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為解決農村居民看病就醫問題而建立的一項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新農合制度的鞏固和發展關系到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發展及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在工作中的廣泛應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檔案管理是新農合的基礎工作,是新農合基金支付和參合農民費用報銷補償的重要依據和憑證,做好新農合檔案管理工作是保障新農合基金安全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關注民生,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新農合的業務繁雜、數據量大,新農合檔案與其他檔案一樣具有存貯、輸出、傳遞、擴充、分享等固有的信息性質。為適應新形勢,更好地發揮檔案的作用,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工作必須更新理念,檔案整理、組卷、裝訂、信息錄入、保管等工作必須按要求進行,并且要在依法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提高人員素質等方而狠下功夫。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現狀
檔案管理工作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的基礎工作,工作的好與差直接關系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作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人員如何根據新農合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新特點,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等一系列基礎工作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據有關部門統計分,析2011年全國共有2637個縣(市、區)開展了新農合工作。其中,東部地區有556個,中部地區有1039個,西部地區有1042個。2004-2011年,全國新農合參合人數由0.80億人增加到8.32億人,參合率由75.20%增加到97.48%。2011年,民政部門資助參加新農合的農村醫療救助對象人數4705.66萬,占當年農村醫療救助對象總人數的92.0590,比201。年增加了約5個百分點。2011年,全國新農合當年籌資總額已達到2047.57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金額為771.97億元,地方財政補助金額為955.79億元,參合農民個人繳費301.62億元。2011年,參合農民個人繳費中,由民政部門代繳的資金為13.42億元。
新農合檔案,是指各級新農合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單位在開展新農合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利用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實物、電子文件等不同門類和載體的歷史記錄。上級要求新農合經辦機構和定點醫療單位應將新農合檔案工作納入本單位檔案綜合管理體系,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確保新農合檔案的齊全、完整、準確和安全,并積極提供利用,為新農合工作服務。
2.參保檔案管理基本要求
(1)參保人員的個人信息,不能僅僅采用姓名作為參合的依據,這樣做存在同音錯名等各類情況,給部分參合人員就診和報銷帶來很大麻煩,需要現在建立電子檔案,進一步完善參合人員的信息,做到一人一賬,實現了參合對象的參合信息與身份信息的全面對接。
(2)為統籌做好這項工作,身份核對要做到一個不漏、信息登記要做到一個不錯,要采取上門登記、短信登記和個別身份信息調閱等多種形式收集參合人員的基本信息。所有參合對象對自己的門診報銷、住院補償等信息了如指掌。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工作的問題
(1)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雖然各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部門制定了一些檔案管理制度,但是就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現狀來看,檔案管理制度仍不夠健全。一是檔案收集制度不健全,使得檔案無法做到齊全完整;二是因檔案保管制度不健全、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檔案損毀和檔案遺失現象屢屢發生;三是檔案利用制度不健全,影響了檔案作用的發揮。
(2)信息化水平有待加強。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的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加,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多媒體技術應用
為主體的現代化管理技術己經在社會各層次管理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檔案載體發生巨大的變化,由原來單一的紙質轉變為電子等多種載體共存的局面,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多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管理卻未能跟上信息化發展的步伐,在管理手段上依然主要依靠手工,現代化技術手段應用的較少,檔案信息化水平較為低下,嚴重制約了檔案工作的發展。
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檔案工作的措施
4.1建立機制,培養素質高、能力強的新農合檔案管理人員
要使他們不斷提高業務工作能力、文化水平,掌握比較全面的醫學科學知識、管理科學知識、電子計算機知識等。此外,檔案管理人員要對檔案信息進行加工匯編,配合提供利用,從而達到有效地開發利用檔案資源的目的,發揮新農合檔案信息平臺的作用。建設一支過得硬的新農合檔案管理隊伍。當前,函待解決檔案管理人員僵乏的問題,要通過考錄和短期培訓的方式,提高檔案人員的素質和服務能力,實行持證上崗。要把具有活力,刻苦學習,認真鉆研,及時掌握新科技手段,富有創新精神的人充實到新農合檔案隊伍中。要樹立新農合檔案人員的新形象,要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贏得百姓的敬重,才能與時俱進,促進新農合檔案工作健康發展。
4.2對新農合業務產生的電子文件的規范化整理
新農合電子文件規范化整理成效如何,后續影響}一分深遠。它對于運用現代手段,從源頭上生動記錄和全面反映新農合工作的發展,維護新農合檔案的完整性、真實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好地服務日常工作、服務領導決策、服務長遠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為未來研究提供具有原始憑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將發揮重要作用。為此,在業務管理系統中形成的電子文件的歸檔管理,要及時進行備份。為保證數據安全,備份載體的選擇應多樣化,可采用在線、離線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多套備份,并注意異地保存。對歸檔電子文件或電子數據的整理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執行,進行雙套制歸檔,實現電子檔案的紙質化管理,并及時做好電子數據的脫機備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卜,做好異地備份。
4.3加強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
檔案收集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是一項長期持之以恒的工作。農合辦和定點醫療機構承擔著全縣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協議書、登記表、醫療費用補助審批表、專用發票存根等,參合農民有直接關系的文件材料及各種門類和載體的文件材料,勢必產生人量的新農合檔案,日常收集歸檔整理這些第一于資料至關重要,對一些重要的新農合管理工作和重人活動,應及時收集和保存完整材料并整理相關記錄,減少有價值新農合檔案的流失。
4.4制定檔案規范管理標準
(1)歸檔的合作醫療管理性和業務性的文件材料按《歸檔文件整理規則》和《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要求整理:會計材料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整理:病歷等醫療材料按《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要求整理:錄音帶、磁帶、磁盤、光盤、照片等載體檔案,參照《磁性載體檔案管理與保護規范》、《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等有關標準分類整理。
(2)歸檔的文件材料應完整、齊全、準確,字跡工整,載體和書寫材料要符合耐久性要求和有關技術標準,禁止使用純藍墨水、紅墨水和鉛筆、圓珠筆等不耐久字跡材料起草和簽批文件。
(3)合作醫療文件材料應當分類整理,不設獨立全宗,合管辦文件材料歸入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全宗的相關類別進行整理歸檔,鄉(鎮)合管辦文件材料歸入鄉(鎮)人民政府全宗的相關類別進行整理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