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目的是為了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一種測評。”——美國教育學家斯蒂芬
從斯蒂芬的教育理論中,我們不難看出: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是成功教學的一部分,也是構建有效課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激發興趣,童趣評價
教例:魯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文10《比尾巴》
師:(出示課件)你最喜歡哪種動物,請你把它讀出來吧!
(生自讀)
生:我最喜歡孔雀,kǒng(kǒng歡)què(quèg)
師:瞧!你美美地把孔雀叫出來了,它正在給你表演孔雀開屏的節目呢!你那么準確地叫出熊貓的名字,它高興地出來跳舞給你看了! (出示孔雀開屏課件)
生:我最喜歡小猴子了,hóu(hóu喜)zi(ziu)(學生拼讀時出現了錯誤,把h讀成g了)
師:猴子有點生氣了,不愿意和你見面,這誰來幫幫他?幫他把猴子叫出來。
(此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呈現出踴躍、積極地場面)
在這一教學片斷中,教師把學生帶到了一個童話世界里:當學生拼讀正確音節時,教師就給予學生充滿童趣的語言評價,加上動畫課件的輔助,不僅呆板的詞語變活了,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課堂上總會聽到學生這樣說:“教師,我會”“教師,我認識”,在童話世界里,學生學會了主動識字,與此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學會了與人交流,與動物交流,與世界萬物交流。而教師獲得的將是成功的喜悅。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表揚,在一年級的教學中運用充滿童趣的評價方式,激發了學生熱愛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關注個性,多元評價
在課堂中,我們經常聽到教師這樣的評價:“好”“你真棒”,這樣一概而論泛泛地評價,有些學生已經感到麻木了,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難以找到改正自己的方向和目標。
教例:魯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課文11課《我多想去看看》
(出示課文語句:“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師:這時你的心情怎樣?你會怎么讀這句話?
生1:(學生語速很快,讀出了急切、盼望的心情)
師:是呀,我們多想現在就能到天安門去觀看升旗儀式啊。
生2:(學生仰著頭,讀得特別慢。)
師:你把觀看升旗儀式的“自豪感”讀出來了。
生3:教師,我有不同的讀法(讀句子。)
師:呀,聽到你讀,我們都想讓你帶著我們快點去看呢
師:同一句話,同學們能讀出這么多的意思,大家個個都是讀書小能手啊!
一年級教學中,朗讀有三個要求:一讀正確;二讀流利;三讀出感情。首先,讀正確是基礎,如果朗讀時出現了錯誤,教師要及時進行糾正。其次,要讀得流利,學生在正確的基礎上,多讀幾遍,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這一要求;最后,要有感情地讀,這個要求沒有明確的標準,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把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帶有濃厚個性化色彩的,“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對文章基調的把握也不同。在《我多想去看看》教學片斷中,學生的理解就產生了分歧,對此,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評價因人而異,明確地指出學生朗讀中的優點,而不是一味地說:“讀得真好、讀得真棒”,讓學生在朗讀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走進生活。
三、課堂評價、煥發活力
以往的課堂上,“棒、棒、你真棒”的激勵語言是教師們慣用的,發小星星的激勵手段也是教師常用的,但是這樣的評價方式真的適合學生嗎?現在發小星星已經成為一種流行了,學生手中的小星星已經開始泛濫了,學生不再與學生攀比誰得的星星多,而是對此不屑一顧。因此,現在的教學中一定要慎用小星星,將這樣的物質激勵的方法轉換為精神激勵的方法,更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致。
充分利用好課上的35分鐘,準確觀察每個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及時對此提出恰當的、靈活的、多樣的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同時也避免了評價的表面化和空洞化。例如,言語激勵“你觀察得真仔細”“你的演講讓大家捧腹大笑”“你是一個善于思考的好孩子”“你讀得好像一個小播音員一樣”;肢體賞識:送給表現優秀的學生大拇指;實行獎勵:發給讀書多的學生“故事大王”的稱號,或者簡單的物質獎勵(鉛筆、橡皮等)。教師及時地肯定與鼓勵,學生參與性地評價,使課堂形成了一種互評互析的評價伙伴關系,實現學生對自己學習行為的自我調控的過程,讓課堂真正煥發出生命活力。這樣的35分鐘,師生共同參與,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學生也更加喜歡這樣的課堂。
評價不是教學的主要目的,而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的一種手段。通過評價可使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增強自信心,促進學生學習。
每個班的學生在智力、品德、個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教師應當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性鼓勵:一要贊揚優秀生,二要鼓勵中等生,三要激勵后進生。尤其是后進生,要讓這一部分學生在找到自身的不足的同時,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對他的關心和照顧,獲得了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變成一種欣賞、一種幫助,圍繞《課程標準》中的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