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南大理蒼山,讓人感覺很舒服。剛開始爬到2800米的時候,身體有些反應,人晃晃悠悠的,但是很快便適應了。尤其是上到3200米之后,我發現了冷杉,這讓我很興奮。陽光灑下來,逆光,山底都是黑的,那種反差特別美。
到高山上,你能背的東西就自己背,不要麻煩別人,我喜歡這樣。我的主要行囊是專業相機,加起來有10千克;還有一個電腦,差不多得4千克;再加上其他的換洗衣服、食品、水……大概有6千克。
登山前負重練習是經常要做的,否則心臟血液循環跟不上,突然登山的話,可能出問題,甚至危及生命。多久做一次呢?至少20天一次,最好每半個月就負重走8個小時到12個小時。然后,每隔兩個月,就要去登一座5000米到6000米的山;每三四個月,就要去登一座7000米以上的山;每年則至少要登一座8000米以上的山。貴在堅持,要不斷保持這種狀態。
在登山的時候,登山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借助登山杖緩解雙腿的壓力。你用登山杖,就等于在雙腳之外增加了兩個支點。不用登山杖,年輕的時候或許沒有問題,但是到了一定年紀,因為新陳代謝比較慢,很容易肌肉抽筋。從蒼山山腳走到山頂,我身上穿的衣服已經濕透了,所以,在上到山頂的時候,就需要更換一件干凈的排汗衣。這是登雪山中保護自己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到了營地就換一件貼身的、干燥的排汗衣。
還有一件東西非常重要。登山的人隨身都會配備一個水壺。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用它來喝水的。因為這個水壺是半夜才用的,是尿壺。在野外晚上非常冷,所以這個尿壺就顯得很關鍵。有了它,就不必去外面撒尿了。我們會戴一個頭燈,兩節七號電池可以用五六十個小時。手表不要戴得太緊,因為身體負壓就會膨脹。也不要太松,像手鐲了。
登山的過程中,電腦要隨身攜帶。墨鏡要放在硬的眼鏡盒里,因為人隨時會缺氧暈倒,弄不好一屁股就坐上去了,軟的眼鏡盒容易被坐碎。保護脖子是非常重要的。晚上有點冷,戴上圍脖,脖子一護,風再刮也不怕。山上風大,擦鼻涕是免不了的。一般來講手套就當手絹用了,這并不雅觀,但是這個時候就不要不好意思了,手套設計的時候就有擦鼻涕的功能。
登山時人的因素很重要,一定要有一位好的“高山協作”。高山協作起的作用,一是向導,二是給你做后勤保障。所謂后勤保障,就是前期給你裝營地、做飯。高山向導還有助手,搭建向前路線中的路線繩,以保證你的安全。
登上蒼山山頂的時間是傍晚5點6分,6點開飯。營地風很大,離開帳篷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關門”,否則,就要被風吹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