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正日建筑有限公司 湖北省 437500
摘要:在我國的經濟快速穩定增長之際,商業街迅速發展,并得到了格外的關注。本文從城市商業街的概念與基本特征出發,分析探討當前城市商業街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城市商業街的規劃設計建議。
關鍵詞:商業街;商業街規劃;設計要點
一、前言
商業街作為城市化進程的產物,就如同城市的一張名片,是市容市貌中最繁華絢麗、最引人矚目的一道景觀。歷史街區則是城市歷史文化傳統的載體,反映著城市文脈的延續和發展,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
世界商業街的發展,據分析可分為7個階段。最初,是集市貿易;而后,攤販們開始進店,在道路兩側形成規模、數量不等的店鋪。隨后,由局部的商業街演化為大型商業街。后一時期,超市業態加入到流通領域以后,給商業街結構增添核心力量。美國的商業街由于中產階級搬到郊區居住曾進入低潮。隨著新都市主義理念的興起,增添shopping mall,出現購物、文化娛樂、休閑、展示等附加功能,商業街作為效率較高的復合型主流商業業態,開始獲得快速發展。
二、商業街的概念與特征
商業街通常位于某一城市的商業活動中心或農貿中心地帶。其集中了數量眾多的商店與市場,有利于人們從這一地方購買多種商品以及接受一定的服務。現代化的城市商業街不但繼承了傳統商業街的藝術底蘊,而且融入了新時代購物中心所必備的安全、便捷、舒服、多功能等特點,在歐美國家通常將其稱之為步行街,有的也稱為交通自由區。
商業街具有諸多特征,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功能齊全。現代化的商業街要求至少具備購物、娛樂、休閑、金融、服務、交通、餐飲等等15項基本功能,以及50到60個商業品種。所以,爭取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的所有購物需求、提供給廣大消費者所需要的一切服務是現代化的城市商業街的規劃設計目標。二是分工明確。明確的分工和高度的專業化,已經成為現代化的城市商業街的主要特征,新時期的消費者已經從傳統的社會性、家庭性消費朝著個性化的消費方向轉化,這就直接要求采用專業化、種類細分化的經營方式。所以,城市商業街除去少數風格特色比較顯著的百貨店之外,其他都是由專業商店與專門的店面構成。三是品種繁多。現代化的城市商業街所容納的商品類型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例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等,作為國際性大都市的城市商業街,不但要吸納所有的國內商品,而且還要配備主要的國際品牌,真正做到國際化的設計標準。四是服務到位。優質的服務是現代化城市商業街的顯著優勢與特征,除去企業為推廣自己的品牌與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而采取的特色服務外,還要加強商業街公共、系統、整體的服務質量,從而提升商業街的整體形象、綜合素質以及打造整體品牌。五是環境優美。現代化的城市商業街只有規劃設計出干凈、整潔、舒適、敞亮、優雅的購物環境,才能讓廣大消費者真正體會到購物、休閑、娛樂等的樂趣,并在此過程中,體會到一種美的精神享受。
三、現代化商業街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地域性特點
我國的城市商業街規劃設計目前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多數商業街在規劃設計與開發的過程中,過多追求經濟價值與商業效益,忽視對其環境的適應性分析研究,對周邊的地域環境未能充分整合,缺乏應有的地域性設計。從而導致各個城市的商業街如出一轍,如同流水式的生產車間制造出的產品一般,沒有自己獨有的特色與文化。
2、缺乏系統性思維
當前,我國城市商業街規劃設計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缺乏系統性思維。很多城市的商業街建設都未把商業街消費者選擇、商業街具體定位、實現具體定位的策略、管理規范制度、規劃成效評估等看作一個動態的整體,沒有對各個要素間的協調作用與效果加以考慮,例如,單純強調商業街的環境構造,或是純粹追逐服務效果,以至后期問題頻發。
