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新課程改革亮點、難點,給廣大教師帶來了一次嚴峻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一次發展的機遇。作為區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員,筆者在區域整體推進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程中進行了一些嘗試,結合工作實際,初步總結出了區域整體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策略。
一、調查研究,明確思路,區域推進課程實施
(一)調查研究,摸清現狀,在對話和研討的過程中推動課程發展
對中小學下發調查問卷、進行實地走訪,客觀分析學校課程實施層面存在的問題:將這門課程擱置、沒有實施的學校占到一半以上,部分實施該課程的學校“學科化”“形式化”現象嚴重;學校領導存在對課程理念認識不到位,課程開發能力較弱等問題。
(二)加強管理,建章立制,在指導和構建的過程中保障課程實施
在區域整體推進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初,加強管理,建立分工明確、分層管理體系尤為重要:第一,教育局層面:制定政策,監督、檢查、評估;第二,教師發展中心層面:課程規劃、業務指導、教師培訓;第三,學校層面:制定課程實施方案和實施該課程。
二、教研指導,跟進培訓,扎實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員以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教師培訓為主要任務,在推進和引領各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面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策略。
(一)專題講座,普及課程理念認識
根據調查研究了解到的本區課程實施的現狀,教研員首先到學校進行專題講座,進行全區范圍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普及工作;在通識培訓的基礎上,教研員幫助每所學校挖掘課程資源、搭建框架、制定相關制度、組建實施網絡、籌備組織課程的實施,著力體現學校特色。
(二)座談研討,攜手推進課程實施
我們依據自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推進的程度,組織主題是“向同道者語——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當于學科教研活動的座談會,能夠做到及時準確了解、總結學校近期課程實施的主要情況,各校間相互學習經驗、研討問題解決策略,交流典型案例、課程實施感受,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三)跟進培訓,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由于區域面積小、學校數量少,所以,教研員能夠在幫助學校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采取了較有實效的培訓方式——跟進式案例實踐培訓。以主題活動為單位,教研員與一線老師們共同經歷:主題生成、制定方案、活動實施(學生方法指導)、成果形成及展示、生成新主題五個階段。這種貼身式的培訓服務大大提高了一線老師克服課程實施中各種困難的信心、提升了綜實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了區域課程的常態、有效實施。
(四)組建骨干教師團隊
教師的素質狀況決定了課程資源的識別范圍、開發與利用的程度以及發揮效益的水平。因此,我們在多種培訓的基礎上,尤其重視骨干教師的培養,組建了“骨干教師團隊”。校長和教師本人簽署“誠信承諾書”,明確學校在骨干教師培訓工作必須提供的保障以及骨干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同時確保課程主研隊伍的穩定性。
三、發掘資源,形成特色,積極探索區域化開發途徑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認識到: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有效實施,必須注重挖掘學校特色文化、成就學生個性發展。因此,我們探索出圍繞“三大板塊”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途徑。
(一)學科整合板塊
各學科課程學習實踐活動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存在很多重復交叉的現象,我們把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的教學有機融為一體、整合實施。具體策略是:通覽研究教材——挖掘篩選整合點——設計整合主題活動方案(研究最鄰近發展區,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四大領域)——教師指導學生開展活動——收集整理資料形成案例。這樣一方面,把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組織形式、學習方式以及評價應用到學科學習中;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科學習中參與主題式研究活動的經驗,運用到綜合實踐活動中,也進一步豐富了課程資源、提升了實施質量。
(二)校園生活板塊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實踐課程,指定領域和非指定領域互為補充、相輔相成。我們將四大指定領域與學校各種活動整合實施,不僅有效保證課程的“常態化”實施,而且也大大促進了學校活動的質量。
(三)家庭社會板塊
“生活教育”理論是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中設置的一種嶄新的必修的獨立的課程形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二者存在共同的本體論。
因此,我們在開發、建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時候,用“生活教育理論”指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拓展了學生的活動空間、增大了課程資源。
四、搭建平臺,展示交流,促進課程走內涵發展之路
為了提升課程實施質量,我們定期組織研討會、推進會、展示會等活動,采用“經驗介紹”“案例分享”“開放式訪談”“講我的教育故事”“寫參會感受”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地展示一線教師有效指導學生進行主題活動研究的全過程,達到區域內經驗分享、研討構建、互學互促、展示交流、校際合作的目的。
為了提高教師指導綜合實踐活動的水平和能力、進一步探索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操作模式,展示廣大教師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我們編撰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法指導課教師參考用書》《北戴河教育》《綜合實踐活動專刊》供大家學習。
秦皇島市北戴河區近幾年還先后承辦了省市級課改現場會,2008年被評為河北省首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區、2009年被評為秦皇島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先進縣區,綜合實踐教研員在“省小學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場研討會”上做了區域整體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經驗介紹,并被收錄在《河北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資料與經驗選編》中,在全省推廣。幾年來,我們全身心投入到區域整體推進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策略的研究中,尊重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牽引教師和學生行為變化,區域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管理等體現區域、學校文化特色的要素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可以說綜合實踐活動推動了區域、學校的整體改革。
參考文獻:
[1]歐益生,張建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實踐與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陳樹杰.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指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