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海枯食難

2015-04-29 00:00:00
中國科學探險 2015年3期

近年來,中國漁船頻頻被扣。明知中日、中韓、中越漁業協定已然生效,但漁民們還是要鋌而走險駕船前往,皆因中國近海已無魚可捕。

中國的海岸線早已不堪重負,過度捕撈、超標排放、圍海養殖、工業占海……

使得魚兒越來越少,魚苗難以長大,大海富庶的時代已漸漸遠去。

東海,曾經的世界四大漁場之一,77萬多平方公里,滬、浙、閩、臺4省市與之瀕臨。

這里延續了上千年的捕魚方式正面臨無魚可捕的窘迫。

農民失地有補償,漁民失海又將如何?該怎樣拯救漁業資源枯竭的危局?

過度捕撈魚量減少

近年來,中國東海漁場由于過度捕撈、環境污染,魚類資源日益枯竭,漁獲物結構已經發生變化:優質魚類逐漸消失,小雜魚比例上升,漁獲物低齡化、低質化、小型化,漁獲質量不斷下降。四大經濟魚類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的占總捕撈量比重也越來越低。

近海養殖竭澤而漁

福建東山一帶的近海海灣大都被這樣的水產養殖所占據。由于近海養殖區的水體流動較少,對有害物質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養殖區內肥料使用過多,水體內沉淀的有機物質極易造成富營養化,氮磷比重失衡,從而導致赤潮。這樣容易造成魚苗的死亡,就算是成活的也含有毒素,對人體有害。

近海無魚遠洋搏命

中國近海漁業資源枯竭后,大量漁民陷入無魚可捕的境地,不得不冒險到更遠的海域去。這艘遠洋漁船從舟山港啟航,行駛一天一夜后進入公海。船艙外海浪不時打上甲板,涌入船窗。隨著遠洋船一路向東,海水顏色越來越藍,風浪也越來越大;在大浪上顛簸時,船體搖擺的幅度會接近30度。

【無魚的序曲】開漁季卻收獲甚微

2014年9月開漁后,浙江象山的漁民出海捕魚卻收獲甚微。整個東海漁場都出現了相同的困境,由于長期處于過度捕撈狀態,漁船出海捕撈大小通吃,“趕盡殺絕”,直接導致了東海漁業資源的日趨衰退。

“啊——嗨——喲——!”

2014年9月19日,在浙江寧波象山石浦漁港海峽廣場,伴著粗獷有力的漁家號子聲,5位老漁民用漁船上最質樸的呼喊聲迎接從四面八方來旅游的客人。隨后,祈求漁民吉祥如意、風調雨順的馬燈舞表演走進客人的視線。緊接著,烤墨魚、海蜇、黃瓜等冷菜陸續上桌,千人海鮮宴正式拉開序幕。

“蝦美蟹肥,這里的海鮮好吃極了”,一位上海游客說,“每道菜我都拍下來傳到微信上,結果好多朋友都問我在哪吃的,想來嘗鮮。我就告訴他們,明年趕早吧,現在是訂不上了。”

臨海而坐,舉杯歡慶,膏紅味美的梭子蟹、透骨新鮮的東海魚,各種海鮮誘人的味道隨著海風四處飄散。品海鮮的同時,還有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歡騰的走馬燈、傳統的民俗踩街、獨特的銅人二胡、喜感十足的“小蘋果”舞蹈……放眼望去,處處洋溢著熱烈且祥和的氣氛。這就是第十七屆象山開漁節的活動現場。

象山石浦漁港是中國四大群眾漁港之一。石浦漁民素來有“三月三,踏沙灘”、“祭海”等習俗,其中“祭海”是漁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的一種儀式。現在國家實行“休漁期”。“休漁期”結束稱為“開漁”。當地政府和旅游部門將原來民間的“祭海”儀式組織成節慶活動,稱之為“開漁節”。每逢開漁節,原本帆檣林立、千舸錨泊的靜態海面瞬間機器轟響、汽笛長鳴、百舸齊發,碼頭人海涌動,鼓樂喧天,一派壯觀景象。

開漁節始于1998年。翌年,也就是第二屆開漁節之際,時任浙江省象山縣縣長王仁洲出席慶典,并誦讀海祭文章:“……浙東象山,緣海而邑。地浮瀛海,縱橫百里。海域廣袤,得天獨厚,遠古六千年,塔山入耕海牧漁。歷秦漢南朝,傳徐福弘景居蓬萊千百年來,先民勤樸,后昆淳良,張銀網而罟海錯,奮鐵臂以創錦繡。佑平安媽祖魚師傳顯徽,靖海氛譚使戚軍逞神威。世世代代,伴海而生,視海為母,敬海為神、發憤圖強,庶幾海邑建樂園……今開漁慶典又屆,海內賓客偕至,萬民空巷云集。船隊列列,龍旗獵獵,征鼓陣陣,待等令下,千輪競發,馳騁海疆,猗歟偉哉!”

