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反貪局來到預防處已有十年了。
沒有從事過預防工作的人以為這個部門工作難度不大,沒有考核的“硬”指標,是份輕松的活。而預防干警卻認為這項工作很難,甚至比其他工作更難。
對此,我亦深有同感。要把這項工作干好、干出成效,需要具備堅定的政治信念和法治理念,具有對社會發展形勢的洞察能力,對法律政策的綜合運用能力,對職務犯罪變化趨勢的分析能力,對預防對策措施的研究能力和對人民群眾、社會各界的組織發動能力。
舉例來說,如果預防干警不能深入開展調研,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不熟悉有關單位、領域的制度和流程,就難以洞察其中的職務犯罪風險和隱患,也就寫不好預防調查報告、檢察建議,特別是年度綜合報告。從本質上分析問題和從理性上思考問題的能力不高,就難以提出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特別是創新社會管理方面的對策建議,沒有較強的文字寫作能力,也不能撰寫出高質量的法律文書和工作報告。
由于預防工作需要組織發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需要向有關的黨委、人大、政府領導報送開展專項和專題預防工作的報告、專題調查報告、年度綜合報告,向有關部門或單位發出預防檢察建議書或職務犯罪預警通報等。這些工作使其成為檢察機關開展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一張名片,直接影響檢察機關的聲譽。其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小,與預防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有直接的關系。因此,不是任何人都能勝任預防工作。
(第413期,有刪節。作者系貴州省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預防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