3、規劃設計的政策體制不健全
城市商業街的規劃設計牽涉到多個管理部門,尤其是在公共設施的構造和布局方面,涉及的范圍更廣。但是,部分公共設施的規劃設計、定位、建設等通常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考慮的,沒有統一協調的部署和安排,部門之間的沖突與矛盾也缺乏應有的協調,這些都是現代城市商業街規劃設計中存在的難點。另外,因為商業街是由一個個零售商匯聚而成的統一體,且各個零售商處于同一環境之中,這就直接決定了位于商業街中的個體零售商相互間具有榮辱共享的連帶關系。商業街中的商店怎樣進行協調,由誰來負責所有商店的統一運行等,這一系列問題都直接關乎城市商業街的運作效果。然而,當前我國的城市商業街政策體制還不健全,致使這些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處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業街建設的效果。
四、商業街的規劃設計策略
1、消費需求的定位設計
城市商業街作為商業活動的場所之一,最終的目的是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多種消費需求,并提供順應經營策略的商業空間,促使商業街整體經營行為高效運行。所以,消費需求對城市商業街的業態擇取、功能設置與空間安排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城市商業街的規劃設計要以商業活動為出發點,商業街的一切活動設計與業態選擇都要以消費需求作為根本依據。
2、街道形態的規劃設計
當商業街的整體規模偏小的時候,通常采用主干道的形式,這種設置能夠適應高密度的建筑。當商業街總體規模擴大時,可以從主干道兩邊設計出部分支街,以此作為增加商店數量的有效措施。但是,過長的分支街道會降低位于其中的商店效益。而網狀的商業街則能將商業價值均等化,但是卻易導致方向的混亂。所以,需要通過標志物體加以引導。主干道的長度都要有一定的控制,太長會讓人感到乏味和疲憊。
3、建筑造型的規劃設計
建筑物的外部造型可以從三個角度進行設計,首先是建筑的整體造型,也就是宏觀形態;其次是人在一定距離內對建筑的體會與感知,其中包括建筑的實體墻面和開窗的一虛一實的鮮明對比,立體線條的區分等;第三則是人與建筑物直接接觸的所謂圍觀造型。忽略細部的規劃設計根本滿足不了消費者對建筑的整體視覺需求,無法讓其體會到樂趣與情調。同時,在規劃設計商業街的建筑造型時,還要注意多樣化的造型設計,將多個風格類型的建筑融合在一起,增加商業街的多元化特色。
在建筑設計中,將地域特色運用到規劃設計中的歷史相當久遠。在新時期的社會背景下,由于面臨的城市現狀與問題不斷發生著變化,所以,地域性的規劃設計將基本理論與實踐結合顯得十分必要。城市商業街的地域性規劃設計不能簡單局限于特定的流派與類型,而應創造性地探尋更多設計思路與方法。在城市商業街的規劃設計中,不但要結合風土人情和自然環境,還要融入文化歷史與精神信仰等要素。城市商業街不但富有活力,而且屬于開敞性的空間風格,當前已經成為城市的重要公共活動場所。文化因為其不可阻擋的力量與魅力,對城市商業街的規劃設計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尊重地域文化的規劃設計,創造出充滿生機與人性化的商業活動空間,是促進城市商業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五、結束語
總之,商業街的理想氣氛應該是使人覺得親切、放松、有人情味,使人有愉悅的消費心情,而不是單純的行走空間,人們在其中流連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體驗和休閑。而為了達到一個舒適、活躍而有新意的視覺與空間效果,設計必須考慮人的尺度,堅持“以人文本”的原則。
參考文獻:
[1]石冰:《步行商業街區自然地域性設計分析》,《福建建設科技》,2010年01期
[2]郭琛:《關于完善湖北省黃石市步行商業街的建議》,《美術大觀》,2010年01期
[3]閆曉愛 安國鋒:《淺談城市商業街的規劃建設》,《山西建筑》,2011年07期
[4]劉東升:《打造中小城市特色商業街的策略分析》,《中國商貿》,201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