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環境科學研究所 廣東肇慶 526000
摘要:綠色低碳指標在環境影響評價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房地產行業如何應用綠色低碳的理念發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成為值得研究的問題。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論述了了低碳融入房地產開發項目環評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然后系統構建了房地產行業綠色低碳的指標體系,并提出了低碳房地產環評的實施推廣策略。
關鍵詞:綠色低碳指標;環境影響評價;房地產
目前,房地產開發已成為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產業,但是在我國每年新建的20億平方米建筑中,有85%以上為高能耗建筑;441億平方米存量建筑中,有95%以上為高能耗建筑,對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能源負擔和嚴重的環境污染,所以相關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然而,我國對房地產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卻相對滯后,至今還沒有相應的評價技術導則和規范。房屋的建設也是一種產品的生產,所以本文把“綠色低碳指標”這一概念運用到房地產建設項目的環評中來加以分析,以適應現會對人居環境的更高要求——綠色建筑。
1 低碳融入房地產開發項目環評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低碳理念是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倡導減少人類生產、生活中溫室氣體排放的背景下提出來的,即依靠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通過提高能源效率、優化產業結構,最大限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最終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影響評價是我國在規劃和開發建設項目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有效方法,體現了我國預防為主的環保理念,是我國防治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低碳經濟理念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通過不同的途徑緩解經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以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兩者最終目標是一致的。此外,環評制度作為市場準入的“門檻”,可以成為實現低碳經濟的重要手段。
英國、加拿大、美國等主要發達國家已實施低碳性環境影響評價,分析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并提出相應的減緩措施及替代方案。目前我國低碳性環評仍處于理論研究階段,研究方向側重于構建低碳工業區及低碳城市等宏觀層面的規劃環評體系,鮮有涉及房地產等建設項目低碳性環評。我國建筑項目環評發展已相對成熟,將低碳引入建設項目環評中,有助于低碳經濟理念在微觀層面上的推廣。
我國現有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體系:一是由建設主管部門牽頭,各地建科院研究制定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其評價內容以“四節一環保”和室內環境為主;另一個是由環保主管部門組織,其他機構或單位研究制定的生態住區評價標準,強調住區的生態性和宜居性。盡管以上兩類綠色建筑評價體系都或多或少提出了有關建筑低碳節能的要求,但因為二者都并非專門針對建筑低碳評價體系,所以不能滿足房地產低碳節能方面的訴求。此外,這兩類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均系自愿性標準,未在房地產行業強制推行,且因指標體系繁雜,部分指標缺乏可操作性,沒能取得建筑節能減排的預期效果。因此,將低碳理論融入房地產環境影響評價中,借助環評的法律制度優勢和特點,制定針對房地產開發項目特征的污染物、碳排放、能源消耗協同控制政策,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建筑節能減排的政策管理成本,達到“一石多鳥”的政策效果。
此外,低碳理念融入房地產環評中,有助于帶動建筑相關行業的低碳化發展。低碳理念不僅關注建筑使用階段能源利用效率及碳排放情況,還要求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及建筑拆除等過程中進行節能減排。如果將低碳理念引入房地產環評,可通過環評這一載體實現建筑產業鏈的節能低碳化發展。以建筑材料生產為例,低碳建筑要求使用一定比例的可循環利用材料和再利用材料,這可以帶動以建筑、工業及生活廢棄物為原料的綠色低碳建材生產企業的發展,減少新材料生產加工帶來的資源、能源消耗及環境污染。同時,低碳房地產環評可以促進建筑產業化的發展,推動我國建筑建造方式由傳統向現代工業化方向轉變。
2 房地產開發項目低碳環評指標體系的構建
