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作為承擔德育主任務的思品課,由于理論性較強,一些概念原理比較抽象、枯燥,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這給思品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處,也給思品課的德育目標的落實制造了很多的障礙。在中學政治教學中,只有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使他們“好之”“樂之”,才能有使他們積極主動和富有創造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思品課的興趣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基本現狀
(一)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
當前,思想政治課教學,由于教材內容抽象乏味以及學生學習動機、目的不明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不濃,造成教學效率低下,難以實現思想政治課的智育和德育雙重功能,已成為目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因此,改變當前中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厭學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
常常聽到一些政治教師訴說,學生對政治課不重視,上課時總是有些學生在做別的學科作業或者聽課不認真等。對這一現象筆者也深有感觸,在一次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在“你認為最重要的課程是什么”一欄里,大量學生填的是語數英,而在“你對思想政治課是否喜歡”一欄里,填喜歡的僅占12%,一般喜歡的占54%,不喜歡的占34%。這說明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導致他們根本沒有學習的要求,更談不上學習興趣了,這也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現狀之一。
二、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途徑
(一)教師用豐富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博為師,德高為范。在學生心目中教師就是知識的象征,因此,教師有淵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是教學成功與否的必要條件,也是課堂效果好壞的前提。例如,在教學《多元文化地球村》一節時,世界文化呈現多元發展的趨勢中國有一些詞匯屬于外來語,例如:“酷”就是英語cool,“咖啡”英語coffee,“沙發”英語sofa。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各門學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在政治課的教學中可以把幾門學科的知識融入進去,如語文、數學、歷史、物理等等。又:在教學《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時,需要結合1840年鴉片戰爭的史實總結經驗教訓:閉關鎖國政策是錯誤的,所以我們要實行對外開放。此外還要講述當今國際史實來分析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的原因。
(二)教師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用多媒體教學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我們的教學增添了亮麗的色彩,它能做到圖文并茂,影音具全,給予學生極大的感覺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人生難免有挫折》這一課時,我借助視頻《千手觀音》進行教學。視頻向學生展示一群聾啞人優美的舞姿,整齊劃一的動作,從而告訴學生人生難免會有挫折,有了挫折要勇于戰勝它, 你就會成為生活的強者。另外,音樂的運用,也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利用音樂可以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形成輕松、活潑、生動、愉快的教學氣氛。例如,在教學《難報三春暉》這一教學內容時,我先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你的黑發泛起了霜花。噢,媽媽,你的臉頰,印著幾多牽掛……”。學生聽到這優美的旋律便不由自主合唱起來,在歌聲中深深感受到父母之愛的偉大。又如,在教學《生命健康權》時我播放flash歌曲《天堂里有沒有車來車往》,通過小姑娘遇到車禍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學生要注意安全,真愛自己的生命健康。在講述《同儕攜手共進》時播放歌曲《朋友》……通過這種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都較為輕松地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亦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為增強。
2.用現實的教學案例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思想品德知識來源于生產生活實際,反過來,它又切實服務于生產生活實際。因此,在教學中要盡量把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做到言之有物,用思想品德的實際意義及應用來培養和拓展學生熱愛本學科的情感。而要把課本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精選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無疑是溝通它們之間的最好橋梁。我們可以把每天收看新聞、閱讀報刊、上網瀏覽,并把收集到諸如央視的“焦點訪談”“中國法治報道”及“今日說法”等節目中的相關案例充實到教學中去,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再通過學生自己品味、討論、分析以喚起學生共鳴。例如,在教學《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這節時,我選用了這樣一個電視上曾報道過的例子:在陜西省的一個山溝里,記者與一個放羊娃的對話:“今年多大了?”“16歲了。”“怎么不上學?”“我要放羊。”“你放羊是為什么?”“為掙錢。”“掙錢為什么”“娶媳婦。”“要媳婦干什么?”“生娃娃。”“生娃娃干啥?”“放羊”。學生聽到這里都覺得十分好笑,但可笑之余又十分感嘆和震驚,這就是一個16歲少年的人生追求!一個多么可悲的生育生存的循環怪圈。通過這個故事使學生深刻認識到我國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實行計劃生育的重要性。
又如,在教學《學會合理消費》一節時,我列舉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去超市購物正好遇上物品打折,就買了很多東西,結果到家才發現大部分東西現在根本用不上,有些蔬菜水果最后放爛了。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學生把錢花在刀刃上,沒用的東西不要亂買,學會合理消費。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經濟常識的積極性,又激發了學習經濟知識的興趣。
3.用幽默的課堂語言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海菌茲·雷曼麥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提出更能為人們所接受。教師采用詼諧的故事、幽默的語言可以調節學生情緒,啟發學生思維,增強教學魅力,讓課堂\"活\"起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講究幽默的藝術。例如,在教學《身邊的誘惑》這一課時,告訴學生遠離不良誘惑,針對個別學生吸煙的現象,我用詼諧的語言說:“同學們吸煙有兩大好處:一是吸煙能引起咳嗽,夜間尤劇,咳嗽聲能嚇跑盜賊;二是長期吸煙,可以形成駝背,做衣服能節省布料,大家說是嗎?”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學生明白了吸煙的害處,引發了學生對不良誘惑的初步認識。
4.巧設課堂導語培養中學生學習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頭是激起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的源泉,是讓課堂活躍起來的前奏。例如,在教學“心有他人天地寬”這一課時。我選用了一段格言: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運用這段格言啟發學生要學會寬容他人,激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總之,我們應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健康中成長。 通過激發學生學習本學科的興趣,學好這門課,從而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將來更好地承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