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咨公路咨詢設計有限公司 山東東營 257091
摘要:合理的農村公路網布局規劃是充分發揮路網對新農村發展的積極作用,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措施。文章主要針對新農村公路網布局規劃優化措施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農村;公路網;布局規劃
引言
農村公路是我國公路網的組成部分,是廣大農村地區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農村公路作為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能促進農村社會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受當地政策和資金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選擇科學的方法對農村路網進行規劃對于農村公路發展、加速百姓致富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意義。
1新農村公路網布局規劃要點
1.1規劃總體思路
首先,全面了解新農村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充分解讀新農村的總體規劃和交通相關規劃,分析新農村發展的外部環境,提出新形勢下新農村公路的發展要求。第二步,對鄉鎮區域的農村公路發展現狀進行適應性評價,梳理當前農村公路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瓶頸。第三步,預測鄉鎮區域公路網總規模,以發達鄉鎮區域的農村公路等級配置為參考,預測鄉道、村道的發展規模。第四步,根據問題分析和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結合鄉鎮區域實際情況,提出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的總體原則及鄉道網和村道網提檔升級的具體目標,以目標為導向提出鄉道網和村道網的提檔升級方案,在征求地方意見后,形成最終規劃方案。第五步,從建設方案、建設項目實施序列和建設項目預算三方面提出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的具體實施安排。最后對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方案進行規劃效果評價,并提出政策措施建議。
1.2農村公路發展規模預測
農村公路發展規模預測就是確定農村公路合理發展規模和等級配置,是在給定條件下達到預期目標的一種結果。綜合運用國土系數法、綜合系數法、人口經濟密度法、連通度法等預測鄉鎮區域公路網總規模,以發達鄉鎮區域的農村公路等級配置為參考,預測鄉道、村道的發展規模,確定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里程。
1.3農村公路規劃方法
農村公路規劃的方法有很多,比較慣用的方法有:直線連接法、四階段法、節點重要度法等。直線連接法是在確定要規劃的農村新建公路所經過的村鎮等區域為節點的基礎上,以周邊的交通網為依托,采用就近連接的方法進行規劃農村公路路網;四階段法是先擬定出公路網絡,然后再進行居民出行調查,對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初步的規劃路網,然后再對未來的公路網流量、流向進行預測,最后得出路網布局方案;節點重要度法,是指對要規劃區域的節點的重要程度進行分析,通過函數計算得出最優化的方案,由點向網絡平面展開規劃,進而得出規劃方案。
1.4農村公路規劃的重點
農村公路規劃的重點在于利益的協調,我們可以將諸多的利益分成各種不同的系統,通過各系統之間協調配合達到目標一致化,從而滿足農村社會的整體發展。
(1)村鎮間的路網協調規劃。農村公路是連接縣、鄉(鎮)、村之間的紐帶,規劃選線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地質災害、村民的居住習慣、產業結構、村容村貌等因素,使農村公路能夠與當地的實際相融合,延續地域原有建筑文化特色及鄉村舊有空間格局,有關旅游產業和項目的開發還要結合市場的走向,發掘具有價值的有待開發資源,建設自然景觀與農村公路完美結合的體系。同時可以規劃開通旅游線路,設置景點停車設施。
(2)農村公路與農業生產的協調規劃。農村的發展還是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村公路的建設主要還是要服務于農業生產,比如農村公路是否能夠使農業生產作業機械順利通行,農村公路是否能夠方便地連接作物生產基地與加工基地,農產品與交易市場的路徑是否快捷,農村公路與生產資料資源點、商品集散地等是否連通。從這些方面來考慮道路修建的技術等級和建設標準。
(3)環境與農村公路建設的協調發展。在修建農村公路的同時應該綜合考慮沿線土地、水體、植被以及建筑物等人造景觀,應該充分考慮綠化與農作物的融合、設置垃圾投放處避免污染、通過水系時應該增設涵洞、危險段落應該適當地設置交通安全設施。
(4)農村公路投資資金。農村公路的建設資金來源于中省投資及地方政府自籌,除了專項的公路修建資金外,還有農業、水利、林業等部門對于農村建設的共建資金。近些年來企業也參與到參建行業中來,通過與產業投資也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了一部分資金。目前中省補助標準偏低,縣區自籌資金不能落實到位,而近年建設成本不斷增加,通過合理的規劃,集約的征地取材,達到降低建設成本的目的。
2新農村公路網布局規劃優化措施
2.1確定農村公路網規模
新農村公路網布局規劃中,首要的任務就是確定農村公路網的規模,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公路網的總里程,另一方面就是農村公路網中各等級公路里程在總里程中所占的比重。在實際的規劃與設計中,需要綜合考慮這兩方面的因素。在具體的操作中,既要有效的控制公路網的總里程,讓整體的公路網可以滿足人們的需要;同時,也要科學的設置各等級公路里程在總里程中所占的比重,要做到各種等級的公路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既滿足人們需要,又節省國家資金。
2.2公路網布局方式
農村公路網的布局方式主要包括網式、放射式、條形、樹杈形、扇形等類型。在農村公路網布局規劃中,大多采用方格式和放射式相結合的設計方式。方格式的公路設計更加有利于建筑和市區的規劃,使整個公路體系與城市體系渾然一體,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和各方面的交流。然而,單一的方格式公路網結構也有不足,導致很多地方無法實現有效溝通。因此,采取方格式和放射式相結合的布局方式,可以讓整個農村公路網布局科學規范。
2.3農村公路網層次結構確定
公路的主要作用就是進行運輸,這就要求我們設計和規劃的公路可以起到有效溝通的作用,因此在新農村公路網的規劃中一定要注重層次結構的確定,只有充分的注重公路的層次問題,才能使農村公路更加有效的為我們服務。新農村公路網應該注重從以下層次進行規劃布局:一是,農村公路主干線,這是農村公路中最為重要的基礎干線,對于整個農村公路系統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設計之中這些干線在行政等級上由國、省道和部分縣道共同組成;在技術等級方面由高速公路以及一級、二級公路所構成。二是,次干線,這類公路主要是由鄉鎮之間和比較重要的村落之間連通的公路組成,其行政等級方面一般是由縣道和部分鄉道共同構成;在技術等級方面一般由二級公路、三級公路構成。三是,一般公路,這是農村公路中最為普通的公路,是保障農村各個區域間有效連通的基本公路,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農村公路網的覆蓋面,其行政等級是鄉道;技術等級是三級和四級。
3結詰
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堅持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必然要求進一步加快新農村和小城鎮發展。深化新農村的交通規劃理論和方法,對于完善新農村公路網的布局規劃,充分發揮公路網在引導新農村空間格局調整和結構優化、加快推進新農村設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梅振宇.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公路網布局規劃方法研究[J].華東公路,2006(8).
[2]武威.農村公路建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管理,2006(9).
[3]薛永森.縣級農村公路現狀適應性的模糊評價[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6.
[4]劉海英.新農村公路網規劃方法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07.
[5]蘆國偉.農村公路社會經濟評價指標的設計及計量[D].西安:長安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