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達遼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遼寧省沈陽市 1142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對工程質量影響較大,輕則導致房屋出現裂縫,嚴重情況下會出現房屋倒塌現象,造成不必須要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嚴格落實技術規范,遵循施工工藝流程,加強技術管控,保障工程質量。本文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詞: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施工技術;建筑工程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建設規模逐漸加大。混凝土結構擁有防火性能好、堅固耐久、成本較低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到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術,對工程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必須要重視混凝土施工技術運用,保障工程質量。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構造要求
根據施工的具體要求,基礎混凝土的強度應該達到C20~C40,在這個范圍內再選用混凝土;另外,基礎的配筋不僅要滿足科學的構造要求及承受能力,還要根據大體積的混凝土配比方法來增加相應承受由水熱化引起溫度應力及控制溫度裂縫的鋼筋,用鋼筋來控制裂縫的產生。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模板最好采用鋼模板、木模板或鋼木混合模板,每種模板都有自身的一些優勢。鋼模板有利于混凝土的保溫,可以根據溫度控制的要求采取溫度控制措施;木模板也可做為保溫材料來使用。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之前,還要先對混凝土的溫度、溫度應力等進行預算,以確定施工階段混凝土的溫度變化,并以此為依據來制定出相應的溫度控制措施,防止施工中出現裂縫。
三.房屋混凝土施工技術
1.混凝土配比及攪拌
原材料的質量及其波動,對混凝土質量及施工工藝有很大影響。如水泥強度的波動,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各級石子超遜徑顆粒含量的變化,導致混凝土級配的改變,并將影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變化,對混凝土的水灰比影響極大。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質量檢驗,全部符合技術性能指標方可應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質,超過規范規定的范圍內,則會妨礙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削弱骨料與水泥石的粘結,能與水泥的水化產物進行化學反應,并產生有害的膨脹的物質。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過3%,碎石、卵石中超過2%,則這些極細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層,妨礙集料與水泥石的粘結。它們以松散的顆粒出現,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機雜質的沼澤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則會在混凝土表面形成鹽霜。對混凝土集料來說,影響配合比組成變異而導致混凝土強度過大波動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變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響。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除經常性的檢測外,還要求質量控制人員隨時掌握其含量的變化規律,并擬定相應的對策措施。
在房屋建筑過程中,需要讓其所在的環境滿足耐久性要求。在設計確定混凝土的配比之后,如何攪拌混凝土讓其特性充分發揮,才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重點。現在的很多都是采用機械攪拌的方式進行拌制,在機械攪拌式中,設備可以分成自落式攪拌和強制式攪拌兩種。其中最常用的是自落式攪拌。在進行攪拌操作時,需要注意掌握合理的投料順序,一般按照石子、水泥、沙子和水,這個順序來進行投放拌制,這樣做可以防止水泥粉末的飛濺,影響施工環境。另外,在進行混凝土攪拌時,其攪拌機應該處于平坦的位置,還要隨時對混凝土的攪拌時間進行檢查,檢查混凝土攪拌的是否均勻,攪拌的顏色是否一致。
2.混凝土運輸
在混凝土的運輸上,一般都使用攪拌運輸機來進行。在運輸的過程中,運輸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的強度。所以,在城建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方必須要做好全面且詳細的計劃,充分計算好運輸距離與運輸時間,使混凝土的質量不受運輸過程的影響,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混凝土容易凝固,因此運輸時間過長會導致混凝土凝固,這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費,同時卸料時也會很困難。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施工隊要在運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桶內攪拌,或者是在施工現場實行第二次攪拌,這樣才能使混凝土在運輸時內部較為均勻且不易凝固。
3.混凝土澆筑
采用剪力墻、梁、板一次泵送的方式進行混凝土的澆筑,首先,在工作面鋪設上必須堅持“走道板,走馬凳”;其次,澆筑工藝必須先墻體再梁板,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對墻板結合部位進行二次振搗,以避免結合處收縮裂縫或不密實現象的產生,嚴格防止漏振問題的發生。為確保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混凝土應該連續進行澆筑,不能留有施工縫,如果一定要留有間隙,應盡可能將其縮短,并應在上一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下層混凝土灌筑完畢。應按結構層次和平面分層分段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水平方向以伸縮縫分段,豎向以樓層分層先澆柱子后澆梁板。澆筑的順序從兩端向中間推進,不宜從一端推向另一端,以免橫向推力累積導致柱子出現彎曲變形。澆筑柱施工縫前,先鋪50mm厚水泥砂漿或細石砼,其配合比與混凝土相同。柱砼澆筑時先將振動棒插入柱底根部振動,再灌入混凝土。分層下料,分層振搗,每層厚度不大于500mm。邊下料邊振搗,連續作業澆筑到頂。最后,在標高和平整度的控制上,也應使用2m刮桿進行刮平操作,同時以木抹板雙向搓毛的方法進行進一步的壓實,待其收水后再通過提漿機提漿并繼續后續的掃毛供需,進而從內到外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提高其施工實效性。過程中出現混凝土表面泌水現象的發生時,須保證一定的清潔度,以保證整個澆筑過程的高效性和完善性。并保證定位標志和水平拉線的。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必須定點設置定位標志以及水平拉線,實時檢測混凝土的坍落度,隨時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樓板厚度。
4.混凝土振搗
在建筑澆筑過程中,為了把其中的氣泡排出,需要對混凝土進行振搗,使混凝土充分密實結合在一起,提高混凝土的強度,避免混凝土出現蜂窩麻面等現象,進而保證澆筑的效果。在振搗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振搗的強度和頻率,因為如果強度和頻率過大,就會造成砂漿離析,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強度,而如果強度和頻率過小,則不能使混凝土很好地密實在一起,達不到振搗的目的。另外,為了避免在建筑成品物件中出現蜂窩麻面甚至開裂等現象,在用混凝土澆筑墻體柱體這些豎直方向的承重結構時,需要用水泥砂漿預置在澆筑結構物的底部。
5.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在建筑過后,在露天情況下易產生脫水現象,導致水泥顆粒不能充分水化,混凝土的粘結力下降,影響自身強度。同時,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發會導致其體積收縮,易造成混凝土開裂,影響混凝土的整體性和耐久性。導致裂縫造成質量問題,因此養護工作極為重要,需要通過養護來保證其溫度和濕度。
混凝土養護工作一般是在澆筑過后的12小時后進行。養護方法分成自然養護和加熱養護。最常用的就是自然養護法,它使在混凝土澆筑之后,在其表面鋪蓋麻袋、稻草以及砂子等吸水保濕力強的材料,通過灑水防止表面水分的蒸發,保證可以在持續濕潤的過程中,實現硬化。根據不同的實際需要,有時需要采用加熱養護法,這種是需要加快模板的周轉速度,以及加快施工時間時所使用的方法。
四.結束語
混凝土施工技術是房屋建筑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工程實際特點,采用合理施工工藝,加強技術規范的落實和監督,切實加強技術管控,保障房屋建筑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麗萍,金多.淺談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術[J].改革與開放,2010,(10):91.
[2]康德強.淺談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8).
[3]齊雄.探討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2,(3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