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路面養護管理過程及其他環節,結合本人的日常工作實踐,簡述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及處治方法。
【關鍵詞】瀝青路面;病害;處治;方法
0.引言
瀝青路面以其表面平整、堅實、無接縫,行車平穩、舒適、噪音小,造價低廉、適宜機械化施工等諸多優點,在各級路面上得到廣泛應用。文昌市公路分局所管養的線路長為464.537km,其中瀝青路面長為349.467km,瀝青路面的主要類型有瀝青表面處治、瀝青貫入式、熱拌瀝青混合料和乳化瀝青混合料路面等,有些路段(例如鋪文線、文蓬線、大抱線、煙長線、寶排線、后湖線等)由于建成時間太長,造成不能滿足現在使用的要求,同時路面局部出現裂縫、泛油、麻面松散、坑槽、波浪、擁包、局部沉陷、翻漿、車轍等病害。因為這些病害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行車速度、行車安全,加大了汽車磨損,縮短了瀝青路面使用壽命。所以需對路面進行修復補強,加以利用,以滿足使用要求。下面結合鋪文線、文蓬線、后湖線等路段路面常見病害的處治談談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及處治方法的技術。
1.瀝青路面常見病害的危害性
瀝青路面出現病害后,給過往車輛和行人造成許多不便,車輛磨損加重,油量消耗增大,運輸成本增加,路面維修與養護資金也大量增加,只有從根本上保證路面質量,杜絕車輛超載超限,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2.瀝青路面病害處治原則
(1)為防止路面病害的發展和破損面積的增大,對病害應及時進行處治。對坑槽、翻漿、沉陷、裂縫、麻面松散、泛油、波浪、車轍等需要將原路面面層或基層、土基挖除后進行修補作業,要當日開挖,當日修補,并設置警示標志以保證行車安全。
(2)在路面病害處治中,其修補面積原則上大于病害面積,修補范圍的輪廓應與路面中心線平行或垂直并在病害面積范圍以10cm~15cm。修補部分要與原路面聯接順適緊密。
3.瀝青路面病害處治方法
瀝青路面的常見病害主要有開裂、麻面松散、坑槽、沉陷、翻漿、泛油、波浪、車轍等,應針對各種病害產生的原因、路面結構類型、維修季節的氣候特點等情況,采取相應的維修措施。
3.1路面裂縫的處治方法
裂縫修補是一種局部處理方法,主要是為了防止雨水或碎屑進入裂縫內,具體的操作是進行裂縫清理并放置填縫料,在時間上一般只能維持幾年,時間年限一到就必須重新進行修補 然而,這樣的修復對延長路面的壽命卻是十分有效的 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1)清縫并灌縫。這是裂縫處理通用的方法。清縫并灌縫主要是將裂縫的縫隙用鐵刷子刷掃干凈,然后灌入熱瀝青或乳化瀝青進行封填。
(2)對輕微面積比較集中,且路基強度較好的裂縫,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可選用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或熱瀝青封層罩面,或先鋪設土工布,再在其上進行熱瀝青封層罩面。
(3)壓縫帶封縫。橫向裂縫的處理可采用該法。壓縫帶封縫主要是用液化氣噴槍燒烤縫面,并用余溫澆烤壓縫帶使其軟化,然后粘貼于縫隙進行封縫。
3.2麻面松散的處治方法
(1)因低溫施工造成的麻面松散,可以將松散料收集好,待氣溫上升到20℃以上,將松散部位清掃干凈,重做噴油封層。噴灑熱瀝青0.8kg/㎡~1.0kg/㎡后,撒3mm~5mm厚的石屑或粗砂(5m3/l00㎡~8m3/l00㎡),并用輕型壓路機壓實。若在低溫潮濕季節,也可以采用乳化瀝青封層處理。
(2)由于溫度過高,粘結料氣化而造成的松散病害,應清除重鋪。
