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的發展也極為迅速,為了滿足更多人的用電需求,電網線路的遍布范圍也越來越廣。然而,電網在運行的過程中,卻因為受到內部或外部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線損,如,電能計量表的故障、盜竊電現象、供電線路及其設備問題等,給供電企業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開展電網線損管理工作極為迫切。
【關鍵詞】電網線損;管理技術;電能計量表;供電線路
0.前言
電能的使用已有很多年,給人們的生活以及生產帶來更多的便利性,同時也促進了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電能是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生產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為了提高電力能源的高效運用以及最帶限度的降耗,需要做好電網線損的管理工作,全面做好降損工作,對此,本文主要對電網線損管理技術的進行分析。
1.電網線損管理技術概述
所謂電網線損管理技術,主要是通過有效的管理方式,來控制電網線損,將電網線損降至最低,全面確保電網的高效運行。影響電網線損的主要因素有電能計量表的選用、線路及其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是否存在盜竊電行為、抄表工作是否規范、線路路徑是否存在障礙等因素,線損會給電力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電能損失,為了避免或降低電網損失率、提升電網系統的運行效率,加強電網線損管理工作勢在必行。另外,電網線損管理工作中,需要結合地區電網的實際運行情況,制定適當的電網線損管理模式,從而有效的提升電網線損的管理效率,更有利于供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電網線損管理技術探析
在電力行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應充分利用科學的管理手段、先進的設備等來實現對電網線損的管理,這樣才能切實有效的提高電網線損管理效率,更有利于供電企業的長期發展。
2.1電能計量表的選型
從大量的電網線損實踐調查中發現,電能表是產生電網線損的主要部位,因此,要做好電網線損的管理,應從電能計量表的選型工作做起[1]。電能計量表作為電網系統運行的重要設備之一,更是作為用戶用電計量的重要工具,必須要保證其計量的精度,同時要確保電能計量表有著統一的標準,以便于對電能計量表展開管理。另外,要加強對電能計量表選型過程的檢驗,堅決杜絕不合格或存在故障的電能計量表應用到電網中,避免不合格的電能計量表對電網的建設以及改造帶來影響,對電網產生大量的線損。此外,在社會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電力技術的發展也極為迅速,針對電能計量表的選型,應盡量選取電子式的電能表,不僅要確保電能計量表計量有著較高的精度,同時要在電能計量表上加裝防竊電的功能,以便于及時發現盜竊電行為,并及時對其采取制止措施,將電網系統的損失降至最低,除此之外,電能計量表應具有一定的擴容、升級的功能,這樣可以根據電網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來進行擴容或升級,從而有效的提升電能計量表的運行效率,將線損控制到最低。
2.2供電線路的巡視
在配電網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線路的損壞、用電設備的故障等問題給電網帶來一定的線損,而且,配電網設備以及線路也有可能發生松動、污閃、放電等現象,都會導致電能在輸送過程中造成大量的損耗,因此,應從供電線路的巡視工作入手來降低電網的線損[2]。供電線路的巡視是電網線損管理技術的重要組成之一,需要由專業的電網巡視人員,定期和不定期的對電網以及電力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巡視,尤其是與人們生活、生產有著密切關系的低壓電網,應加強對這些線路的巡視工作,避免線路及其設備出現異常。另外,在供電線路巡視過程中,一旦發現線路或設備出現問題的話,需結合實際的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并第一時間將現場情況上報至調度中心,必要時對該區域采取停電處理,特別是電網中的一些特殊電力設備,需要保證運行環境的可靠性,應適當的加強夜間巡視,及時發現電網線路及其設備存在松動、污閃、放電等現象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而將電能輸送過程的損耗降至最低。另外,供電線路的巡視需要嚴格制定巡視的規章制度,定期對所有配電網線路進行檢查,而為了保證供電線路巡視的有效性,應結合供電網的實際運行情況合理制定配電網的巡視規章制度,從而保證供電線路巡視的有效性、可靠性、高效性。
2.3電網線路的清障
電網是供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電網來將電能輸送給用電客戶,然而,電網線路的錯綜復雜的特點,使得很多電網線路路徑上存在一定的障礙物,對電網的正常運行、安全運行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從而造成電網運行產生大量的線損問題[3]。因此,要做好電網線損的管理工作,需要做好電網線路的清障,對一些在電網線路路徑上的障礙物要進行有效的清理,由于電網線路路徑的繁瑣性、隨機性,使得對線路及其設備形成障礙的因素也多種多樣,主要將其分為人為因素、自然因素等兩種,在清障工作中,要分清是人為因素引起的障礙還是自然因素引起的障礙,以便于對其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另外,從以往對電網線路清障的工作中發現,由于普遍的管理人員存在懶惰、麻痹的現象,使得電網線路的清障工作做的不到位,一些線路障礙未能得到有效的清理,從而對電網線路的正常運行帶來極大的影響,增加電網的線損,因此,在電網線路清障的過程中,需要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克服懶惰、麻木的思想狀態,不斷的對清障工作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尋找更加合理的清障方法等,及時控制線路上的障礙,從而保證電網線路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將電網的線損控制到最低。
2.4電網的抄表工作
