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型公建項目機電系統管線安裝前進行綜合排布對安裝質量、機電安裝工期及成本控制尤為重要。本文基于珠海博物館和規劃展覽館項目機電系統綜合排布情況,對其綜合管線排布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公建項目;機電管線;綜合排布
1.綜合管線的種類
(1)按一般意義分為給排水系統(生活給水管、生活廢水管、生活污水管、虹吸雨水管);消防系統(消防栓、自動噴水滅火、氣體消防、防排煙);通風空調系統(送排風管道、空調風管、冷凍、卻、凝水管);供配電系統(動力配電管線、電氣照明配電管線)。
(2)按輸送方式分為電流管線(電氣);壓力管線(給水、空調水、噴淋水);重力自流管線(排水)。
(3)按管線敷設方式分為架空(熱力);地下敷設(直埋和綜合管溝、適用于所有管線)。
(4)按管線彎曲能力分為可彎曲(電氣管線、給水管線、空調水管線、通風管線、);不易彎曲(排水管線、電力管溝)。
2.綜合管線排布圖的基本內容
通常,從專業上分:一份完整的機電綜合管線圖包括空調風專業圖、空調水專業圖、防排煙專業圖;強電專業圖(包括動力,照明),弱電專業圖(電視電話,綜合布線等);給排水專業圖;部分項目還有工藝專業(包括壓縮空氣,真空,氮氣系統)等。
從內容上分:一份完整綜合管線排布圖包括:綜合管線平面圖、圖例、施工說明、剖面圖、大樣圖。
3.綜合管線排布的基本要求
(1)對建筑物內的機電管線進行最佳排位,最大程度減少管道所占空間,提高天花的吊頂高度。要求我們具備空間意識,對凈高尤其重視。凈高計算時,要按“層高-梁高=凈高”。計算機電凈高時,尤其注意扣除地面裝飾完成面及管線支吊架占據空間,尤其是在前期復核走廊,大堂等對標高嚴格要求而且管線較多區域的機電凈標高時,更加需要重視。通常設計會提供梁下700左右空間作為機電管線布置空間,可以根據現場管線實際進行調整。
(2)繪制過程考慮工藝安裝的美觀性,需從整體出發,遵循平衡、分散原則。避免管線過分集中,或者機電管線空間浪費。
(3)綜合管線排布圖繪制中必要的剖面補充。有效地避免了機電管線在平面、立面上的交叉和沖突,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節約工程成本。通常繪制過程中,在密集點處繪制機電綜合剖面圖,詳述密集處管道如何排布。
4.綜合管線排布的原則
(1)避讓原則:尺寸較大的通風管道、高壓橋架、母線以及無壓排水管道是優先考慮對象,其它管線可適當繞行,但也不能無限制的變彎。一般空間排布基本按照梁下200mm空間設置強、弱電橋架,梁下200~400mm設置消防水管布管空間,梁下400mm~700mm設置空調專業管道,對于設有排煙系統的空間,通常為400mm~900mm設置為空調、防排煙風管布管空間(設計有要求時按設計要求排布管線分層)。
(2)先布置管徑較大的管線,后布置管徑較小的管線。空調水主干環管通常位于梁下貼梁安裝,以管線交叉排布成本最小為原則。
(3)壓力流管道避讓重力流管道。無壓力排水管按圖紙設計要求及管路材質通常放坡控制在3‰~1%之間,在滿足設計要求的情況下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整。
(4)冷水管避讓熱水管,因熱水管往往需要保溫且造價較高。盡量避免熱水管過多翻彎而提高工程施工成本。
(5)電纜(動力、自控、通訊等)橋架與輸送液體的管線宜分開布置或布置在其上方。通常在設置共架的位置,盡量避免水、電共架,當空間限制必須采用水電共架時,保證電氣管線走上方,水管線走下方并加設隔板。
(6)附件少的管道避讓附件多的管道。盡可能利用公用支架,以使管道排布整齊。
(7)可彎曲管避讓不可彎曲管。
(8)水系統管路不允許進入電氣用房,如高低壓電房,控制室,電梯機房等。
(9)為避免電磁場效應,必須保證強電橋架不能進入弱電間。同時,在聯合支架繪制過程中,如果強、弱電共架,需保證橋架(密閉)≮300mm間隙。
5.綜合管線排布施工中的過程控制
