房間,其中存在的滲漏問題主要位于新建衛生間與既有宿舍交界處以及新舊屋面交界處,針對這兩個位置處存在的滲漏問題,文章提出一系列的可行措施,為同類工程提供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李坤唐.淺析房屋建筑屋面及衛生間防水的有效施工措施[J].科學之友,2012,(03):35-38.
[2]張韜.房屋建筑屋面與衛生間防水施工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1,(04):52-56.
[3]方富麗.住宅建筑地下室、屋面和衛生間防水的工程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13,(06):227-229.
[4]張成威.淺析建筑屋面與衛生間的防水施工技術措施[J].門窗,2014,(12):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