16年之后的今天,“千輪競發,馳騁海疆”之勝況依然猶見于媒體的報道中。2014年9月16日,浙江寧波象山石浦港上千條漁船同時出港,“東海潮涌,千帆競發,漁民喜迎開漁節……”當天,無數媒體以此為標題來形容開漁節的壯觀景象。這樣的大場面不僅在寧波,也在舟山,在臺州,在溫州;這樣的激揚文字,出現在東海乃至中國沿海各個港口的開漁季。千帆競發,真的能喜迎收獲嗎?

半個月后,石浦第一批出港的漁船回來了。“船老大”們沒有如媒體所描述的那般喜慶,相反,他們個個愁容滿面——“魚太少了”。少到什么地步?漁民羅勝概的捕撈日志中就有這樣一串數字:10個小時,用直徑70米、周長1000米的網不停在海上橫掃35海里,捕撈的魚只值一兩千元。

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出現在浙江海域。中國著名漁業專家、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仲霞銘說,舟山、寧波、溫州……整個東海漁場都出現了相同的困境。“人與自然,戚戚攸關。陸與海洋,脈脈依偎……然大海廣舍無度,必危及人類自己。納百川可不竭,節細源使永遠。”前面提到的那篇海祭文章中這樣說道。

東海,沿著中國大陸的海岸線,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與黃海毗鄰,南至廣東省南澳島同南海為界,瀕臨中國的滬、浙、閩、臺4省市,面積77萬多平方公里。在中國四大海中,東海的捕撈量最大,遠遠高于其它3個海區。東海的漁業捕撈涉及四個省和直轄市,大多數集中在浙江省和福建省,少數在上海和江蘇。浙江的海洋漁業捕撈量居全國各省市首位,在浙江若干重點漁業縣中,捕撈量前五位依次為象山、普陀、溫嶺、岱山、嵊泗。

據科研部門估測,浙江漁業資源年蘊藏量為400萬噸左右,年最大持續可捕量約200萬噸。近5年來,平均捕撈量為308萬噸,超出最大可捕量的54%。海洋漁業資源長期處于過度捕撈狀態,加上漁具漁法不科學發展,漁船出海捕撈大小通吃,“趕盡殺絕”,直接導致了東海資源的日趨衰退。

浙江每年東海漁場幼體資源總捕撈量約20萬噸。一網捕獲四五噸帶魚,數目竟有50萬尾之多,因為99%以上是10克左右的帶魚絲。假如等其平均長到100克,同樣的一網就能有50噸的產量。據統計,僅2013年一年,浙江的帶魚產量就銳減了40%。市民喜愛的小黃魚最高年齡能到20齡,以前捕撈的多是5齡魚,而現在捕獲的平均不到1齡。這些都表明,東海漁業資源正在加劇衰減,“東海無魚”并非危言聳聽。

石浦漁港蓄勢待發

浙江象山的石浦漁港兼漁港、商港之利,可泊萬艘漁船,行萬噸海輪,是中國四大漁港之一,有著600多年的漁業捕撈交易歷史。石浦港北連舟山漁場,位于大目洋、漁山、貓頭洋等國內主要漁區中心,歷來是東海漁場的主要漁貨交易市場。夏季休漁期即將結束,寂靜了3個月的港口開始變得躁動。

【遠去的漁村】資源耗盡無奈逃離

近海無魚的現狀,使漁民生存空間日益被壓縮。他們開始合資造大船,去更遠的海域。這看似是受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法則驅使,追隨魚群去過更好的日子,但那只是一種表象,實質是資源耗盡后無奈的逃離。

由于資源枯竭以及漁業往大型化發展,以大型漁船為主,浙江許多地區的傳統漁村由于無法提供容納大漁船的港口,或者是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原因,村民逐漸轉移到大的漁港(漁業鎮等),因此,許多傳統的漁村人口逐漸變少,且村里以老年人居多,甚至出現了一些“空村”。

