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 523000
摘要: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建設新型城鎮化的總體目標。建設新型城鎮化,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必然趨勢,是進一步推進工業化強勢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根據東莞市實際情況,東莞市積極主動順應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提出了“統籌城鄉、跨越發展、社會和諧”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總體思路。該思路積極應對新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對于理論認識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和意義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建設;思路對策;東莞市;現實意義
改革開放后,工業化得到進一步增強以及當下城鎮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新型城鎮化逐漸成為提高區域競爭能力,從而成為我國實現現代化的一種客觀的和必然的趨勢。東莞市作為廣東省的重要城市,依靠“珠江三角洲”有利地形和優越地理位置,較早發展、最先步入市場化道路。伴隨著當今工業經濟模式的不斷擴大,城鎮居民富裕狀況不斷得到提高以及人口數量極高增長,原來城鎮的基礎設施與附近服務功能對于適應當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顯然困難。這時面臨的緊急任務,就是要借助于新一期的城鎮建設,就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來進一步積極促進工業化的發展,快捷的實現統籌城鄉發展,有力的解決民生方面帶來的一些問題。
一、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的借鑒模式
隨著當下工業化的進一步推進和提高,城鎮化建設的議題也逐漸深入人心。根據我國城鎮化建設發展的總體趨勢,可以了解到我國現階段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一)成都模式
成都模式是具有大城市帶大郊區特點的發展模式[1]。其主要做法是對土地設權并頒布證書,建立并完善農村土地產權交易市場,更加注重設立建設用地增減指標掛鉤機制。并著重以發展力度大和成效發揮好的地域作為起步點,逐步建立優勢產業,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產業群體。另外,再設置和分配以農民為主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基礎性設施,更好的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二)天津模式
天津模式也是具備大城市帶大郊區的發展模式。它的主要舉措是:對土地設權并頒布證書,建立健全以農村土地產權為主的交易市場,逐步設立和完善建設行業用地,增減指標掛鉤機制等。天津模式在城鎮發展方向主要分為四種類型:第一,整體推進型;第二,都市擴散型;第三,開發拓展型;第四,“三集中”型。它的主要做法就是以鄉鎮政府主導,妥善解決搬遷農民的安居和生存等問題,進而通過對土地集約增值的收益發展地區產業,重點解決農村居民的就業問題,并逐步改善農村居民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實現農民的集中居住與城鎮化、產業化的有機統一。
二、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動力
(一)對當今新型城鎮化的理性思考
新型城鎮化在指導思想上不符合實際,布置和設計上比較單一,不免帶來在實際運行中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不良問題。主要表是:一是在城鎮建設方面相對滯后;二是在行政區域的設置上的不合理。
(二)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密切聯系
工業化與城鎮化存著密切的關系[2]。首先,城鎮化的基礎是工業化,只有通過不斷改善工業,從而實現人口集聚,使城鎮的建設與興起成為必然。與此同時,工業化賴以支撐的關鍵又是城鎮化,城鎮化的發展勢必對工業化的進程提供通訊、人力、交通與商貿環境等。必須,隨著產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產業結構體系的不斷完善,服務型行業經濟發展速度會越來越快,要想促進服務業經濟發展,必須加大生產性服務企業內部管理力度,因此必須加大城鎮化經濟發展力度,最終采取有效的科研制度完善措施和教育措施,還要大力發展其他產業,比如休閑娛樂行業和金融行業等,只有這樣才能改善三大行業之間發展關系。
(三)現代化生活的訴求
現代化生活質量的提高也是進行城鎮建設的主要力量。隨著我國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相關部門對相關產生要素的合理性配置要求變得越來越嚴格,另外在人們體能以及人們心理素質方面和專業技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另外還要求人們的價值觀念必須良好。想要滿足人們的相關需要,企業就必須進行生活方式有效轉變。在市域范圍當中進行城鎮化經濟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反映出都市人民生活的具體情況,屬于一種生活折射,也屬于一種連接城市和鄉村的重要紐帶,通過該紐帶設置,可以大大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可以大大轉變人員的思維方式。隨著我國工業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時間長了之后,城鎮化經濟建設會變成核心內容。在以前的城鎮經濟管理當中,由于存在操作沒有秩序以及不爭取群眾意見的問題,大大損害了人民的貼身利益,導致“政績工程”等相關不良事件出現,這樣的教訓也一直在鞭笞和教育著我國相關部門必須要在爭取人民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根據城鎮化經濟發展現狀進行制度制定,把解決人們群眾利益問題當作最終目標。
三、東莞市城鎮化建設的主要思路
在城鎮化經濟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還要進行建設制度完善,創新統籌兼顧的建設理念,建立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建設機制,促進城鎮化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另外還要明確城鎮化發展思路,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有效落實業績檢驗工作。
(一)必須要有科學的理念
這個理念就是要科學的發展,要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觀為核心,不能有一絲馬虎。第一,要充分做到“以人為本”這個重要理念。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首要做到圍繞和依靠群眾,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以人民群眾的根利益為建設根本,把提高城鎮居民生活質量當作最終目標,落實城鎮經濟由小康經濟向富裕經濟的過渡工作。
(二)必須要有系統的發展理念
新型城鎮建設系統是具有顯著特點的,首先具有開放性特點,然后具有包容性特點,在新型城鎮建設系統當中,包含的要素是比較多的,不僅包括人流和能量流,還包括物流和信息流,另外還包括資金流等。新型城鎮建設系統職能也是多樣化的,主要包括人口管理職能、產業結構優化職能、文化教育職能和生態環境包括職能等。
(三)必須要有統籌發展的能力
新型城鎮化經濟建設的目標是實現城市和鄉村的經濟統籌發展。在當前現代化進程當中,東莞市的新型城鎮建設工作已經初步得到了有效落實,新型城鎮建已經成為了主要紐帶,另外還把新型農村建設融入到了建設系統當中。建設新型城鎮系統建設是促進城鎮經濟統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市縣相關部門和城鎮建設相關部門必須加大交流溝通,通過團結協作促進城鄉經濟和諧發展。
(四)必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要想實現新型城鎮化建設目標,還要解決好人口囤聚問題,要合理利用現有資源促進經濟發展,另外還要明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增強環境承載能力。如今,土地分配不合理問題已經成為阻礙城鎮建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凝聚各種力量落實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發揮出城鎮內部潛力。
結語
通過以上的思路分析,建設新型城鎮必須要從我市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我市毗鄰“珠江三角洲”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的橋頭堡等優勢,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著重做到“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必須明確建設新型城鎮的目的是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為了人民群眾的一切。進而,用科學、系統、包容、人性化的步伐朝著建設有中國先進城鎮化的腳步邁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牛曉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鎮化視角的區域城鎮化水平評價——以陜西省10個省轄市為例[J].干旱區地理,2013,02:354-363.
[2]沈清基.論基于生態文明的新型城鎮化[J].城市規劃學刊,2013,01: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