(3)由于基層或土基強度不足、松軟變形而引起的松散,要首先處理基層或土基病害,補強滿足要求后再重做路面面層。
3.3瀝青路面坑槽的處治
坑槽是指在行車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脫空而產生的坑凹。瀝青路面坑槽產生的原因是瀝青失去對骨料的粘結能力,在行車荷載作用下形成坑槽。根據路面坑槽的大小、深度等,采取不同的處治方法:
3.3.1油面層坑槽修補
油面層坑槽是指路面基層未壞,只是主骨料散失形成深淺不一的坑槽 。其修補工藝為:首先劃線,按照“圓坑方補”的原則,切割損壞坑槽,切割面積要大于坑槽病害面積,然后將坑槽清理干凈。將坑槽內的廢料、雜物等清除,利用專用設備將槽內雜物灰塵清理干凈,對于坑槽內有積水的,可先用拖把等工具將積水吸干,再用專用設備吹干,保持坑槽內干凈、干燥;在坑槽壁四周和底部涂刷粘層油,然后將瀝青混合料(在潮濕或低溫季節,宜采用乳化瀝青拌制的混合料)鋪入坑槽內;用壓路機或平板夯等壓實設備進行碾壓,確保接茬平順,壓實度符合規范要求。
3.3.2深層挖補式坑槽修補
深層挖補式坑槽是指瀝青面層和基層均受到破壞,須進行基層補強的坑槽。其修補工藝中的前兩項工序同油面層坑槽修補一樣,所不同的是基層要進行補強,首先挖除舊的基層,按照原基層材料拌和均勻后,將料填入槽內,攤鋪、整平、碾壓,將碾壓好基層表面清掃干凈,在其表面和坑槽四周槽壁噴灑透層瀝青,然后瀝青混合料填入,用壓路機壓實。
3.4 路面沉陷的處治方法
瀝青路面沉陷是指大于10mm的路面局部下沉 主要是地下水的滲入、路基壓實度不足和路基邊坡不穩定等因素造成的。
(1)僅由于面層不均勻沉陷引起的裂縫和輕微下沉,若土基和基層都已密實穩定,可對沉陷部分拉毛、掃凈,灑粘層瀝青后把沉陷部分填補到與原路面平齊。
(2)因土基或基層結構遭破壞而引起的沉陷,應先將土基和基層修理好后,再重鋪面層。
(3)橋梁、涵洞的臺背回填因機械作業面小壓實度達不到要求或回填材料不符合要求引起路基壓縮沉降,要重新開挖路基處置好后再重鋪面層。
(4)對軟土基宜采取換土處理,換土深度應視軟土基層厚度而定。填換材料要選用強度高、透水性好的級配材料,如砂礫、碎石土、工業廢渣等。
3.5路面翻漿處治方法
(1)對于地下水位較高,原有路基填土高度不足的路段,為了使路基上土壤不致經常受水浸濕而造成季節性翻漿,提升路基高度、采用砂礫墊層、防止水分進入路基是一種效果良好的防治翻漿方法。
(2)為了最大程度的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進入路基,防止其浸入、停積或下滲,采用擴大、加深邊溝,設置截水溝、排水、截水暗溝等方法。
(3)鋪石灰土或鋪爐渣石灰土是一種效果良好、經濟實用的防治翻漿的好措施。它硬結成型后成為半剛性結構,強度較高,具有隔溫、蓄水、透水等功能,在潮濕狀態下仍保有一定的穩定性,防止路基變形和翻漿。
3.6擁包的處治方法
瀝青面層中如果瀝青含量過多、礦料級配不良,細料偏多,會導致面層的高溫抗剪強度不足,在行車作用下產生波浪擁包。根據擁包產生的不同情況,可采用下列處治方法:
(1)對于施工時操作不慎將瀝青漏灑在路面上形成的、輕微的而且已經穩定的擁包,可以用專用設備在氣溫較低時削平。
(2)對于由面層原因產生的嚴重擁包,可在氣溫升高面層發軟后鏟除,然后灑粘層瀝青,重鋪瀝青混合料,用壓路機壓實即可。
(3)因基層強度不足或基層松軟,形成的較大面積擁包,應將基層挖除,重新鋪筑基層,然后再作面層。
3.7車轍的處治方法
車轍是指渠化交通的道路上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路面發生的不可恢復的永久變形,車轍通常有局部車轍、較重車轍和嚴重車轍三種形式。
(1)對于局部車轍的處治,可采用銑刨機進行銑刨,清理干凈廢料。噴灑粘層瀝青,采用與原路面結構相同的瀝青混合料鋪筑,充分壓實。
(2)較重或嚴重車轍的處治,如果是已經穩定的車轍,按局部車轍維修方法進行處治。已經產生推移的車轍,應將出現車轍的面層銑刨,將廢料清除干凈,然后重鋪面層。