2.1 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在構建指標體系時,需要突出低碳訴求,兼顧用戶對宜居性和舒適性的要求,不盲目追求低碳節能而影響房地產項目對環境和生態保護的要求。因此,指標選取應遵循代表性、統一性、可操作性等(表1)。此外,由于房地產項目規劃設計影響其使用階段能耗,并且使用階段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70%左右,所以在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時需將生命周期評價的理念貫穿始終。
表1 低碳房地產開發項目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2.2 指標體系建立及評價內容
以指標體系構建原則為基礎,構建低碳房地產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建筑低碳節能的訴求,兼顧環境和生態質量的要求,可將評價體系分為生態質量、建筑質量、過程質量和社會綜合質量四部分(表2)。
表2 房地產低碳環境影響評價指標體系
生態質量指標用于評價房地產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價內容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小氣候環境適宜性等;生態質量指標通過規范綠地綠化形式、保證一定的廢水處理及回用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等,推動房地產項目向生態低碳方向發展。建筑質量指標力圖通過低碳理念引導建筑設計,減少建筑耗材,降低項目在建造和使用階段中的能源消耗;同時要求建筑使用節能、節水的公共設施,保證合理的室內通風和光照,進一步降低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的碳排放。過程質量評價指標主要從環境管理、節能管理、節材管理、節水管理等方面,規范建筑施工過程,確保施工過程的低碳性。社會綜合質量指標反映房地產項目的舒適性和低碳性,通過完善項目周圍配套設施,倡導低碳交通,提倡自行車使用,從而緩解用戶因出行所帶來的交通壓力,減少因出行帶來的環境問題。
3 低碳房地產環評的實施推廣策略
低碳理念融入房地產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可通過低碳評價指標體系應用于房地產環評的方式得以實現,即在傳統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上,結合低碳評價指標體系對項目低碳程度進行評價,并給出相應的緩解措施。在傳統環境影響評價中,評價主體、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服務機構、審批機構作為環評的三大主體已形成較為成熟的評價及審批模式。除傳統環評評價內容外,低碳環評還需要探討房地產項目建設及運行階段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情況,并提出相應的節能減排措施。因此在實施推廣房地產低碳環評時,需要明確環評三大主體基于新環評體系下的任務。
開發商作為房地產環評的評價主體,需要在項目規劃設計前深入了解低碳環評的評價要求及指標內容,將節能減排作為環境保護的新目標,通過低碳規劃、低碳施工等方式減少建筑耗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達到建筑低碳化的目標。
我國環評主體多委托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服務機構開展環評工作并出具環評報告。實施低碳環評必然會增加環評工作的難度,這對環評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由于建筑專業知識及相關人才的缺乏,我國的環評服務機構很少開展與建筑節能相關的工作。因此,為了開展實施房地產低碳環評,環評服務機構應引進專業人才,并組織建筑節能減排培訓,提高環評工作者在低碳環評方面的業務水平。
環境行政主管部門作為環評審批機構,在實施推廣房地產低碳環評方面作用關鍵。在推行房地產低碳環評的過程中,審批機構可通過嘗試探索,逐步形成規范性的評價導則,最終確定低碳房地產環評的行政性規范文件。本文給出的低碳評價指標體系評價內容較為全面、細致,可能給房地產低碳環評的初期推行帶來一定難度。審評機構可在政策推行初期選取少量重要指標構建優先評價指標體系,以減少環評工作量,降低政策實施難度。此外,由于氣候、地域性差異或房地產項目的類型差別,各地區或各項目在建筑結構、能源利用形式及采暖空調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低碳評價指標體系需根據地區氣候及建筑特點進行調整。
4 結語
總之,鑒于近年來人們對綠色建筑的愈發青睞,由于其賦予的新內涵,使得推進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環評中的綠色低碳指標分析的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從生態質量、建筑質量、過程質量和社會綜合質量四部分對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環評中的綠色低碳指標進行了分析探討,以供環評工作者參考。
參考文獻:
[1]顧麗君.淺談房地產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03)
[2]梁穎.房地產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研究[J].東華大學.2014(05)
[3]黨晗.淺談房地產開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