電網線損的發生,很大部分是因抄表工作的不及時,或是錯抄、估抄、漏抄而引起發,因此,電網線損管理應注重電網的抄表工作。加大抄表審核力度,堅決杜絕估抄、代抄、漏抄、錯抄等表計的現象發生,全面提高電網抄表工作的可靠性、準確性[4]。同時,應落實抄表工作的責任,并針對抄表工作完善相應的獎罰制度,針對表現較好的工作人員要給予一定的獎勵措施,而針對表現偏差的員工,要結合實際的情況給予一定的懲罰,一方面可以起到對抄表人員抄表工作的控制和約束,另一方面可以對抄表工人員抄表工作的積極性起到督促的作用。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針對電網抄表工作可以充分發揮出科學技術的優勢,實現遠程抄表的功能,不僅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同時對提高抄表的準確性也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將電網線損的情況控制到最低,通過開展標準化、規范化的抄表工作,進一步提升電網的抄表工作效率。
2.5反竊電的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企業的發展也極為迅速,為了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電網工程也在不斷的發展和架設,覆蓋面積也在逐漸的擴大[5]。然而,在電網系統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卻有些占小便宜的不法分子,為了節省電力能源的開銷,采取盜竊電的現象,行為極為可恥,而且也給電網帶來極大的線損,更不利于電網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在電網線損管理中,必須加強反竊電的工作。應針對供電線路進行全面的檢測,是否有線路運行異常或是用電量過大的現象發生,及時發現線路中的問題,并及時對其進行改進,避免給盜竊電人員留下縫隙。另外,應利用先進的科技技術來實現反竊電的工作,如,監控設備,線路運行狀態監測設備等,實時了解電網的運行狀態,一旦發現盜竊電行為,需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必要時應介入法律手段,追究當事人責任。加強對反竊電的管理工作,避免或降低電網線損率,全面提升電網線損管理效率。
3.線損異常臺區核查及具體整改措施
3.1深入現場加強對臺區異常的分析
從大量網損實踐調查中發現,臺區線損時有發生,也是電網網損的重點發生區域,因此,在電網線損管理中應做好臺區異常的分析,以便于對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降低線損的發生率。首先,作為電網抄核收工作組,應重點對總表數據以及總表和分表的記錄時間等進行核查是否同步,同時要將新裝用戶的數據進行全面核查,是否已經準確無誤的將新用戶信息錄入到系統中,檢查被暫停的用戶是否開始用電等現象。其次,作為電網的低壓調查組,應加強對負荷調整、新增公變、臨時轉供電等進行全面的核查,是否存在異常的狀況。再次,作為電網的用電檢查組,應對總表計量裝置、總表CT與現場是否一直等進行全面的檢查,同時可以根據抄核收工作組提供的用電異常用戶清單中的懷疑對象進行全面的分析,并與抄核收工作組共同進行現場檢查,將電網線損控制最低。
3.2加強對臺區與計量裝置的改造
通過以上的分析了解到,電網線損對電網運營經濟會帶來直接的影響,更不利于電網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電網線損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效率,結合臺區與計量裝置是線損多發區的現狀,應加強對臺區與計量裝置的改造。首先,應對城鎮鄉電網中的計量表箱破損、線路殘舊、低壓線路被廣告牌遮擋等這類可能存在盜竊電風險、漏電安全隱患等臺區進行全面的調查分析,并結合實際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改造方案,如,將殘舊的計量箱更換呈防竊電計量箱、在一些計量箱以及配電柜上張貼封條等。其次,對配電變壓器進行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出現段存在零亂或是存在其他盜竊電的安全隱患因素時,應有針對性的提出整改意見,當然,具體整改要結合實際的情況而定,同時需要營銷項目管理人員對改造方案進行全面的調整,必須按照貴站高要求提出整改方案,例如,低壓線路的公線高度不能低于6m,同時要避開電信線路、廣告牌等,并要求用電用戶電表的進出線路不能套在同一個管路內。再次,加強對無功補償臺區線損進行統計,并結合實際的情況對其設計有效的整改方案,同時應將整改方案進行上報審批。另外,電網系統中有很多雙電源用戶,在對臺區和計量裝置改造的過程中,應加強對雙電源用戶進行整治,避免雙電源用戶因用電不當或故意而為之的現象而增加電網線損,總的來說,在對臺區與計量裝置改造的過程中,應確保改造的全面性、適應性的原則,這樣才能有效的降低線損的發生。
4.總結
綜上所述,在近些年來電力行業的發展極為迅速,也為人們的生活以及生產提供了可靠的電力能源,但是,在實際電網系統運行的過程中,卻存在電網線損的現象,給供電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這也是當前供電企業發展中必須要正視的問題。通過本文對電網線損管理技術的分析,作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主要從電能計量表的選型、供電線路的巡視、電網線路的清障、電網的抄表工作、反竊電的工作等幾方面電網線損管理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對提高電網線損管理工作效率,促進供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給予一定的啟發。
【參考文獻】
[1]丁心海,羅毅芳,劉巍,施流忠.改進配電網線損計算方法的幾點建議[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4(13).
[2]宋文南,張雙瑞,王勇,蘇宏田.用于降低網絡損耗的配電網重構算法[J].電網技術,2014(10).
[3]彭建春,李春暉,祁學紅,陳立彬,李波,張健偉.基于快速獨立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回歸的混合饋線線損估算[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2(03).
[4]李小龍,張旭輝,曾岸理,周力行,陳偉圖.小電源接入配網后的線損理論計算方法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1(04).
[5]胡瑛俊,章堅民,劉大業.基于前推回代法和量測數據資源的多電源供電配電網線損計算[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