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體育課承載著強健學生體魄,增強學生體質,同時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意志品質等方面的作用。新課改的實施要求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特別是身體素質的同步提高,這對于身體素質逐漸下降的少年兒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學生對于小學體育課還是存在著熱情不足的狀況,所以結合學生興趣需求,來提升學生上體育課的熱情,這對于學生的健康和全面成長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 學生興趣 措施
“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這是毛澤東主席在新中國成立后就提出的一個號召。現在生活的發(fā)展,特別是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對于個人身體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健康的身體對于一個人學習、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學習、生活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從小學階段著手,就重視學生養(yǎng)成科學的體育鍛煉的習慣和意識,對于學生未來成長和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小學階段落實學生體育鍛煉主要是通過小學體育課來實現的。就目前小學生的現狀來看,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幾年我國廣大青少年兒童的體質呈明顯下降趨勢,肥胖、近視、體弱多病等問題在小學生的群體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一方面與孩子們家長的溺愛以及缺乏應有的體育鍛煉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網絡對于學生的吸引;但另一方面,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意識,甚至部分學生不喜歡體育鍛煉也是重要的原因。這樣的社會現實以及新課改的要求,對于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無疑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科學的開展小學體育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勢在必行。
我們常說,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好的老師。從小學生的年齡段的特點來看,主觀認識對于他們學習的影響非常大。因此,關注學生的興趣,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調動學生參與小學體育課的熱情,來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非常重要和關鍵。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來培養(yǎng)小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呢?結合教學實踐和反思,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措施。
一、關注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發(fā)展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對于課堂教學要求提出了更為明確的發(fā)展方向,那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而事實上,在小學體育課上,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最大的參照往往是教學內容和教材,學生的實際往往處于次要地位,這無疑會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距離拉大,不利于學生的參與和發(fā)揮。所以教師要多關注學生,切實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善于鼓勵和表揚學生。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從學生成長的過程來看,表揚對于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但同時因為自尊心的影響又害怕自己做的不好,學生們這樣的心理無疑會影響他們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所以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點滴的進步,并且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學生們?yōu)樽约涸谡n堂上的進步而高興,進而激發(fā)他們參與的熱情。
其次,給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既然學生是新課改下課堂教學的主體,那么就應該使學生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尤其是體育課本身更需要學生的直接參與。所以教師要給學生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平臺。這就需要體育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來科學地安排,創(chuàng)設情境,多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樣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熱情會更高。
再次,走進學生,了解學生。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而學生的實際需求是需要教師去了解和關注的,這就需要體育教師要多走近學生,多和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既能夠使學生了解老師的教學意圖,也能夠使教師了解學生們的實際需求,這樣教學的針對性會更強,也會更加高效。同時和諧的師生關系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進而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良好教學效果。
二、善于結合教學內容來整合設計教學
就目前來看,體育教材更多的是針對大眾群體的,而和學校自身的實際以及學生的特點是有一定的出入的,這就意味著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安排時要有靈活性,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校、學生實際進行教材的整合,這樣教學設計針對性才會更強,才能夠更符合學生實際。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教學形式的設計上要關注教學對象——學生的實際需求,盡可能的能夠使孩子們都能夠參與進來,即注意教學要面對所有學生,全面育人,這樣所有的學生們才能夠參與進來,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三、靈活利用多種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興趣
體育課要提倡多組練習的組織形式,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教師在加強個別指導的同時,要有計劃地培養(yǎng)體育骨干。例如,一堂籃球課,既有組織集體新授,又有分組復習,結合個別指導,穿插教學比賽等,使整個課堂教學展現生動活潑的運動場面。我們不必擔心不好組織,不要怕“亂”,要相信學生自己能管理自己。我們在小巷里不是也經常看到成群的孩子自發(fā)地、有組織地進行各種游戲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既培養(yǎng)了他們的組織能力,又激發(fā)了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也確實發(fā)揮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
四、訓練、教學更加的個性化,促進學生個體的個性發(fā)展
小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愉悅心情和滿足感主要來源于學習過程中的點滴成功。然而,對于體質、基礎、技能掌握狀況、興趣愛好等都存在巨大差異的學生個體來說,都按照相同的課程標準和任務目標統(tǒng)一要求,按照同樣的訓練方法嚴格訓練,必然導致一部分同學每每不能達標,經常性的失敗在所難免,使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喪失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甚至不愿參與體育運動。因此,小學體育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情況,并根據他們的體質和水平特點,為其量身制作任務目標,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獲得成功,充分體驗成功和進步,逐步培養(yǎng)體育后進生的興趣。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特長,努力使他們更加自信,特長得以發(fā)現和培養(yǎng)。
總之,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在小學教學體系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學生們的全面成長和健康發(fā)展也有著重大的意義。所以小學體育教學要本著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成長的需求,科學地設計、合理地安排,以學生的成長進步為出發(fā)點,面向未來,為學生健康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中國學校體育,2002.
[2]體育心理學,人民出版社,1999.
[3]教育科學,2001(2).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