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一個系統工程,所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它包括防水材料的應用,建筑防水設計和施工。防水工程的質量管理與維護等方面。地下室滲漏問題是建筑物較為普遍的質量通病。許多墻壁滲漏、粉刷層脫落現象,日復一日,房頂、內墻面會因滲漏而出現在面剝落,并因長時間滲漏潮濕而導致發霉變昧,直接影響住戶的身體健康,更談不上進行室內裝飾了。由此可見地下室防水效果的好壞,對建筑物的質量至關重要,所以說防水工程在地下室建筑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整個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須嚴格,認真地做好建筑防水工程。
【關鍵詞】房屋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
沒有什么懷疑,地下室對建筑的安全方面和使用情況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因為它承受著整個建筑體的荷裁、并將荷裁全部傳遞到土層上去的承重重要構造,現如今地下室防水問題已經相當普遍了。怎樣解決地下室防水問題,已是一個重要課題。
1.地下室防水施工狀況論述
所說的地下室,是在建筑范疇內的,即指房屋低于地平面的建筑,建在巖石和土層中的比附近地面標低于2m以上的建筑體。因為地表標高低的因素,建筑體在海平面附近以及以下部分,所以它的防水施工問題也經常影響著整體的施工進度。一般來說,裂縫問題是最常見的防水問題。
怎樣消除地下室裂縫是地下室防水施工的重要課題。相反,高層建筑物的地下室墻經常產生裂縫問題,裂縫對于建筑物的使用情況、壽命、安全等產生嚴重的影響,裂縫的形成基本上是由于施工做法不恰當而造成。一方面,在于混凝土的配制方法。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對于混凝土的粗細骨料、水泥、減水劑、粉煤灰、外加劑的品種及他們的配料比都要嚴格控制。地下室的混凝是大體積混凝土,使用的鋁酸三鈣、高水化熱如果含量過高、而細度不夠、礦渣的含量多的話水泥凝結將會產生裂縫。另一方面,地下室在使用模板時,沒將模板做好潤濕,在溫度變化幅度較大的情況以及在冬季用鋼模板,就會使得模板發生嚴重形變從而發生漏漿,直接的將會形成裂縫。此外,在混凝土的養護的過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差很大,由于養護工作做的不到位也將會導致裂縫的產生。
2.地下室防水技術應用方法
2.1地下室防水施工設計方法
一般來說,現如今高層建筑物的地下室的防水施工方法,最常見是:(1)外防外貼法施工如圖-9.8所示 :外貼法施工是指在底板墊層上鋪設防水層材料,并在外圍護墻體施工結束后,再將立面卷層材料(防水層)直接鋪在外圍護結構的外墻體面上,然后在采用保護措施的一種方法。(2)外防貼內法施工如圖-9.9所示:所說外防貼內法施工,是指在底板墊層上將永久性保護墻全部砌完,再將卷層材料(防水層)鋪在保護墻和底板墊層上,等到防水層全部完成后,最后再澆筑圍護結構混凝土。(3)離壁式襯砌防水施工如圖9.10所示:所說離壁式襯砌防水施工方法,是指除了在圍護結構的墻體及內表面采取防水外,再在主墻內加一道離壁式的內墻體。可以說,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就是將混凝土技術和墊層技術結合起來。
2.2地下室防水施工技術
地下室所使用混凝土是大體積混凝土,所以用鋁酸三鈣、低水化熱、細度不太細、含量低和礦渣含量較少的水泥最好。細骨料選用干凈的砂,并且嚴格減少沙子的含泥量。粗骨料用顆粒較大的連續級配、級配良好的碎石或鵝卵石,并嚴格控制其中的含泥量。水泥用水化熱很低,耐熱性良好的,凝結時間較長的,適用較大體積砼的42級礦渣的水泥,因為礦渣水泥將比普硅水泥減少水化熱約30%。加入特密斯TMS—F型高效防水劑。特密斯T—F型高效防水劑對新拌砼具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失水率將達到20%左右,跟普通砼相比摻有特密斯T 一F型高效防水劑的砼,28天抗壓強度將會達到30%~65%左右,而且后期強度將會更加穩定,在保證前期強度不變的前提下,內摻替代水泥,還將少用水泥20%左右,根據有些用大體積砼工程數據表明,使用水泥每減少10kg,水化熱將會降低10℃以上,所以,減少水泥的使用量,是降低砼內部溫度的措施之一, 特密斯TMS—F型高效防水劑的水化作用,將會使砼產生大量鈣礬石,砼將產生一定的微脹作用,這將會補償了砼的收縮性。增加砼的抗裂壓力能力。除了這些外,特密斯TMS—F型高效防水劑還有水化熱低和高耐久性粘合力防凍能力強等幾大優點。