在浙江東面、舟山漁場中心位置,有山名曰嵊山,所在島名曰嵊山島。從舟山坐客輪到島上,根據風向、潮水的不同約在5到6小時之間,再往東去2小時就是公海了。島上的陸域面積雖然只有4.22平方公里,但海岸線總長卻有19.26公里,這里的常住居民約1.1萬人,在這個漁港重鎮中,有95%以上的人從事著與海洋捕撈有關的工作。

嵊山島東北面,面向大海的山坡上有一個寂靜的村莊——后頭灣村,面朝大海,卻人去樓空。自海遙望,廢棄的房屋爬滿了綠色植物,曲徑通幽,門徑荒蕪。曾經的后頭灣有3個村,分別是城子村、中心村和東方村,居住人口最多時曾有一千多人。此處原本是嵊山鎮居民居住的主要區域之一。

83歲的陳奶奶還留守在山上的一座小廟中。站在廟宇前俯覽村落,滿目都是高高低低的樓群,綿亙著斑斑駁駁的石墻,密布著蓊蓊郁郁的青藤。破碎的門窗、雜亂的沙發、溢水的破缸,在這些荒涼的元素中,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這里曾有的繁華。老人回憶,上世紀50年代,后頭灣曾是當地最富裕的漁村。這里的漁業資源極其豐富,小漁船走不了多遠就能滿載而歸。1967年開始,村里有人開始造起樓房,隨后一幢幢樓房都造起來,一幢比一幢高,一幢比一幢豪華。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然而,僅僅20年的好時光,當地漁民就發現,別說是在家門前的海灣,就是船再走出去兩小時,魚也越來越少。于是,后頭灣的漁民開始合資造大船,去更遠的海域去遠洋捕撈……

隨著漁船規模的不斷擴大,后頭灣的碼頭已經不能滿足本地漁船的停泊需要,漁需物資的補給都只能到山那一頭的箱子岙碼頭去進行了。看似是船越造越大,越來越現代化;看似是為了生產需要,一些漁民開始漸漸遷出后頭灣;看似是因為交通不便,漁民的生活越來越好,開始去鎮中心生活了……1995年,隨著后頭灣小學的撤離,這里的村子冷清下來。

“看似是受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法則驅使,漁民們追隨魚群去過更好的日子了,但是那只是一種表象,實質是資源耗盡后人們無奈的逃離。”當地一位從事海洋資源研究的專家一語直擊要害。

舟山漁場曾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但我們在近年來的走訪中不止一次聽當地人這樣說:“舟山近海漁場無魚,歷史上最高年產量曾經超過十萬噸的魚種有16種,如今只剩下8種……”,四大經濟魚類(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占總捕撈量的比重越來越低,1952年時占47.8%,到1983年的39.9%,再到1991年的27.5%,而2013年最新的統計數據僅為18.5%。

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十幾年的監測顯示,2010~2013年東海漁業資源中低值魚蝦蟹與經濟魚類的捕撈比例是7∶3,而在10年前,情況完全相反。傳統的東海四大經濟魚類中,黃魚、小黃魚、墨魚早年就因濫捕瀕臨滅絕,唯一剩下的也是繁殖能力最強的帶魚,近兩年也遭遇同樣的噩運。據專業人士估計,僅2013年一年,東海帶魚的產量就銳減了40%。

近海無魚的現狀,已經使漁民的生存空間日益被壓縮。國人海鮮消費的強大拉動力,破壞了海洋資源的再生能力。首先,海洋污染日益惡化。各沿海城市工業排污入海,GDP為主導而忽視環境保護,導致漁業資源進一步衰竭。其次,柴油、勞動力、生產物資等成本上漲,更是讓船主雪上加霜。

此外,港口、通訊等沿海工業的推進也大量侵占漁民賴以生存的海域。目前,整個舟山漁場管線密布、航線縱橫,漁場中40%的海域受到了限制。近年來,我國與鄰國實施漁業劃界,讓漁民失去了大片作業漁場。中日、中韓漁業協定的相繼生效,僅舟山一地,受此影響的生產漁船就近5000多艘,涉及漁民2萬多人。

“當年是搬離后頭灣,如此持續下去,以后就是遷離嵊山……”,再看如今的嵊山鎮,中學已經遷出,孩子們讀完小學就得出島去求學;原有的銀行駐點機構已經撤離;現在這里正在發展旅游業,當年的漁民已經上岸開起了家庭旅館。

魚捕完了捕蝦,蝦捕完了,東海還剩下什么?當地一位干部這樣介紹未來的打算:“百年漁場是嵊山獨有的文化資源,一期打算在箱子岙打造一個百年漁場陳列館,二期打算在后頭灣建造大規模的百年漁場展示廳……”難道不久的將來,曾經餐桌上的美味,我們就只能在博物館里一睹真容了嗎?

