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進程就其本質來說是師生思維共同活動的過程,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結構,精心設計例題講解中的思路,精心設計動手操作過程的問題,精心設計課時作業中的類型,精心設計計算教學中的技巧,精心設計概念公式定理的推理過程,訓練學生思維,提升學生數學素質。
關鍵詞:優勢 訓練 思維 數學素質 " 課堂結構 動手操作 作業 技巧
“讀詩使人聰慧,讀史使人明智,邏輯使人嚴密,數學使人精確。”學生學會思維才能精確,學生會不會思考,思維能力的強弱是制約學生數學成績高低的瓶勁。數學教學中應從各個環節,設計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訓練學生的思維。沒有思維訓練的數學課,就顯得蒼白無力,波瀾不驚,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深思。一堂成功的數學課,應該處處設置懸念,引人入勝,啟發誘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才能學得積極主動,課堂才能高效務實,才是數學課的真諦。教學中我從以下六個方面入手,發揮數學課的優勢,訓練學生的思維,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質。
一、精心設計課堂結構,訓練學生的思維
設計出一節課清晰的教學思路,嚴密的教學環節,流暢的教學節奏,精練準確的語言表達,就是對學生很好的思維訓練。設計新舊知識的聯系,能使學生獲得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思維方式。
設計“議一議”,能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開闊學生的思路,拓寬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學生思維的廣度得到發展。
設計“做一做”,訓練學生既動手又動腦,手腦并用,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設計“想一想”,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深度。
設計的“小結”,使學生學會梳理自己的思路,整理自己的知識。
從圍繞著訓練學生的思維入手,精心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課堂才最高效高能。
二、精心設計例題講解中的思路,訓練學生的思維
學生不會學數學,是學生沒有數學思想,面對一道新的數學題目,剪不斷,理還亂,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自己的思維。在教學中,針對例題講解,我們要預先設計好講解的思路,來訓練學生的思維。
教學例題時,引導學生理解分析題意后,首先讓學生說出思路,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再說出過程,做出解答。例如,“幾何”教學中學生寫出證明過程困難較大。我在講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時,先讓學生弄清兩個三角形全等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再讓學生依次找出三個條件,把它們羅列出來,學生很容易接受,證明過程學生也很容易書寫出來。清晰準確的解題思路既培養了學生有條理地說理,又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訓練了學生嚴密的推理過程。
三、精心設計動手操作過程的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
新教材中動手操作的題目比較多,精心設計操作過程中的問題,既可培養學生動手又動腦的好習慣,又可訓練學生的思維。如將一個長方形的紙對折兩次剪下,打開是一個菱形或正方形。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邊動手操作,邊觀察所折的圖形,邊思考,怎樣剪才能得到一個正方形哪?并讓學生說出為什么是一個正方形?學生不但學會了剪正方形的方法,而且又得出正方形的判定方法。這樣的設計,使學生既容易理解所學知識,又訓練了學生思維,還使學生所學知識印象深刻,牢固扎實。
四、精心設計課時作業的類型,訓練學生的思維
課堂中練習題的設計,形式上要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以適應學生固有的思維定式,使學生既能跳起來又能摘下來,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練習設計的內容上一要做到既有基礎性又有趣味性,基礎性使學生感覺到學數學并不難,趣味性可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二要做到題型的靈活多樣,重在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融匯貫通,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三要做到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從課內引向課外,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可以學以致用,又可拓展學生思維;四要注意題目的創新性,重在突破學生固有的思維定勢,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創新能力。豐富多彩的題目類型能激發學生興趣,活躍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也是提高學生成績的有效途徑。
五、精心設計計算教學中的技巧訓練學生的思維
縱觀中小學的計算教學,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都是應用運算定律、性質、計算公式、化繁為簡、簡化計算、算出結果。讓學生掌握并靈活應用這一規律,在今后的教學中就可化難為易。如“二次根式的計算”,應用乘法分配律,分數的性質,合并同類項,就能正確解答,完全是應用以前的知識解決新問題。因此,讓學生明確,利用這樣的思想和思維解決遇到新的計算問題,是簡單而行之有效好方法。
六、精心設計概念公式定理的推理過程,訓練學生的思維
數學概念、公式、定理表達是嚴密的,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設計好推理過程,來訓練學生的思維。
如無理數概念的推出,列出大量的事實,學生找不到任何一個有理數的平方等于2、3、5等等,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又順理成章地得出無理數概念。平方差公式的推出,通過設計大量的計算,然后學生觀察、發現規律、歸納規律,這個過程需要學生不斷深入思考,才能總結出來,從而達到訓練學生思維的目的。定理的成立,要通過嚴密的證明學生才能接受認可,才會去應用它。因此,我們要設計好定理的推導過程,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如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的推理過程,先讓學生證明四邊形是梯形,再證明兩腰相等,才能說明四邊形是等腰梯形,才能說明等腰梯形判定定理是合理的。嚴密的推理過程,訓練了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學生學會合情推理是困難的,一旦掌握,學生的思維會更發達。
學生思維的訓練,需要長期堅持不懈地進行,才能開啟學生思維的火花,才能挖掘學生的潛能。學生有了自己的思維,教師才能教得輕松,學生學得開心,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學生思維的過程,開啟學生的智慧,展放數學的魅力,使每一個學生的數學成績更優秀。
參考文獻:
[1]張燁.以學生為主體 激活數學“探究點”[J].數學學習與研究,2009(13).
[2]楊玉東.“本原性數學問題驅動課堂教學”的比較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2004.
[3]施偉.實施開放性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9).
[4]劉紅娟.讓課堂充滿創新的活力例談[J].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2006.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