細骨料選用:粗砂和中砂,嚴格控制含泥量<1%。碎石選用:最大粒不超過15mm的優等品:含泥量<1%。水用深井水,并在水中加入冰塊來降低溫度。
2.3地下室的墊層防水施工技術
(1)底板澆筑、澆筑底板防水層時,底板選用沉降縫澆筑或后澆帶為界分塊澆筑,并且要整體一起澆筑,在施工過程中減少施工縫的出現。為了降低混凝土澆筑時間,施工中要用多臺混凝土泵同時澆筑,來避免混凝土發生裂縫現象。在碰到底板厚度偏厚情況時,應該使用多層澆筑,并且每一次澆筑厚度低于450mm為正常。在澆注底板的施工時,必須嚴格控制振搗的間距和時間,每個振點的振搗情況為,應將混凝土搗實并且表面出現浮漿并且不冒氣泡和不發生沉降為正常,每點的振搗時間為20-30s為適合。
(2)地下室墻體混凝土澆筑。
在混凝土墻體防水澆注之前,應該采取“先漿后土”技術,即首先澆筑一層30mm~50mm厚的泥漿并且與混凝土要同配合比的減石水泥砂漿,然后再正式澆筑墻體混凝土。對高度超過2m以上的墻體,為了防止澆筑脫落,要在混凝土泵管的末位加一節軟管,澆筑時將軟管放入墻體內,然后分層澆筑、分層振搗,分層深度不大于450mm。在搭建模時,先在混凝土澆筑前進底部留出一排泌水孔,當混凝土澆筑接近末端模板時,要將混凝土澆筑的方向改變,由末端在往回澆。
(3)混凝土養護。在混凝土養護中,在底板澆筑完在第二次壓平后,要鋪上一層塑料布,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失水,如果混凝土內部溫度過高,在塑料布上灑水來降溫,養護的時間不少于13天。在混凝土養護是,混凝土最終凝結后,要立刻開始澆水,拆除模板前要先在模板縫中澆水,在模板拆掉后,在墻體兩側掛上帆布,并根據氣溫溫濕度情況,按時澆水,保證帆布保持濕潤,養護時間最少14天。
2.4裂縫控制措施
要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料比,根據混凝土強度和質量檢驗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確定配合比,控制好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選擇良好的石子,嚴格控制砂的粒徑及含量,減少空隙率來降低混凝土收縮量,提高混凝土抗性強度;加強混凝土養護是施工過程中最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忽視對混凝土的養護,不但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而且易使其在硬化過程中失水過多而產生裂縫,尤其在高溫下施工,更應經常澆水養護,這樣可以減少溫度變化產生的裂縫,也可降低由于混凝土的收縮而產生的拉力,從而有效控制裂縫產生。對于非強度原因造成的現澆混凝土裂縫可采用化學灌漿法、迭合層法以及綜合法來處理裂縫。
3.結語
建筑物地下室防水問題為三個方面:一是裂縫問題;二是混凝土防水施工技術問題;三是墊層防水施工技術問題,只有在這三方面嚴格控制,才能真正做好地下室的防水施工質量。另外,在地下室防水工程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以防為主,設置多到防御;二是細部構造應該精心施工。對每個部位,每道工序精細施工。
【參考文獻】
[1]郝劍雷.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水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4:198.
[2]張琴.地下室施工中防水防滲技術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3,06:63-64.
[3]張磊.淺談房屋建筑中防水技術在施工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3,2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