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基準方中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建筑行業的發展,人們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十分重要。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環節,加強建筑施工項目的質量管理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的社會效益,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文章主要闡述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然后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對策。
關鍵詞:建筑;施工;質量
前言
在建筑工程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中,質量問題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而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也不是單方面的,除了有施工質量問題,還有客觀環境的問題等。建筑工程施工項目質量控制是整個工程管理活動的核心,貫穿施工管理的整個過程,工程質量控制是否有效直接關系著建筑工程質量的優劣。因此,對當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采取有效的質量監督管理措施,顯得十分必要。
1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
(1)施工方案方面。在挖筑坑槽的過程中,邊坡位置的土方很容易出現局部或者大面積的塌陷或者滑塌,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在挖筑溝槽的過程中,如果地下水位較高,沒有妥善處理降排水系統,就會引起地表水分的增加,邊坡上土容量驟然迅速加大,然而土的凝聚力并不高,進而產生滑動導致塌方事故的發生。其次,在挖筑的過程中,需要對土質進行分析,還要根據具體的土壤特性來挖筑,而在實際施工中,施工人員往往省略了這一重要的步驟,結果就導致一些土層邊坡不穩定,形成塌方。最后,是由于土質的原因,如果挖筑的地區土質過于松軟,在挖掘時就要考慮開挖的順序,忽略這一點,就會導致塌方。
(2)施工材料準備方面。施工中對于水泥的管理不當,水泥存放時間過長或者使水泥受潮,就會改變水泥的性能,使其強度下降。如果沒有有效地防御措施,導致鋼筋淋雨,繼而生銹,將對其與水泥砂漿的結合牢固度產生很大的影響。墻體砌筑施工時,干磚上墻,致使磚塊與水泥沙漿的和易性下降,影響墻體的穩定性。
(3)施工過程控制方面。沒有按照施工要求控制質量,出現露筋或蜂窩、麻面問題,這是由于水灰比變化造成的,在拌制混凝土時,如果水泥比例偏低,也會引發這種問題的出現。水灰比不能過小,振搗要及時、密實、均勻,否則,將會導致混凝土內有氣泡或孔洞產生,澆筑的混凝土不夠緊密,引起局部凝力下降,存在滲漏的可能。如果混凝土養護不足,就會導致混凝土無法充分水化,混凝土中水泥固結缺水,嚴重影響了混凝土的整體質量,使強度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4)其他方面。施工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采用的配筋間距過大,配筋率小,這樣就會引起混凝土構件開裂,導致墻體或頂部裂縫的出現。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溫度、濕度變化以及混凝土徐變的影響、地基不均勻沉降、拆模過早、早期受振動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縫發生。
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對策
2.1健全質量管理體系
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應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體系,該體系應包括施工組織架構、施工技術標準及管理方式,同時明確施工過程中 各崗位的職責及權限。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集合施工設備及人員狀況,確定管理體系具體內容。針對企業項目開展的現狀,施工企業可以采取框架及內容的分步方式進行管理體系的建立。根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通用要求,確定管理體系的基礎框架。在此基礎上,根據工程的具體要求進行內容充填,采取這樣的方式,保障施工管理體系符合施工的具體要求,為確保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2.2強化培訓,提升施工人員綜合素質
施工人員是現場施工管理的直接參與者,施工單位必須強化施工人員的培訓,不僅要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操作水平,還需要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和職業素養,提高整體人員綜合素質,打造強有力的團隊。首先,需要加強施工人員的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培訓,熟悉新材料的使用,規范施工。同時,還要培養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使所有人員能夠愛崗敬業、忠于職守,達到專業素質與職業道德的有機結合,使施工人員能夠完美的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此外,還應普及他們的安全知識和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能力,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和其造成的不必要損失。
2.3檢查和控制工程所需原材料的質量
建筑工程施工中,對于水泥及鋼筋等材料的需要量較大,所以需要對其進貨渠道進行控制,而且對于進場的材料還要把質量好檢驗關,在確保材料有質量保證書及合格證的基礎上,還要對其進行質量檢驗,對于檢驗不合格的原材料嚴禁進入施工現場。而且在監理質量控制工作中,重點需要對鋼筋焊接的半成品進行質量檢查,在檢查中需要利用目測和檢驗相結合的方法。不僅需要對焊接半成品在外觀上來進行檢查,確保軸線、彎折都符合施工的技術標準要求,表面沒有裂紋。然后還要對每一批次半成品進行隨機抽檢,經試驗合格后即可進行驗收工作。混凝土是工程施工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監理人員對混凝土的質量要進行嚴格的檢查,確保其配合比的科學性,與施工的質量標準要求相符,同時還要對混凝土澆筑方案及施工工序進行審核,看其是否具有可行性。對于不具有可行性的施工工序需要督促施工單位進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才能進行施工。
2.4加強“三檢”,控制工程質量
為了保障工程質量,強化工程質量的管理,施工前期,監理方應和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質檢員、相關工程組負責人碰頭召開對每個施工環節上施行“三檢“制的會議,以便明確”三檢“制的重要性,只有施工單位質監部門的專職質檢員與監理人員依次對已完工的項目驗收合格且簽字后,施工隊才能執行工程的下個施工環節。若施工單位沒有落實“三檢”制或者是專職質檢員沒有驗收簽字,監理人員可以拒絕驗收簽字。同時為了進一步確保工程質量,監理人員還要采取巡回查驗、跟班旁監、平行查驗、隨機抽查等措施來督促施工單位執行“三檢”制。
2.5制定考核與獎懲制度
工程質量是考核建筑工程的重要指標,工程建筑企業應該制定相應的考核與獎懲制度,嚴格的制定質量制度,并根據參考質量管理的質量管理指標制定生產計劃,將質量管理指標作為承包責任制的重點內容,以此保證工程施工嚴格按照質量指標進行,避免由于施工質量達不到相應的指標而出現安全事故,給企業的信譽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工程建筑企業應該嚴格的執行考核與獎懲制度,保證各級人員控制好自身工作的質量,以此保證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
2.6加強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為了確保工程質量,當單項或者是分部工程竣工時,建設單位應組織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及地勘單位依據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對其驗收。為了在驗收時能夠及時查找出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施工單位要依據施工工藝與施工步驟畫出澆筑柱、梁板砼等重點工程、工序的流程圖,并在流程圖上按序將施工步驟標記。如果發生工程質量問題或者是工程竣工后發生事故,監理工程師應及時對工程質量提出可行性的處理意見及方案,同時追究其質量事故方的責任。只有施工單位、參與工程的施工人員與監理工程師密切配合,才能確保工程質量。
結語
不斷改善和提高施工質量不僅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建筑行業的健康飛速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只有提高全體人員的質量意識,嚴把質量關,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工程的整體質量。進而促進建筑業的發展,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曲偉忠等.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管理提高策略探討[J].煤炭技術,2010,23(6).
[2]石寶才等。加強建筑工程現場施工管理的策略[J].中華建設,2012,11(2).
[3]葉濤,著重探討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問題的管理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2).
[4]李詠梅.淺談建筑施工的質量管理及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