齊心協力抬船出海

福建漳州市東山縣南嶼島上有群老人,他們年齡在50到82歲之間,從春節后到中秋之間,每天傍晚都會來到海邊,用一種福建沿海一帶傳承千年的“拉山網”方式捕魚,整個捕撈過程沒有任何機械化工具,哪怕行船也靠人力。每天下午,他們都會齊心協力抬著小木舟前往大海,做捕魚前的準備。

拉起山網揀收漁獲

老人們采用傳統的“拉山網”進行作業,靠一條船把長約500米的繩和網帶到海上,然后岸上的人要分成兩隊,分別拉起網索同步進行。拉網中,每個人相隔約三、五步的距離,左右錯落分開。漁民的身體向后傾斜著,艱難地倒步而行,走到隊尾的人每走一段便要換到人群的最前面拉網,如此反復。

【老人與大海】堅守傳統捕魚方式

福建漳州東山縣的南嶼島上生活著一群老人,從小就在這片海灘上捕魚為生。他們采用“拉山網”進行捕魚,這是一種傳承了上千年的捕魚方式。整個捕撈過程沒有任何機械化的工具,哪怕行船也靠人力。

與嵊山島同臨東海,福建漳州市東山縣有座海島名曰南嶼。白天,在海岸線行走,抬頭就可以隨時看到遠處的地平線;晚上這里沒有霓虹閃爍,漆黑的夜里可以安靜地聽著海濤拍岸的聲音。這里的人眼眸純凈,來了就熱情地和你打招呼,哪怕你聽不懂閩南話,從動作上就能明白,他請你坐下來喝杯茶。

這島上生活著一群老人,他們的年齡在50到82歲之間。老人們說,從他們小時候記事起,就開始在這片海灘上以捕魚為生,這是從他們父輩們那傳承下來的謀生方式。從春節后到中秋這段時間,他們采用的捕撈方法叫“拉山網”。這在福建沿海一帶是一種已經傳承了上千年的捕魚方式。整個捕撈過程沒有任何機械化的工具,哪怕行船也靠人力。

拉山網是根據潮水和漁汛來作業的,往往都是從黃昏開始,到深夜11點結束。先靠一條船把長約500米的繩和網帶到海上,然后岸上的人要分成兩隊,一隊拉一條網索,兩邊同步進行。拉網中,每個人相隔約三、五步的距離,左右錯落分開。老漁民的身體向后傾斜著,艱難地倒步而行,走到隊尾的人每走一段便要換到人群的最前面拉網,如此反復。撒入大海的漁網受海潮的阻力和進魚的重量,變得很沉,老人們拉網如纖夫拉船一般吃力。

陳懷明,68歲,被老人們叫做老板,因為船和漁網是他買的,雖然這些東西總價還不過萬元,但已經使用20多年了。陳老板對每次漁獲的分配十分公平,大家都信任他。他會根據每人的分工不同,按勞分配。這個團隊一共20人,2人負責在菜場賣魚,1人負責住在海邊的小屋中看守漁船漁網以及魚獲分類,5人劃船,剩下的人在岸上拉網。

老人們根據每天賣掉的漁獲分錢,大多數日子能分到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一年中只有那么兩三天可以分到百元以上。“既然賺不到什么錢,為什么還要組織大家來拉網?”“都是老兄弟了,大家習慣這樣生活。錢嘛,多就多點,少就少點,這船也沒有柴油費,就是花點力氣。”陳老板邊說邊做著手上的活。

黃柴喊,82歲,是團隊中年齡最大的老人,他從15歲就開始在海灘上拉網了。他說年輕時,這一帶拉山網的人很多,那時候魚多啊!這周圍隨便哪個海灘,一網下去往上拉都拖不動。少的時候也有10多擔(一擔約50斤),多的時候有上萬斤。“現在不行啦,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沒魚了……”

