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移動實驗室與傳統實驗室相比的優勢及移動檢測技術產業化進程中需進一步完善的相關標準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為檢測機構推進快速、高效、便捷的檢測服務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 移動實驗室 優勢 標準缺失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15.03.006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轉變發展方式是我國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內推動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因此,作為檢測技術機構,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盡快適應這一新形勢。不僅要繼續提升檢測的輻射力和服務力,還要有前瞻性的大力推進快速、高效、便捷的檢測服務產業化發展,使其成為檢測機構自身發展的一條全新思路。
1 移動檢測技術領跑中國檢測領域
日前,國內環境、疾病、安全等領域突發事件頻繁爆發,如何快速、準確、及時、有效的采取應對措施預防監控各類事件,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由于傳統實驗室檢測分析技術無法滿足高效、便捷等應急突發事件的必要要求,移動實驗室的現場檢測技術便成為解決該類事件最為直接有效的檢測方式,在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和重大活動的食品、水質、環境現場檢測方面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近年來,國內移動實驗室現場檢測技術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移動實驗室與傳統實驗室相比,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1)移動實驗室機動靈活,可隨時隨地對存在的問題現場做出準確判斷,且檢測快速、高效,能夠覆蓋到隱藏著食品、衛生安全等隱患的城鄉結合部,緩解部分偏遠地區檢驗檢測設備落后的局面,使檢測監管手段基層化。
(2)移動實驗室的檢測結果響應速度快,對于突發應急事件有較強的反應能力。在工作中能夠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檢測并出具檢測結果,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其快速、移動的特點在急需根據實驗結果制定最佳應對措施的事件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3)移動實驗室貼近公眾,對于危機情況下的風險信息能夠及時快速地發布,有效避免傷害;對于公眾的錯誤認識能夠及時糾正;對于公眾的恐慌和過度反應行為有一定正面的作用。
(4)移動實驗室現場工作,可獲得更多的社會信息,及時了解轄區域內檢測信息的動態;此外,其現場快速檢測,提供實驗數據,可加強社會對于質檢機構的了解。因此,移動實驗室能夠有效促進普及安全知識、宣傳政策法規、溝通和說服教育等工作的開展,增強執法的時效性與威信度。
(5)移動實驗室快速高效。對于大量的樣品移動實驗室能夠預先快速檢測篩選,將有問題的樣品進一步通過固定的檢測中心進行準確詳細的判定,可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運行成本。
沈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研制的國內首臺完全符合移動實驗室各項國家標準的自行式光譜、質譜移動實驗室在服務“十二運”食品安全現場檢測工作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高效便捷地保障了運動員的食品從采摘、加工到餐桌每一個環節的安全。
2 移動檢測技術產業化進程的完善
2.1 移動檢測技術標準缺失
移動檢測技術涉及領域眾多,如食品質量安全、環境安全、藥品安全等。然而,目前采用的快速檢測方法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快速檢測技術的國家標準依舊缺乏。因此,在推動我國移動檢測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中,加快快速檢測技術國家標準的建立,規范快速檢測技術十分重要。
2.2 移動實驗室缺少相關設施標準
移動實驗室作為移動檢測技術的載體,應承載相應的檢測設備和必要的設施,如配電系統、供排水系統、通風系統、溫濕度控制系統、信息傳輸系統等。設備配置的規范有利于系統提高實驗室的技術水平和檢測能力。然而,對于設備和設施配套,目前國內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移動實驗室相應的設備和設施大多是生產商根據用戶實際要求定制。這種實際情況迫切需要移動實驗室相關設施標準來保證移動實驗室相應的技術指標的安全可靠,從而保證實際檢測中所需的環境條件。
2.3 移動實驗室中儀器設備標準不能完全滿足需求
移動檢測技術中所使用的儀器設備要求具有抗震、防腐、體積、環境適應性等特性。但由于缺少移動實驗室儀器設備標準對其進行約束,目前在移動實驗室中所使用的大多儀器設備是參照現有常規實驗室儀器設備標準進行生產的。從而導致個別移動實驗室存在著儀器設備故障率高、實驗區潔凈度等級較低、空間較小等不足。這些無疑對移動檢測技術試驗過程的安全性和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構成了潛在的質疑,此種情況對于移動檢測技術的廣泛應用帶來負面危機。
2.4 移動檢測技術使用的方法標準應完善
目前,涉及食品、藥品、環境等多個領域的移動檢測技術都已經初步形成了部分產品的在線檢測檢驗方法。然而,這些尚未廣泛使用的方法之間缺少普遍性及通用性,部分檢測方法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制定移動實驗室用校準、溯源、操作規程等方法類檢驗標準,對于移動實驗室在檢測領域的廣泛應用同樣迫切需要。
2.5 移動檢測技術認證體系尚需完善
國內移動檢測技術剛剛起步,在檢測工作實施中相關標準和認證認可評價體系尚未健全,檢測結果的評價體系還未開展,檢測結果的有效性無法得到充分論證。由于采用國家標準檢測方法項目少,所出具檢測報告不具有法定效力等原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移動檢測技術的應用推廣。
移動實驗室具有移動靈活、快速反應、安全可靠、經濟實用等特點,在各個領域發揮著其特有的優勢并逐步為人們所接受。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公共安全的需要,以快速檢測技術為支撐的移動實驗室在突發緊急事件處理和為檢測機構提供數據等領域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樹立移動檢測技術良好服務形象,增強法定移動實驗室快速檢測機構在檢測產業中的知名度及客戶信任度,拓展其在傳統檢測產業中的市場份額,是今后移動實驗室檢測市場發展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王嘉濱.淺談移動實驗室現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13(1)
[2]蔣士強.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現狀及快速檢測技術的未來.食品安全導刊,2009(6)
[3]孫立榮,劉賢金.食品安全移動實驗室規范化探討.江蘇農業科學,2008(5)
[4]張素霞.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研究.中國食物與營養,2008(2)
[5]解立斌,黃建,霍軍生.食品快速檢測技術應用進展.國外醫學衛生學分冊,2007(3)
作者簡介
張春野,武漢理工大學產業經濟學博士, 工程師,現任沈陽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副院長。從事檢驗與標準化研究6年,涉及家具、建材、能源及食品等專業。檢驗與研究方向主要為移動檢測設備與環境研究,曾參與國家認監委公益項目子課題“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戰略發展研究”,參與創建全國移動實驗室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并參與起草了10項移動實驗室相關國家標準,組織并參與應用于“十二運”兩臺車載移動實驗室的設計及調試工作。
(責任編輯:張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