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的建設必然會影響到環境問題的產生,城市園林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園林景觀建設是城市僅有的帶有生命的綠色公共設施,極大地發揮美化居民生活環境及提高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加大對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工程,提高人們建設綠色城市的意識,促進社會進步及經濟發展。
【關鍵詞】園林綠化;問題;解決方案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文化方面也在不斷地進步。人們逐漸意識到在社會進步的同時也要改善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而園林綠化是改善環境必不可少的舉措。應根據當地的特色,因地制宜,建設適合當地發展的生態環境。將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有機結合起來,而不是互不相通,真正做到節約不必要的開支就能實現理想的回報。
1.當前園林綠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園林綠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廣大群眾對綠化工作認識不夠沒有真正調動市民“人人種綠,人人護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由于規章制度不健全,無法維護城市綠化的完好,無法維護綠化規劃的權威性。
(2)不考慮當地的地理環境特點以及樹木生物學的一些特性,盲目的引進外地樹種,重人工造景輕自然景觀,重草輕樹,因此出現引種失敗和病蟲害的現象,以至于使其觀賞價值大大下降,增加了病蟲害感染的幾率,使樹木壽命縮短。
(3)常常由于重視樹木的栽植,而忽略了其成活率及其對栽植后的養護管理。栽植的時候非常用心,栽后沒有人及時的澆水和修剪,所以導致經常會有年年栽樹不見樹的現象發生。
(4)園林設計者在設計園林時,往往傾向于理想化,而不顧使用者的實際需求,這樣設計出的園林并不會讓人們感受到舒適自然,反而會顯得格格不入,因為園林的自然性與生態性沒有充分的與實際需要結合起來,從而設計出的園林作品華而不實。投入的資金與實際效果并沒有形成合理的比例,且有悖于節約型社會的宗旨。
(5)園林綠化資金難以保證,制約園林綠化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又一原因就在于受經濟利益驅使和經濟條件限制,造成缺乏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資金。再加上人們的綠化意識非常淡薄,只注重經濟效益,而不能充分的體會到進行園林綠化所產生的巨大社會效益。
2.園林綠地建設的對策
2.1園林綠化與城市建設相協調
城市綠化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而是保護城市居民賴以生存環境的重要對策。很多地方急功近利,盲目追風、互相攀比,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建設,急于搞城市建設卻忽視了綠地建設,并沒有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城市建設不能局限于建設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應追求人與自然、人與環境和諧統一和良性。
2.2合理引種,科學管理
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特點,利用樹木生物學的特性,借鑒當地特有的地理環境,調查與分析各地區的植物群落。因地制宜,合理的選擇樹種,這樣既不會鋪張浪費,又能夠保證當地的綠化率。由于樹種的屬性不同,其需要的土壤、水分、光照、溫度條件也不盡相同,這樣就對樹木的選擇具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來說,鄉土樹種是比較合適的選擇。因為經過多年對當地氣候及立地條件的適應,其已經能很好的滿足景觀效果要達到的需求。對外來樹種要進行合理的引進,取長補短,彌補鄉土樹種存在的劣勢,發揮其自然優勢,構建合理的植物群落,遵守事物的發展規律,保證植被在自然的環境下健康生長。
2.3園林綠化模式的選擇
地方樹種為主的原則;適地適種;物種多樣性原則;速生與慢生、針闊葉樹搭配的合理性、科學性原則;風景美學原則。特別要與城市整治、舊城改造、城市歷史文化結合起來,實現 “空氣清新、生態良好、環境優美、人居和諧”的園林城市目標。
2.4綠化結構的空間配置
綠化量的高低與生態效益密切相關。綠地的類型不同,其生態效益的量化上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在綠量上,由高到低依次是喬木、灌木、草坪。生態效益的好壞取決于樹木的茂盛程度,樹多、冠大、葉密的生態效益就會很好。組合式的綠地其生態效益要比單一的綠地高出多倍,因此要充分營造組合式的生態綠化模式。不同的空間組合不同的植物景觀,對同一類建筑的相同方位及不同方位的植物搭配模式進行分析與研究,這樣空間的利用率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還要注意相應的植物配置要存在于不同的城市空間組合中,選擇好替代植物,將園林景觀設計的效果最大化的展現出來。
2.5充分挖掘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園林建設應適應城市發展需要,順應現代人的需要,如果只注重美化而忽略了整個城市的整體風格,就會顯得格格不入。所以,要挖掘整個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及文化內涵是衡量園林綠化的重要標尺。園林綠化要最大限度的滿足人們想要回歸自然的需求,緩解城市中高樓林立帶給人們的壓抑感,做到美觀、休閑、回歸自然相結合,為人們的休憩空間提供美的享受,提高文化生活品味。在設計中,要注意樹種的選擇,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選擇適宜當地生長的植物,實現科學合理的搭配,不能只注重高端大氣,而忽略了實際功能。
2.6不斷加大宣傳教育的力度
社會各界有義務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人人都具有愛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充分利用多媒體平臺,如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與表揚先進個人關于園林綠化的事跡。定期開展講座及咨詢活動,讓人們時刻保持園林綠化的意識。同時,要讓人們真正參與到園林綠化的活動中來,逐漸避免甚至杜絕破壞園林設施情況的發生,將此項工作作為建設園林城市的重中之重。
2.7解決綠化資金不足問題
綠化建設的資金不足將會影響我國園林建設的步伐。政府要加大這一方向的資金投入,是保證園林綠化得以實施的基礎。可以采取政府帶頭,企業、集體共同籌集資金等方法,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建立長期有效的、多元化的資金渠道。將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放在園林建設這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制定綠化建設的預算,做到每一筆錢都用在合適的地方,提高效率,投入要與回報成正比。地方各級要把綠地建設作為重點安排,投放一定資金,保證建設工作的正常進行,注意后期園林綠化的保養工作,增加其養護管理資金。
3.結束語
由此可見,園林景觀建設對我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建設,還能夠有效地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在看到近些年初見成效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意識到影響園林景觀建設的不利因素帶來的問題,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從而推動城市化建設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謝永麗,趙金雙.淺談中小城市園林綠化建議與措施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2]陳丹,張延濤.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河北農業科學,2009(13).
[3]王麗娜,馬俊明.園林景物布置的探討分析[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