雷武列,79歲,很壯實,15歲就開始做船工了。他現在還在拉山網中負責劃船這個重體力活。他說:“5年前這片海灘上還有30多條船在拉山網的,現在只剩我們一條了。不過,周圍能這樣拉網的沙灘也不多了,全都是網箱養殖和岸邊養殖埋下的水管,根本下不去網。”

賴東海,是這個團隊中唯一一個不到50歲的“年輕人”,43歲的他是今年才加入的。他白天在菜場賣肉,晚上來兼職。第一次見到他,陳老板正在給他發前一天的工資“35元5角”。他說來拉網倒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喜歡和這群老人相處。“簡單、干凈……你看我們都穿得破破爛爛,甚至一身的魚腥味,你應該知道,我指的干凈是什么。”這個曾在旅游城市廈門打過工的中年男人,不知是經歷了一些什么樣的事情,讓他有了這樣的想法。

下午4點半過后,老人們陸續從家中過來,坐在海灘邊的窩棚下。有的喝茶聊天;有的打牌賭香煙;有的在逗流浪狗玩;有的則會去海灘上撿垃圾,比如一些破木頭或者大的泡沫塑料。老人說,海岸上出現這些東西感覺太臟了,他看著難受,再說有些垃圾整理一下可以再用,或者賣點錢。

天色漸漸暗下來,他們開始整理工具,然后眾人抬船下海。一個小時后,第一網上來,當漁網逐漸露出水面,周圍的看客們騷動起來。船老板陳懷明只用了5分鐘就整理完了魚獲,還填不滿筐底。又一個小時后,第二網上來,其中有一條大魚,大家都很高興,有看客當場花了150元把魚買走了。剩下的小魚,他整理了一下,湊滿了半筐。第三網上來,陳老板趕緊用冰塊把魚包好,騎上電動車送去菜場,那里有2個負責賣魚的老伙伴在等著接手。

晚上11點,最后一網魚拉上來后,問陳老板,“今天收獲算好嗎?”“不好!”“為什么?前面不是還有條大魚嗎?”“那些小魚都只能當飼料加工用的,一塊錢一斤。今天的錢粗算算每人分不到15塊錢,你說好嗎?”陳老板急匆匆又把魚送去了漁市場。

拉網的老人們慢悠悠收拾好工具,各自領到前一天漁獲的分成,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的錢,疊好放進口袋,從他們的表情里一點都看不出對于分成的態度。依舊如下午來時那樣,笑呵呵地散去。

絕戶網里趕盡殺絕

“絕戶網”是指那些網眼極小,往往都在一兩厘米左右的漁網。這種漁網入水后會越沉越深,形成一條直線,像掃帚一般隨著漁船的移動而“掃蕩”所經過的海域,將大魚小魚一網打盡。長期使用這種漁網捕撈,對漁業資源的破壞是毀滅性的。

【怒海中謀生】遠洋捕撈入不敷出

東海開漁后,船長羅勝概駕漁船從浙江石浦港出發,共出海4趟,作業31天。航程約6700海里,捕魚102噸,獲利約29萬元。但扣去航行柴油費26.3萬,人工工資8.5萬,還沒算其他費用,這個月就已經虧了5.8萬。

東海開漁后,從2014年9月16日到10月25日,船長羅勝概駕漁船從浙江石浦港出發,共出海4趟,作業31天。航程約6700海里,捕魚102噸,獲利約29萬元。但他粗粗一算,扣去航行柴油費26.3萬,人工工資8.5萬,還沒算其他費用,這一個月就已經虧了5.8萬。

在卸漁獲的碼頭上,羅勝概夾在船員中一邊搬運,一邊不停地催著工人們“快點,快點……”他要趁著這幾日風平浪靜,趕下一個航程,多下幾網。

今年45歲的羅勝概,已從事遠洋捕撈26年。從機電技校畢業后,他就上漁船跟著船老大學開船。31歲那年,東借西湊,花了10多萬從別人手中買下了一條二手船。前年,他又用家中的房產做抵押,貸款與大哥合股換成了現在這條270噸的大鐵船。“現在出去,真是生意太差了!如果沒有柴油補貼,去年就已經撐不下去了。”半小時里,他的腳下已經多了7根煙頭,一轉身,他又點上了一支。在碼頭的路燈下,煙頭一熄一亮,然后就是沉默……

