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使用多媒體手段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認為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是改變多媒體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此,設計的多媒體內容應該在課程的教學設計中反映出來,并在教學過程中綜合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合理運用 教學方法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多媒體技術已廣泛進入課堂。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大大增強了人們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程度,將課堂教學帶進了全新的境界,把學生帶進了一個圖文并茂,聲像兼備的新天地。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智力、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課堂結構等方面確實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是使用多媒體技術時,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我們更要注重多媒體應用的合理性。堅持知識性與嚴密性,科學性與趣味性的有機結合,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一、關于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按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并通過屏幕或投影機投影顯示出來,同時按需要加上聲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與計算機之間的人機交互操作,完成教學過程。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比較,具有知識量大、信息量多,形式新穎、視聽結合,內容活潑、形象直觀,效率提升、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優點。
二、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具有生動的素材,在設計、情感、創意、意境等方面,能夠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它僅僅是一種媒體或手段,并不是一種“全能媒體”。目前,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過分依賴多媒體技術。部分教師在嘗到多媒體教學甜頭后,一些課從頭至尾都用多媒體教學,忽視常規教學手段的作用。2.多媒體課件花里胡哨,內容混亂。少數教師為了使畫面漂亮些,追求表面形式和文字動作變化,花費大量的時間設計課件卻無精力鉆研教材、教法。3.多媒體教學影響師生互動交流。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由于課件是事先設計好的,教學思路按設計進行,學生只能循著教師設定思路思考問題、學習知識,缺乏思考和創新。4.媒體教學教師的個性特長無法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應變能力、教學特色、知識把握、板書設計等不能很好地體現。
三、多媒體教學的改進建議
1.正確選擇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應堅持“適時、適度、適當”的原則。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時,要選擇最佳的切入點,把握最佳時機。采用的多媒體數量也不能過多,過多也會喧賓奪主,容易讓學生眼花繚亂,反而不利于課程知識的講授效果。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采用圖像、文字、聲音和視頻等手段制作優質多媒體課件,并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2.合理制作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設計涉及教育學理論、心理學理論、教學設計、美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要依據所教授的內容需要,合理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注重實用性,把握整體性和層次感,而不能脫離教學實際一味追求形式變化和內容多樣。要使課件條理清楚、循序漸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內容要有利于學生理解。
3.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提高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的能力。多媒體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方向,對于深化教學改革,培養新型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廣大教師應積極適應新形勢,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能力。要加強教師現代教育思想培養,讓教師掌握現代教育媒體的功能和教學理論,并有機地將多媒體技術融合到課堂教學中,建立合理的多媒體與課堂教學評估標準,對教師的教學課件、利用多媒體講課的水平進行全面評價,準確的把握教學尺度。
4.教學過程應始終體現教師主導作用,增強師生互動交流。課堂效果的好壞,關鍵并不在于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多少而在于教師對教學的把握。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者與設計者,不能只是當“解說員”,而應該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和靈活把握,使多媒體在教師的駕馭下有的放矢地發揮作用。同時,注意增強教學過程的互動性,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在教學過程盡可能多地設計高質量的習題及多種解題方法,可以及時改變題設的條件,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學生在課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提高教學雙方的互動性。
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主要是用來解決一些傳統教學中不易解決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突破重點和難點。教師既要深刻理解它的功能,又要從實際出發研究如何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不斷地總結經驗,這樣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才能充分體現。
參考文獻:
[1]劉顯國.激發學習興趣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2]許學軍.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及現狀與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6(1).
[3][美]R.A.瑞,J-V.鄧普西.教學設計和技術趨勢與問題[M].王為杰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傅德榮.多媒體技術及其教育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