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作為一位教師,雖然也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盡力學習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但是,由于自己某些觀念的偏差,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仍存在不少失誤。
【關鍵詞】家庭教育 正確 愛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6-0198-01
我的孩子,說真心話,在學習方面、才藝方面、綜合素質方面,是比較出色的。但是,在外人眼里很和藹的媽媽和很乖巧伶俐的女兒背后,也還有許多黯然的、心痛的往事。
一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女兒在一二年級階段,還是十分聽話的,做事很認真,每次睡覺前,要把書包收拾好,脫下的衣服規規矩矩地疊好,然后才睡覺。五六年級時,女兒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如寫作業,總喜歡寫著寫著,想到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或者要吃東西、上廁所。本來一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兩三個小時也完不成。于是,我成了“復讀機”,有時我對自己的做法也很厭倦,經常一遍遍地催,后來變成了女兒干什么都要提醒,“孩子,趕快吃飯!”“孩子,趕快寫作業!”我的語氣也越來越生硬、嚴厲,越來越沒耐心,女兒在我的催促聲中動作越來越緩慢。甚至到后來,我們發生了爭執,給她講道理不聽,手“啪”打在她的屁股上,孩子號啕大哭起來,見她這個樣子,我感到絕望了也抑制不住地哭了。孩子成了這樣,和自己沒有關系嗎?于是,我開始反省自己,看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并試著緩和這種關系。那段時間,看了《千萬別管孩子》《不要給孩子安排好一切》《父母是孩子的同齡人》《觀念一變,孩子就變》等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書,我也試著做了一些改進,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融洽了許多。
二 摒棄指責,用賞識教育滋潤綠色心靈
2013年春天,我們學校給家長推薦了兩本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上面有許多文章和案例,像一把把鋒利的匕首,把我思想上的頑疾去除,把我的心結打開了。使我明白孩子身上的缺點,其實是家庭教育不當的產物,所以,孩子犯錯時,別再怨孩子,先找一找自己的失誤?;叵胍幌?,我和孩子沖突最多的時候,是由于我和丈夫經常爭吵、冷戰,心里的怨氣經常在女兒犯錯之后爆發出來。我經常在女兒面前說:“我一個人容易嗎?又當爹,又當媽。”女兒只是淡淡地說:“別給我講你們大人的事。”然后到自己房間里,干自己的事去了。
我認真閱讀了《好關系,才有好教育》,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陪她看“快樂男生”到深夜,并深深喜歡上了這些有朝氣,敢拼敢闖的男孩;從“爸爸去哪兒”中知道了怎樣做家長,和明星爸爸一起快樂成長;“快樂大本營”節目里笑點很多,基本上是坐不住的。給她下載她喜歡的歌曲,自己也跟著學一兩段,尤其喜歡在散步時邊走邊聽這些歌曲,甚至讓我們班的學生加入到“快男”粉絲圈里來。其實這些以前我是很抵觸的,總覺得膚淺、沒涵養,現在看看,孩子的眼光挺在行的。
再看看女兒那十八條缺點,像是十八條罪狀一樣刺眼,不,是宣布我的罪狀,我怎樣讓一個孩子,沒有了快樂,沒有了自信?,F在想一想,當時女兒是怎樣一筆一筆把自己的缺點寫上去的?她的心里在流血嗎?我說:“孩子,把這張紙撕了吧!”女兒問:“怎么啦?”我說:“有的缺點已經改掉了,不如換成寫優點吧!”其實我是想把優點強化,缺點弱化。以前,這個關系正好弄反了,天天盯著她的缺點,結果越盯越多。
三 倡導三生教育,促進心理健康成長
三生教育即是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我們要讓孩子自己制訂學習計劃,周末盡量安排一些戶外活動時間。鼓勵孩子玩,教會孩子學會放松,因為每天上學,孩子已經很累了,天天繃得很緊,總是這樣是要出狀況的,輕者厭學,對學習不感興趣;重者厭世,甚至輕生。孩子也是鮮活的人,他們也需要多彩的生活。我們不能打著愛的旗幟,做著錯事,而且是認認真真地做著錯事。前幾天,她要求每個星期給一定的零花錢,除吃飯、穿衣,再不問我要錢了。我思考了一番,給她制訂相應的規矩,孩子特別興奮,她說,正好自己可以嘗試一下怎樣花錢,怎樣理財。該放手時就放手吧,因為我記得一句話:“擔心是送給孩子最壞的禮物。”
今天,把我和孩子的故事拿出來分享,只是想讓更多的家長朋友少走彎路,我們看到現在千千萬萬的家庭還在重復著一幕幕相似的悲劇,救救我們的家庭,救救我們的孩子,但最后發現,真正能救我們家庭和孩子的,是我們家長自己。但是在家庭教育上沒有什么捷徑,辦法不能生搬硬套,要因人而異,要在探索中發現適合孩子的方法。我只是想告訴家長朋友,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自己必須要付出,除了付出精力、付出金錢、付出感情以外,還要學習家庭教育的方法。時代在快速進步,你還用老辦法,老經驗辦事,注定是要失敗的。簡單粗暴、打罵訓斥,是效率最低的辦法,甚至會南轅北轍,各位家長朋友,要用知識武裝頭腦,用知識改變孩子的命運,因為,有位好家長,勝過有位好老師!
最后,請讓我用醉梅的《最愛》里的話來結尾:“我們總說孩子是我們的最愛/其實也會將愛的位置放錯/當把錯誤當成了正確/孩子就離我們越來越遠/他天真的笑靨掠過了一絲陰影/他無憂的童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稚嫩的心靈傳來哭泣的聲音/是誰顛倒了愛的方向/那就是最愛他的人/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當最愛攀錯了時間/成長的規律就打亂/當最愛寫錯了腳本/孩子的心靈就枯竭/……”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