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農村新入學的一年級小學生口語交際表達中出現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摸索出如何訓練好他們的口語表達的方法。第一,家校聯合讓學生有廣闊的表達空間;第二,語文教師的示范作用,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第三,利用“高效課堂”模式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第四,針對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內容貧乏,要鼓勵學生多觀察。以達到《2012年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的教學要求。
關鍵詞:農村小學 低年級 口語訓練
由于我所任教的學校在農村,十多年來我發現,每年入學的新生聽不懂普通話的有很多。學生出生在農家,在牙牙學語時,父母家人都用方言教孩子說話,孩子從出生到入學前聽到的學到的都是方言,對方言運用熟練。他們生活的環境決定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用方言交流,用方言思維。學生一張嘴全是純純的鄉音。入學后,教師用普通話教學時,學生往往不知所云,在課堂上教師要不斷地把普通話翻譯成方言學生才能明白。這使得學生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去適應,去學習普通話,這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負擔,教學進度趕不上,教學效果差。教師為了能有一個好的效果不得不加大工作量。怎樣讓低年級學生學會說普通話,學會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進行語言組織,進行思維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北師大版語文教材中,每單元都設計了“金話筒”的內容,但在教學這些內容時教師往往看得很輕松,認為這個說話太簡單,學生們都會說,不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去進行,往往一筆帶過,很少在課堂上展開讓學生說,即使去教這些內容也是一兩個學生說說,大多數學生不出聲。針對以上現象,如何對農村低年級學生進行有效的口語訓練?怎樣才能達到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口語交際”的要求呢?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家校聯合讓學生有廣闊的表達空間
家庭是孩子的搖籃,只有在家里孩子才能無拘無束,才能展現自己?,F在農村家庭大多一兩個孩子,父母很希望孩子學習好成績好,能有出息,但是卻不知怎樣培養?他們只關注孩子是否學會了,不關注孩子學什么,怎么學?教師遇到這種情況要聯系家長和家長溝通,可以給家長一些建議,比如:可以讓家長給孩子放一些童話故事聽,給孩子一定的時間看一些動畫片,讓他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還可以問孩子學校里發生的事,如,你今天學到了什么?有什么高興的事嗎?老師夸你了嗎?等等問一些高興的事、孩子們樂意說的事,鼓勵孩子用普通話說,耐心聽孩子說話,引導孩子學會說話。
二、教師做好示范,引導規范語言,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教師在教學時,堅持使用普通話上課,帶動學生說普通話,指導學生說正確的普通話。一節課中,教師應該自始至終堅持用普通話進行教學,包括提問、講解、與學生對話等,給學生做示范,若學生出現方言時,以標準的普通話予以糾正,讓學生跟著讀,讀到準確為止。這不但有利于規范學生的語言,還有利于端正學生對普通話的學習態度。在這個過程可能較漫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漸漸的養成一種在課堂上使用普通話的習慣。在班級中,在校園中鼓勵孩子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如打招呼、談話等等,學普通話用普通話,在校園里拒絕使用方言。
三、利用“高效課堂”模式進行口語交際教學
“口語交際”的內容在低年級常常是說詞語或說一句話,看似簡單,所以教師往往忽視其重要性?!?012年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指出:小學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把“口語交際”和“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放在一起說明“口語交際”與它們同等重要。“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2012年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所以作為語文教師不能輕視它、忽略它。
“金話筒”的練習內容,一般要求“說一說”,或“照樣子說一說”,或“看圖說一說”,或“結合課文內容發揮想象說一說”,或“續編一段話、續編故事”等等。在以往的教學形式下,是老師說一個詞學生寫一個詞,教師說一句話學生寫一句話,很少展開來讓學生說,學生處于被動狀態。而高效課堂采用新理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能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踴躍發言。高效課堂讓教師少講,學生多學、多說。這給低年級學生一個很好的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動起來,還要在同學面前講出來,同時克服了學生膽小不敢說話的缺點。學生要從過去的觀眾變成演員、當事人,極大地調動了學習的熱情,使學生處于主動的積極動腦的狀態。教師在課堂上要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的是學生的一切。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說話,老師給予肯定、表揚或獎勵可以激發情感,激起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才能達到“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钡囊?。小學生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贊賞。教師一定要常用肯定和表揚的方式來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上進心,讓他們充滿自信。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批評是一種阻礙其發展的因素。學生一旦受到了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不行,也就不會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教師鼓勵性的話語對小學生來說很重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同時要讓學生懂得口語交際中應注意禮貌問題。陳鶴琴說:“可愛的孩子應當是有禮貌的。要使小孩有禮貌,必須教他把握三把黃金鑰匙:當自己受到人家幫助或接受了別人的好意時,要學會說謝謝;當自己做了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后又礙于被人時,要說‘對不起’。而且打招呼要快;當有求于別人時要會說‘請’,把握這三把黃金鑰匙,就會到處受人歡迎。”一個學生懂得禮貌,懂得如何待人接物,這就能達到“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钡囊?。
四、針對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貧乏,要鼓勵學生多觀察
低年級學生接觸事物不多,積累更少,想要他們言之有物必須要與他們的生活有聯系。低年級學生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愛看動畫片。教師有意識地講一些動畫片的內容如《喜羊羊與灰太狼》《葫蘆兄弟》《西游記》等等,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他們也要講一講的欲望,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動畫片的內容,以提高孩子口語交際的能力。其實農村學生除了學校生活,農村生活更精彩。離開了學校他們進入更廣闊的天地,他們可以在小河里捉魚,田地里捉昆蟲,可以幫大人干活,甚至上樹搗鳥巢、摘果子等等,都是城里孩子所沒有的。教師要利用這寶貴的資源,開發利用好,孩子們經歷過、快樂過,還害怕他們沒話可說?
總之,要把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訓練重視起來,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方法。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為中高年級學生學寫作文打基礎,避免了在寫作文時語句顛倒,內容空洞,表達混亂,避免出現方言詞。要加強對低年級學生口語訓練,提高他們口語交際的能力是一項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口語交際的訓練任重而道遠。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