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評估”是高職護理專業中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核心課程。然而,在傳統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已成為常態,這不符合新時期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為了適應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形勢,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本文提出將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引入到教學實踐中,探討了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健康評估中的應用。通過對實際教學效果的分析,指出該教學模式應用的有效性。
關鍵詞:健康評估 行動導向 實踐教學
一、“健康評估”課程的傳統教學現狀
健康評估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然而,筆者經過調查后發現現在所用的健康評估課程教材實踐性環節少,且側重于理論研究。由于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實踐經驗少,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難。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主要有下面的一些不足之處。
(一)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呆板,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不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沒有系統性的案例
現用的健康評估課程教材都是理論性的知識多,概念性的東西多,內容晦澀,難于理解。而該課程知識的傳授更多地需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理解知識的內涵,所以大量理論教學的安排設置是不合適的。
(三)缺乏多樣化的考核標準
現有的課程考核標準一般都是以考試成績為主,輔以30%的平時成績,這樣的考核標準過于單一,不能真正驗證學生的真實水平。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一些筆試成績并不好的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動手能力卻高于成績好的學生。而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實用人才,這也是用人單位招聘的首選。因此,對課程的考核標準應采用多樣化的方式,以真正體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提出
(一)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概念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學與教、學生與教師互動的情境,致力于通過學生的學習活動構建知識,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適應相應職業崗位的要求,又能將這種構建知識的能力運用于其他職業。行動導向教學法一般采用跨學科的綜合課程模式,不強調學科的知識系統性,而是重視“案例”和“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學生的自我管理式學習。
(二)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特點
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行動導向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而教師則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行為的指導者和咨詢者。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對一個個任務的完成主動地去學習、思考。學習過程是腦、心、手共同參與的過程。該教學方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學習興趣。
三、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在高職“健康評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健康評估課程的強實踐性特點,決定了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是該課程教學中最佳教學方法。筆者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總結出以下幾個步驟來完成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匯貫通。
(一)做好上課前的準備工作
在上課前,教師應該仔細地閱讀課本,找出重要的知識點,然后尋找資料以豐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包含了很多與教學點相關的任務,教師在這些任務里將該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體現出來。而且,每個任務都不是獨立的,都是有關聯的。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目標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參與能力
1.分組討論任務,增強了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學習任務的完成是以小組為單位的,每小組3、4人左右。在得到任務后,組員間合作交流,小組內部先進行探討,然后組與組間再比拼。再經過大家的討論后,及時在課上報告結果。通過這種方式,增強了學生間的合作意識,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設置情境,通過在真實情境中的操作,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分飾不同的角色,模擬實際工作的流程。通過在真實情境中學生真正地動手操作,加深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并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3.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幫助者和引導者。教師在課上要更多地創造出融洽的氣氛,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要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正確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及時發現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第一時間予以解決問題。
4.建立新的教學評價體系。當前的教學評價體系主要是理論知識的評價,不能真實地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實施,學校應建立一種新的教學評價體系,將個人平時成績、作業、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成績四項指標按一定比例計入課程總成績,這樣能夠更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行動導向型教學方法在“健康評估”中的教學效果
(一)該教學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行動導向教學方法通過對任務的提出讓學生自己去完成,調動了學生探索問題、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
(二)行動導向型教學法通過對任務的完成,提高了學生的實踐經驗,并促進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該教學方法的實施是以小組為單位來完成的。每個小組長得到任務后,將任務分派下去,每個組員得到自己的任務,開始從搜集相關有用的資料,之后再集合起來討論以制定任務的完成方法。通過這個過程,學生拓寬了知識面,增強了團隊合作的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行動導向型教學法更真實地反映了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傳統的教學法對成績的考核僅限于平時作業、出勤情況、期中考試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這種考核方法不能完全真實地體現學生的專業水平。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方法之后,對成績的考核重點就是對任務的完成情況,這種考核方案的實施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加真實地反映了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姜大源.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魏趁.以行動導向為理念推進職教課堂教學模式發展[J].職教論壇,2011(2).
課題項目:本文系湖北省鄂州職業大學2014年度課題(編號:2014yb17;主持人:陳璇)研究成果之一。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