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不僅是種職業,更是育人的人類工程師。教師從事的職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所以教育事業至關重要。那么,教師該如何從事教育事業呢?教育的本質是什么呢?本文簡單介紹教師該如何從事愛的教育事業:愛社會、愛學校、愛學生、愛學習、愛自己即五愛教育。
關鍵詞:教育的本質 愛的教育 五愛教育 教育事業
當教師有十年了,從開始被別人當成高中生的毛頭小子到現在。我在不停地思考著如何能做個好教師?如何做個成功的教師?如何做個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所以,我不斷地思考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教師我認為就是要愛,愛社會、愛學校、愛學生、愛學習、愛自己,即五愛教育。
一、愛社會
教師首先是社會中的一名公民,要遵守社會秩序、遵守社會公德、尊重社會、尊重人類的歷史。其次,教師作為一種職業,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要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是。先要尊重自己的職業選擇,按照職業規范或要求去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完成或實現工作任務,實現個人的價值和理想。再次,要忠誠于黨領導的人民的教育事業,要求教師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人民負責,對黨的教育事業負責,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創造性地工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
二、愛學校
教師工作的地點主要在學校,從早晨的早讀,中午的中自習,到晚上的晚自習,一天工作的時間要遠超過8小時。在幾十年的工作過程中,學校可以說就是我們的家。家是我們的港灣,心靈的寄托處,我們喜歡家,因為家里有歡樂、有溫暖、有愛,愛讓家里充滿了溫馨,和諧。學校就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我們只有愛學校,才能像呆在家里那樣在學校里過得更快樂、更舒服。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工作做好,才能把學生當作我們的孩子一樣教育培養。教師愛學校就像愛家一樣,維護學校的集體榮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尊敬領導,團結同事,團結合作,共同教育好大家共同的“孩子”——學生。有的老師僅僅把學校看成自己工作的地方,甚至坐牢的地方,一有時間就想遛、就有逃,有的老師把學校工作當作自己的第二職業,自己的第一職業反而在外面兼職,賺外快,這樣身在曹營心在漢,又怎能夠把人民的教育事業搞好。
三、愛學生
我們工作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學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熱愛學生就是熱愛人民教育事業、熱愛祖國的具體表現。熱愛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是教師職業的核心。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的成長和身心發展,才能成為學生的知心人和良師益友,才會竭盡全力去教育培養好學生,才能搭起師生之間的感情橋梁,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沒有學生的學就沒有老師的教,從這個角度來說學生是教師的衣食父母,學生是教師存在的理由,教師該如何愛學生呢,首先要愛每一位學生,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就像電影里所說的,一個都不能少。其次,要關愛學生的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不能只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尤其是品德的教育。再次,要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不能搞題海戰術,讀死書,學死知識,讓學生成為書呆子,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要教學生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四、愛學習
之前在網站上看到這樣的一句話:中國教育的特點就是,一輩子不用的知識決定一輩子。這也許有點以偏概全,那最起碼說明我們教師用的知識有時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要求。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只有不斷地再學習,與時具進更新知識,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網絡的日益發展,一個階段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時代發展的需要。知識要靠不斷的學習和充電獲得,所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而應該做學者。要熱愛學習,倡導讀書,教養成讀書的習慣。一名教育工作者本來就應該以不斷學習來充實自己,而且這種學習本來應該是自覺的。學習是獲得知識的第一步,學習之后還有很多要做的內容,“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這句話已經強調了,在“學”后面還有“思”,“思”之后還要“學”,也就是說光學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熱愛學習,就要保持一顆進取心。只要有顆進取心,就能不驚不懼,處變不亂,不暴不躁,保持一顆進取心,是抵制貪欲的堅固防線。
五、愛自己
教師是一種職業,社會給了教師很高的社會地位,如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辛勤的園丁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們身邊許多優秀的教師,為教育為學生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一方面,在教師隊伍中,涌現出許多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許多教師因為工作強度,工作時間和壓力下,患上了職業病,甚至倒在工作崗位上,讓我們很痛惜。社會、家庭在無形之中同時也給教師群體施加了巨大的壓力,教師長期工作在這種情境下,身心疲憊,工作壓抑,從而影響了教學。
現代教師在奉獻的同時也應愛護好自已,只有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學生。教師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多鍛煉自己的體質,教師要愛自己的家庭,家庭是我們工作的后勤保障。教師是普通的人,我們也有七情六欲,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讓自己的業余生活豐富多彩。我們所從事的教育不是犧牲。我們在付出智慧與汗水的同時,也要主動地去追求那份屬于自己的快樂和滿足,為了孩子,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我們要關注自己的生命質量,讓生命更有光彩。
“求真創造,愛滿天下”這八個字,是陶行知教育理論的精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這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愛的教育,成為我們永遠的追求,在陶先生這智慧燈塔的指引下,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熱愛這光輝的事業,有什么理由不愛我們的學生呢?讓我們在愛的宇宙中翱翔,用自己的真愛給學生支持起一片幸福的藍天。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