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國家不斷發展的力量源泉,科教興國是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方針。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局勢,要想實現科教興國,必須積極推進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不斷創新教學,培養現代化建設的領軍人才,為我國躋身先進國家行列不懈努力奮斗。教學是學校工作的根本,實施素質教育主要通過不斷創新教學來進行。德、智、體、美、勞是學生發展的五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發展得不完善,都不能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初中體育教學十分重要,肩負著鍛煉學生體魄、培養身體健康人才的重任。體育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都能夠傳授給學生知識,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發展。不同的是,體育學科給學生提供的學習和活動環境更加獨特、開闊,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開發提高更加具有優勢。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初中體育教師不斷創新教學,力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培養學生鍛煉出健康的體魄,提高身體素質,同時發掘體育人才,為國家的體育事業添磚加瓦。筆者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初中體育課程創新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開發學生智力,啟發學生思維
認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構成了人的智力。學校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開發學生的智力,啟發學生的思維。雖然學生智力的開發和發展有賴于智育來完成,但也不能忽視體育活動對智力器官機能的發展,它是學生智力發展的基礎。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致力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最重要的實踐活動是運動——基本形式是跑、跳。雖然人從小就會跑、跳,但要想跑得快、跳得高,除了受先天身體條件的影響,與一定的動作技能也有莫大的關系。體育教師進行跑、跳教學時,不僅要規范學生的動作,還應該進行創新,向學生介紹人體的形態結構以及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使學生了解跑、跳的原理,在進行實踐時探索最合理的姿勢和用力的科學方法。教師在講解人體的理論知識時,要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利用掛圖或多媒體人體立體圖對人體的運動系統進行詳細的介紹,并要求學生在做動作時感受用力點及發力部位,使學生由理論發展到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并進行積極思維,從而達到知識的遷移,在實踐中有目的性地進行運動練習,掌握運動的技能,提高運動的效果。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的鍛煉中發展了智力,開啟了思維能力,提高了體育技能水平和身體素質,可以說體育創新教學功不可沒。
二、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
(一)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以講授的方式向學生傳遞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也存在因單調乏味容易使學生心不在焉、喪失學習興趣的弊端。因此,新時期初中體育教師要積極采用多樣的教學模式,變單純的講授教學為探究性教學、示范性教學、合作性教學等相結合的綜合性教學模式,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由接受式學習轉變為探究式學習,由獨立學習轉變為合作式學習,等等。教師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不但從實踐中得到了體育鍛煉,而且樹立了終身體育的思想,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會有意識地主動鍛煉身體,保持健康水平。
(二)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的方法很多,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個體差異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例如,在進行廣播體操教學時,對學生進行集體教學,針對廣播體操的內容采用分段教學,一節一節教授學生。對于單節的內容,則采用一個動作—一拍—一節的分解教學方法,一節教學結束,采用循環教學對該節進行反復練習。每節教學結束,整套體操連貫起來練習,針對學生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運用示范教學糾正動作。學生對整套體操掌握后,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比賽,看哪組的動作流暢、規范。一組學生進行展示,其余組做評委,找出該組的優點和缺點。學生在比賽、當評委的過程中,對動作的要領認識進一步加深,進而努力規范自己的動作,并力求做到優雅、完美。
(三)優化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內容要多樣并具有可接受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主動鍛煉的意識。因此,初中教師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設置一定的選項課、專項提高課、保健體育課等,提高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專長,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例如,男生喜歡籃球、足球等運動,教師可開展專項提高課,利用10到15分鐘的時間對這類學生進行籃球、足球技能的培訓;女生比較注重身材保健,喜歡健美操,教師可開展保健體育課,同樣利用十幾分鐘的時間對這類學生進行健美操技能的鍛煉。初中體育要少些競技類內容,多些娛樂性、合作性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體育的無限魅力。
三、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創新自主性教學
傳統的學校教育中,強調“師道尊嚴”,學生必須服從教師,“唯師命是從,唯師訓是依”,教師凌駕于學生之上,不尊重學的人格,對學生的自尊心熟視無睹,動不動就辱罵、責罰學生。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習缺乏自主性,很難形成獨立的品格。新型的師生關系強調師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民主、理解、尊重的基礎上進行雙邊合作教學,營造協調的、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創新探究,習得體育知識,提高體育技能。
新型的課堂教學已經打破了教師為主的講授模式,越來越多地讓渡出教學的空間,使學生回歸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來,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積極發問、熱烈討論、爭辯,成為真正的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總之,要想培養出體育能力超強的學生,初中體育教師要不斷研究、探索,進行創新教學,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開發學生智力,開啟學生思維,使學生在主動學習、自主學習中,創新發展。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充滿艱難險阻,這不僅要求教師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水平,也要求學校提供先進的教學設備、完善的體育器材,使學生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進行體育實踐,不斷發展體育技能、提高身體素質。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