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普及到了千家萬戶,功能強大的計算機網絡已經覆蓋了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計算機及其應用成為發展最快的行業。如何在新的環境和條件下開展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以適應新世紀對信息人才的需求,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新課標也指出,信息技術新課程要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強調通過合作解決實際問題,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實現學生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教學 興趣
現今的社會是信息的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的日益普及,網絡的日常化,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行各業中,并為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等諸多方面提供著越來越多的便捷。信息技術課是知識與技能相結合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在生活中的應用已越來越貼近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做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必須系統地學習本學科的專業知識了解學科發展方向,研究學科自身特點鉆研教材精心備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從學生特點入手,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學生獲取知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打造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一、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一日千里,這也是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從剛開始時需要教授學生簡單的DOS命令、二進制等,到現在教授更加實用的OFFIECE辦公軟件的應用等等,也不過十多年,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學科的變化是非常巨大的。而現在,網絡的普及,使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視頻、文字等教程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自學,有些知識學生掌握得比教師還好。
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如果不再給自己充電,不多學習,當學生和你探討或向你請教課本之外的電腦知識時如果你對他提到的問題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時,那會是非常尷尬的一幕。
因此,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學習全新的教育思想、觀念,學習本專業更新的知識,使自己永遠處在信息時代的前沿,采用全新的、更為有效的、方式、方法向學生傳授知識。
二、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同的學科中,不同的教學內容中也是不盡相同的。
例如,在學習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應用時,為了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我并沒有按照課本按部就班地向學生一步步講解如何打字、如何修改、如何插圖、如何圖文混排等,而是給學生出示了幾副精美的作品,有音樂賀卡,有醒目的班級課程表、有精彩的班刊等等,學生看到這些作品都驚嘆太漂亮了,表現出非常想要學的欲望。
接下來通過幾節課的學習,我順利地把要掌握的知識傳授給了學生,最后用一節課的時間把學到的知識綜合起來,讓學生制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并利用計算機教室的網絡共享向同學們展示了各自的作品,讓大家進行觀摩、交流。既讓學生學會文字處理的各個知識點,又提高了學生了創造性。
三、教師要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要承認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教學不能一刀切。比如有些學生喜歡信息技術,也經常實踐操作,而有些學生卻對信息技術課不太感興趣,這就造成了學生水平高低不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
中學生是個獨特的群體,有著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很容易失去興趣和信心,教師一定要注意聆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并根據情況做出不同的解答。有些問題需要演示操作過程,有些問題需要簡短的討論,有些問題需要直接了當地回答,有些問題則需要用另一個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整個輔導過程中,教師要站在與他們平等的角度,切忌不耐煩,也不要因為問題簡單而嘲笑、訓斥學生。
四、教師要拓寬學生視野
信息技術課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應當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工具軟件,進行拓寬知識面教學,信息技術課本中的知識畢竟有限,而實際應用卻上無限發展,軟件的開發應用日新月異,能否利用工具軟件進行加工處理所需信息,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體現。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各個方面拓寬學生知識面,如認識各類軟件的作用、圖形圖象的制作、聲音文件的處理、簡單動畫制作、網頁制作、防毒殺毒等,拓寬這些知識面對學生的發展能起促進作用,當然,各類軟件是數不勝數的,教學中教師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讓學生對各種對象處理有一個了解也就足夠了,這些工具軟件的學習不僅不會給教學效果帶來不利,而且能鞏固所學知識,促進各種基本操作及應用能力的發展。
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方式,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更有效地利用課上的時間,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自主練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