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和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徑。為了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探究中學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的意義、指導思想和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更加有效。從而達到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效課堂 情境創設 激發興趣 數學思想
在新課改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課堂上如何高效地利用40分鐘,使學生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率,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
下面我根據自己的體會,針對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談幾點思考。
一、課堂中要有激情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營造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氛圍,教師應以平等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發表欲、表現欲,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課堂上,教師應從“授業”中解脫出來,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要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課堂上教師的聲音要洪亮、要有激情,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態度和藹,語言親切,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期望帶給學生,把愛心留給學生,平等對待,真心實意,尊重、理解、寬容學生,以此喚起學生的積極情感,用自己真情與愛心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斷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高效課堂中,更應如此,才能達到高效的目的。
二、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新穎,具有趣味性
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每個環節的問題情景的引入是至關重要的,新穎、趣味性強的問題情境,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課堂內容設計要流暢,提出的問題要恰到好處,引導語和教師的過渡語自然,能把把抽象的數學問題設計成生活中的問題,這樣才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我在講眾數和中位數時,從問題的情景中設計了小范的煩心事和小范的困惑入手,到了小范業績突出漲工資,還有小范的絕招,小范進行繼續教育,經過闖關充電等形式,整個課堂以故事的形式解決了問題。
三、課堂中要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與空間
課堂教學的本質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和學生人格形成的過程。通過小組合作,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增強相互溝通的能力。如,我在教學“多項式乘以多項式”這一節內容時,學生用課前準備好的四種長方形的卡片,每個學生都通過觀察想象拼出了各自不同的長方形。有的學生用兩個一邊相等的長方形卡片拼出了一個大的長方形,并用兩種方法算出了大長方形的面積,得出了單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其中想象力好的學生用四種長方形卡片拼出來了一個更大的長方形,分別用了三種方法表示了出了長方形的面積。有的說可以看作是一個長為(m+b),寬為(n+a)的長方形,面積是(m+b)(n+a);有的說是可以看做是兩個長方形的組合,面積是m(n+a)+b(n+a):還有的說可以看作是四個長方形的組合面積是mn+ma+bn+ba。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議一議,并與同伴相互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觀察到的結果。把多項式乘以多項式(m+b)(n+a)看成兩個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運算,應用單項式乘多項式的法則進行計算,最后學生從這些代數運算中找出規律,直接得出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經歷了操作、觀察、比較、歸納、類比的直觀直覺得出了抽象的法則公式。
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因此,有趣的問題情景的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能發動學生激活課堂。例如,初中教材“黃金分割”這節課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配樂欣賞名油畫《蒙娜麗莎》,觀察“蒙娜麗莎的頭和兩肩在整幅畫面中的比例”,以此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我們為什么能覺得她那么美麗呢?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知道了黃金值為生活創造了美,從而也挖掘了數學中的美育因素,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再比如,“有理數的乘方“時,向學生提出:“有一張厚為0.1毫米的紙,將它對折1次、2次后有多少毫米?對折20次呢?相當于多少層樓高?”這個問題情境的提出,正好符合學生好奇心強、好玩的心理的特征,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伞昂谩焙汀皹贰彼a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知識的迫切心理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動力。
五、注重數學內容的生活化
數學與我們現代生活息息相關,數學來自于生活,再用身邊的知識解決抽象的數學問題。數學教學應充分發揮這個優勢,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如講“列方程解應用題”時,新教材中就出現了運用方程解決豐富多彩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問題的內容。教師讓學生親自從事這一游戲,深入觀察日歷中“數”的規律,從而利用這一規律列出方程,使學生感覺到數學與現代生活非常貼近,使學生感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隨時可用數學。
六、嘗試整合數學教材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要掌握必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為學生的后繼學習打下基礎,我們就有必要對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整合,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這種方法適合的題型。新教材給了教師更為廣闊的空間,它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課程整合能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人教版19.3節梯形利用轉化的數學思想,通過整合習題,設計六中常見的梯形輔助線畫法,把梯形轉化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問題。再如,在講“方程和方程組與函數的關系”時,把函數圖像與方程的解結合起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與一次函數的一一對應,一元一次方程組的解與兩條直線的一一對應,還有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和一元二次方程解的一一對應,都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把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形象。
通過高效課堂的嘗試,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得到顯著的發展。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參與,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能提出富有啟發性的、新穎獨特的問題,達到真正的高效課堂。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