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么牛
“全科門診是什么?”記者在準備這期6周年回顧報道時向身邊的幾位朋友提出這個問題,除了一位學醫的朋友外,其他人都搖頭表示“搞不清楚”。現在尚且如此,在3年前四川第一個全科醫學中心成立時,知道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成都女報》在全科醫學中心成立時,就對這種在國內還較為新鮮的醫療診斷形式很感興趣,于是決定擔當“小百科”的角色,派出記者實地體驗,圖文并茂地地向讀者介紹了全科門診的問診過程、診斷方式和診斷范圍,讓成都人民跟上醫學潮流地去看病。
在2012年的報道中,我們將“全科門診在中國剛剛起步”“成都市最終注冊成為全科醫生的人數不足百人”等現狀一一展示給了讀者。為了讓讀者全面了解全科門診,記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全科醫學中心掛了號,一步步體驗診斷過程,同時以圖片故事的形式展示了全科醫生的工作過程和全科醫學中心的全貌。記者采訪了全科醫學中心主任醫師李健,通過專家之口講述了全科醫學在國內外的情況、全科醫生的職能和特點等專業知識,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地體驗了一次全科門診。
如今才知道
兩年多過去了,全科門診在成都的發展情況如何?記者日前回訪時了解到,除四川省人民醫院外,目前華西醫院.解放軍第四五二醫院也開設了全科門診,盡管目前全科門診還未成為各大醫院的常設科室,但這種診療形式已為越來越多的成都人知曉。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全科醫療中心了解到,在工作日前往該院全科中心就診的患者非常多,特別是周二、周四上午主任醫師李健坐診的時候,周末就診的人相對少一些。另外,前往全科醫療中心就診的患者普遍反饋較好,“感覺很方便”。
其實,全科醫療模式的推廣一直在進行。2013年11月19日,華西醫院與成都市武侯區、新津縣、大邑縣共同簽訂了基層全科醫生能力培訓和實踐基地合作協議,促進基層全科醫生隊伍的發展。2014年7月,成都市政府辦公廳公布了《成都市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實施方案》,該方案提出:“到2015年,基本實現每1萬名居民有3名全科醫生的目標。”同年8月,成都市政府又出臺《成都市全科醫生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改革試點工作方案》。3個月之后,8名來自基層診所等民營醫療機構的醫生在華西醫院完成了為期一年的全科能力培訓,成為首批從“華西一民營醫療機構基層醫師全科能力培訓班”畢業的基層醫生。該培訓采取一對一的培訓模式,參加培訓的醫生需要輪轉12個病房和22個不同科室的門診,接受全科培訓。
都江堰龍潭灣社區衛生服務二站的楊醫生在接受采訪時對記者表示:“我目前也在系統地了解全科醫生這個概念,希望能有機會參加專業培訓,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由此看來,全科門診和全科醫生的概念在成都雖然還沒有全面落地,仍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相關專業人士們也都在向著普及全科醫療的方向努力著。
我們這么牛
2009年,運動品牌李寧在北京首次舉辦了李寧“超級晚”夜跑活動;2011年,耐克也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舉辦了“Lunar Run(月光跑)”活動,聚集了相當的人氣。幾年間,夜跑逐漸變熱,成為了許多現代上班族的健身方式,這也讓我們對成都的“夜跑俠”產生了興趣。
與探尋成都本地夜跑運動相比,《大V都在跑》因為需要聯系到多位從事跑步健身活動的名人進行采訪,這期報道的難度就大得多了。盡管如此,記者最終還是獲得了與中央電視臺體育評論員于嘉、國際馬拉松冠軍吳敏、理想生活實驗室創始人吳詩源、著名馬拉松跑步推廣人田同生等跑步名人的對話機會。同時,我們更將跑步與成都女性緊密地聯系起來,采訪了成都本地愛好跑步的精英女性,讓她們現身說法:生活因奔跑而充實。
在2014年北京馬拉松、上海國際馬拉松熱力未退之時,我們又把目光放到了馬拉松賽事上,推出了一期名為《跑神“馬”》的報道。記者專程聯系上海國際馬拉松組委會和賽事公司,多角度解讀馬拉松賽事籌辦事宜,同時也采訪到成都市體育局,提前獲得了都江堰雙遺馬拉松比賽相關消息。在保持高度專業性的同時,本次報道也非常有看點:我們為讀者生動地展示了馬拉松賽事的“邊緣人”——裁判、領跑員等專業人士的“馬”上生活,從另一方面讓馬拉松在成都人眼中變得鮮活起來。
2012年,《成都女報》說:“美國一所大學的醫學保健專家表示,人體的最佳活動時間應是下午的6點至8點”“從今天開始,等到夜幕降臨跑起來”;2013年,《成都女報》說:微博大V都在跑,成都達人也在跑,你也可以預備——跑;2014年,關于跑步,《成都女報》說:馬拉松熱潮已來到,快去跑神“馬”!13年來,人們對于跑步的熱情一分未減,我們對健康生活的關注從未停止。
從簡單運動的方法竅門,到健身房里的健身趣事,從對網絡上健康傳聞的科學求證,到邀請專業人士指導跑步的正確知識和要點,我們持續傳遞著與健康相關的正能量,鼓勵身邊的人用更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更加充滿活力的人生。熱愛跑步的人們一直在跑著,《成都女報》也在不停向前奔跑著。
如今才知道
據《成都晚報》在2015年2月5日報道,運動社交軟件“咕咚”發布的《2014年中國跑步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國內跑者更喜歡夜跑:有57%的跑者集中在晚上8時-10時鍛煉,年齡段在24歲-35歲;成都夜跑一族占成都跑者總數的比例更高,達到了73.44%。看來,成都“夜跑俠”的隊伍正在逐年壯大。
再看看《白皮書》對國內跑步群體的綜合分析:白領是跑步運動的主力,企業高管、私營企業主、行政人員逐漸成為領跑者,并且越是發達地區,參與跑步的人越多。可見,領先的健康理念、穩定的事業基礎是近年來推動跑步熱潮的兩大因素。同時,在這些用戶中,男性跑者的身高集中在1.75米-1.80米,體重為60公斤-80公斤,年齡則為25歲-35歲;女性跑者的身高多為1.60米-1.65米,體重多為50公斤-60公斤,年齡為25歲-35歲。由此看來,喜愛跑步的人群普遍都擁有“黃金”好身材嘛!
在《跑神“馬”》專題中,成都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了2015年成都即將舉辦的都江堰雙遺馬拉松比賽,如今,該賽事已經完成了賽事報名和籌辦工作,4月18日就將開跑。據了解,本次雙遺馬拉松比賽全程馬拉松路線為:彩虹大道南段(起點)一都江堰大道一宣化門一南橋一飛沙堰一魚嘴一熊貓谷一建福宮(折返)一新山門廣場一青城山大道一彩虹大道一鳳凰體育場(終點);半程馬拉松的路線則是:彩虹大道南段(起點)一都江堰大道一宣化門一南橋一飛沙堰一魚嘴一鐵軍路一彩虹大道一鳳凰體育場(終點)。屆時,參與比賽的選手還能獲得免費游覽都江堰景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