3.8波浪與搓板的處治
(1)路面僅有輕微波浪與搓板,可部分噴灑瀝青,均勻撒布適當的粒料,找平后壓實。
(2)波浪(搓板)的波峰與波谷高差起伏較大時,應順行車方向將凸出部分銑刨削平,并低于路表在約10mm。削除部分噴灑熱瀝青,再勻撒一層粒徑不大于10MM的礦料,掃勻,找平,并壓實。
(3)嚴重的、大面積波浪或搓板,應將面層全部挖除,若面層與基層之間存在不穩定的夾層,面層在行車荷載的作用下推移變形而形成波浪(搓板),應挖除面層,清除不穩定的夾層后,噴灑粘結瀝青,然后重鋪面層。
3.9泛油的處治
泛油的成因主要有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不當,瀝青用量過多或空隙率過小,在車輛荷載反復作用下形成泛油。
(1)對于輕度泛油路段,可以撒3~5mm石屑或粗砂,用壓路機碾壓即可。
(2)對于泛油較重路段,根據情況先撒5~10mm碎石,用壓路機碾壓。待穩定后再撒3~5mm石屑或粗砂,并用壓路機碾壓。
(3)對于嚴重泛油路段,可以先將含油量過高的軟層銑刨清除后,重做面層。
處治泛油應注意以下事項:
a.處治時間應選擇在泛油路段已出現全面泛油的高溫季節。
b.撒料應順行車方向撒,先粗后細;做到少撒、薄撒、勻撒、無堆積、無空白。
c.禁止使用含有粉粒的細料。
d.采用壓路機或引導行車碾太,使所撒石料均勻壓入路面。
e.如采用行車碾壓,應及時將飛撒石料掃回,待泛油穩定后,將多余浮動的石料清掃。
3.10啃邊的處治
(1)因路面邊緣瀝青面層破損而形成啃邊應將破損的瀝青面層挖除,在接茬處涂刷適量的粘結瀝青,用瀝青混合料進行填補,再整平壓實。修補啃邊后的路面邊緣應與原路面邊緣齊順。
(2)因基層松軟、沉陷而形成的啃邊,應先對路面邊緣基層局部加強后再恢復面層。
(3)應加強路戶的養護工作,保持路肩穩定;隨時注意填補路肩上的車轍、坑洼或溝槽;經常保持路肩與路面銜接平順,并保持路肩應有的橫坡,以利于排水。
(4)為防止路面出現啃邊,宜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a.用砂石、碎磚(瓦)、工業廢渣等改善、加固路肩或設硬路肩,使路肩平整、堅實。
b.可在路面邊緣增設路緣威武中將路面基層加寬到其面層寬度外20~25cm處。
c.在平交道口或曲線半徑較小的路面內側,可適當加寬路面。
4.為減輕瀝青路面病害,應以養護為主
(1)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總結成功經驗,因地制宜做好預防性養護工作。
(2)加強路面的日常養護巡查,隨時掌握路面的使用狀況,根據路面的實際情況制定日常小修保養以及養護維修工程計劃。
(3)瀝青路面的養護應加強養護技術管理,及時、準確地采集各種路況數據,準確評價路況現狀,提出科學的養護對策。
(4)瀝青路面應采用機械化養護,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發展現代化的瀝青路面的養護技術和病害處治方法。
5.結語
長期以來, 文昌公路分局對于瀝青路面常見病害的處治堅持采取正確的操作方法,經過處治后的瀝青路面基層和面層的強度和穩定性均得到了加強。經過處治后的瀝青路面節約了維修和養護資金,保證了道路的暢通。
【參考文獻】
[1]《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JTJ073.2—2001)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JTGH20-2007公路技術狀況評定標準[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JTGH10-2009公路養護技術規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