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筆者下鄉調研時同一位村干部閑聊,問及他當好村干部最深的體會,他回答說:“當村干部,大多數時候做的都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可對老百姓來說卻是頭等大事,比如辦低保、修公路。我們只有把群眾的小事當大事來做,才能把事情做實做好,讓群眾得實惠,才能贏得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
聞聽此言,筆者禁不住要為這位村干部的真情告白叫好。
誠然,在日常工作中,群眾需要我們幫助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更多的是一些吃穿住行、柴米油鹽、家長里短的小事,這些雖小,卻緊貼百姓生活,直接影響他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感受,在群眾眼里就是他們的大事。對于黨員領導干部而言,固然要善于想大事、議大事、抓大事,但關乎群眾日常生活的小事更不能忽視,必須想方設法予以解決,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然而,少數黨員領導干部在對待群眾關心的小事上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比如有的在思想認識上存在偏差,自認為做大事看得見,容易出成果,而做小事則出不了成績,上不了臺面,于是在他們眼里,上級安排的事情才算大事,人民群眾的事情只能是小事;有的嘴上也常講“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利益大于天”,但在工作中卻對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各種小事置之不理或一推了之;還有的認為抓大事與抓小事不可兼得,抓了大事,就顧及不了小事,抓了小事,就意味著丟了大事,結果在抓大事與抓小事之間猶豫不決,搖擺不定,最終是大事沒干成,小事沒做好。對此,群眾很有意見。
油鹽雖小事,最得一片心。小事折射形象,小事關系黨風政風。群眾評價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的形象和作風,不僅僅是看你辦了幾件大事,更重要的是看你平時在小事上表現得怎么樣、解決得好不好。平心而論,涉及群眾利益的點滴小事,恰恰就是影響人心向背、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大事,若不注重妥善解決,小事最終也會發展成大事,最終會壞了大事。因此,對于群眾關心的小事,絕不可等閑視之。
古人云:“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強調的就是做好細小事情的重要。作為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牢固樹立“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理念,明白“辦好群眾小事就能贏得大民心,解決小問題就能促進大和諧”的道理。干工作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事抓起,多到基層看一看,多跟群眾聊一聊,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了解群眾意愿,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善于從群眾關心的點滴小事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真心實意為群眾排憂解難。切實把小事當成大事抓、把難事當成急事辦、把好事當成習慣做,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唯其如此,才能贏得群眾的衷心支持和擁護,黨和人民的事業才能實現興旺發達。
板塊編輯:馮曉淑 fxs09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