(1)要保證綜合管線排布圖有效作為現場的指導依據,必須保證綜合管線排布圖所使用的建筑、結構圖為最新建筑、結構圖,專業圖需與建筑相匹配的最新專業圖。
(2)圖紙繪制過程中,重視圖層的概念,在設計過程中,經常出現某種專業的管線繪制在不同的圖層上,需統籌考慮。
(3)綜合管線排布圖疊加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專業圖選取的完整性。此部分是比較難以掌握的,尤其是在設計時間緊張的前提下。此部分與第二條密切相關。只有在圖層繪制規則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專業圖篩選的完整性。
(4)管線密集處,注意橋架設置空間。為確保日后橋架布置的美觀性,需要注意橋架間距一致,同類型橋架保證間距50mm,強、弱電橋架之間≮300mm,在管線密集區域要考慮管道安裝完成后期的施工或檢修,比如去橋架上放電纜、開關閥門等。管道排布要考慮支架的安裝,在剖面圖上要畫出支架的形式。
6.常用參數匯總
(1)綜合過程中往往因為凈高空間不夠,需對風管系統深化設計。通常進行壓扁處理。空調、通風風管主風管通常設計風速在6~8m/s,排煙管在15m/s,排煙補風通常設計在10m/s以內,其風管的寬高比以≯4為宜。
(2)多層橋架之間排布,上下層橋架之間凈間距保持在250mm以上。
(3)橋架共架時,強弱電橋架以≯300mm為宜,同種橋架之間間距控制在50~100mm。
(4)地下車庫排煙系統深化設計:
排煙量的計算,按換氣次數不小于6次/h計算;
排煙風機的選擇:
(1)排煙風機的全壓應滿足系統最不利環路的要求,并應考慮10~20%的漏風量。
(2)排煙風機采用離心風機或軸流風機。
(3)風機入口處的總管上設置280℃時能自行關閉的排煙防火。
(4)該排煙防火閥與排煙風機連。
排煙口的布置:
(1)排煙口或排煙閥按防煙分區設置。
(2)排煙口應設置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
(3)排煙口或排煙閥應與風機連鎖。
(4)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米。
(5)排煙支管上應設置當煙氣溫度超過280oC時能自行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6)機械排煙管道風速,采用金屬管道的≤20m/s;采用非金屬管道的≤15m/s;補風量不宜小于排煙量的50%;復核送風管規格尺寸,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7.實例解析
以珠海博物館和規劃展覽館(“兩館”)項目負一層AB區一節點為例,此處各系統管線復雜,其中包括:3條防排煙風管:1000×900、1000×250、1200×400(斷面尺寸,單位㎜,下同)、1條空調風管:1500×400、2條補風管:1500×1200、1500×400、2條送風管:1400×400、1000×250、4條排煙/排風管:1600×600;空調水管:2根DN300、6根DN200、2根DN80、2根DN70、給水管:3根DN100、1根DN80、1根DN65、排水管:1根DN150、2根DN100、噴淋管:1根DN150、電纜橋架:1條400×150、1條250×100、1條300×150、1條200×150、1條200×100。
解決方式:
為節省占用空間,將防排煙風管排布在弱電橋架下方,6根空調水管為一組,且從同一位置冷凍機房出管,走向一致。于是將6根水管排在排煙管下方;由于最上層的強、弱電間距為600㎜,正好合適檢修口尺寸;根據預留位置補風管只能排布在最下方,排風和送風管利用剩余間隙排列;噴淋管需排列在最下方,以便連接噴淋裝置。
8.結束語
公共建筑工程機電項目的綜合布線關系到建筑的安全性、便利性等。本文詳細介紹公共建筑項目的綜合布線內容、基本要求、原則等,并提出施工過程中的幾點控制措施,供同行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