中國東海的漁民真的已經到了無魚可捕的地步嗎?明知中日、中韓漁業協定已生效,中國漁船頻頻被扣,為何還有中國漁船冒險前往?2014年10月13日,帶著這些疑問,我登上了羅船長的漁船,隨船出海。

10月14日凌晨,船向東南方向行駛了6小時后,開始下網作業。15日,經過一天的觀察,弄明白了單拖漁船的作業方式。羅勝概的船算尾拖漁船,它在船尾進行拖網和起、放網。網口寬約8米,靠兩塊鋼鐵網板沉入海底并張開網口,船拉著大網行駛約7小時后起網,再分撿漁獲。

10月16日上午三個小時,羅船長一直在用對講機與附近正在作業其他船通話。他說,出來的這三天“生意很差,很著急”,所以在詢問其他船只“生意如何?”,以此來判斷哪個地方有魚群,他要趕到那個地方去作業。

10月17日,收獲還不錯,羅船長明顯心情好了很多。“帶魚、馬鮫、大紅蝦、小黃魚、烏賊……”分揀魚獲時,漁工們努力在其中扒出有價值的經濟類魚,但眼前讓我吃驚的是,這其中有一大半以上都是不到2公分長的小魚。負責甲板工作的陳大副說,這些被稱作飼料魚。

陳大副已經在漁船上工作了20多年,“早十年前,這些魚都是不要的,或者,因為作業的漁網網孔比較大,這些魚也不會被拉上來。但現在,飼料魚也是重要的收入之一。雖然大家都知道其中有經濟類魚的魚苗,但還得撈,我不撈,別人也一樣在撈呀,不撈就肯定虧本。”

10月18日,羅船長決定換個海域作業。往年,每次發現到魚群聚集地,都可以作業三四天,“現在不行了,一旦有魚,大家都會在對講機中相互通知,馬上會有上百條船聚攏,不用一天,這兒馬上就撈不到什么東西了。”

在駕駛艙,羅船長算了一筆帳:正常航行作業,船只油耗每天8500元;8個人的工資平攤到每天為2500元;保鮮冰每天為500元,還有每年上繳的各種費用以及船只的保養,每天約1500元。這樣,每天的成本就是13000元。目前,每網的漁獲平均在2000元到5000元,一天三網。這樣下來能保成本就是萬幸了。這幾年,每年國家都有柴油補貼給船主,以船只登記時馬力大小發放,去年,羅勝概領到柴補是35萬元。他說,要拿到這個補貼是有前提的,船只每年必須作業時間達到規定的天數。“如果沒有這個補貼,就要喝西北風啦”,羅船長說。

10月20日,船上收到天氣預報,有冷空氣交匯,明天海上會起10級左右大風。羅船長在猶豫要不要回港避風?他算了下這幾天的漁獲量,如果現在就回去,這趟又白跑了。不回去,關掉發動機省下油耗,在海上拋錨休息一天,10級風,這條船應該可以抵住。

10月21日,起了大風,大家把船艙門緊閉,在各自的鋪位里相互閑聊著。據羅船長回憶,捕獲量最多的時間段是85年前后,那時船只機械化程度剛剛提高。捕獲量最好的區域現在已歸韓國了。他10年前去過,5天就能把船裝滿返航。后來上面來通知,那地方不讓再去了。捕獲價值最高的是大黃魚,一條10多斤的大黃魚賣了1萬多元,他清楚地記得那是1997年。那之后就再也沒見過這么大的大黃魚了。

10月25日半夜,船只返航。在石浦水產城中,販子們為了收到好的貨色,在市場中搭床鋪,連夜守候返航的漁船。但這里魚的收購價與我們在超市中看到的海鮮銷售價卻相差甚遠。羅船長漁獲的成交價:大帶魚2.5元/斤;小帶魚1.1元/斤;馬鮫0.9元/斤;大紅蝦6.5元/斤;小黃魚1.8元/斤;烏賊5元/斤;雜魚0.6元/斤;飼料魚0.65元/斤。羅船長本次航程歷時13天,成本169000元,最后的漁獲賣了177000元。

起網過后分揀漁獲

遠洋拖網船每次起網后,都要在甲板上清理漁獲。大個的有價值的經濟魚類會挑選出來,一些小魚就賣給養殖場做飼料。船上的陳大副說:“現在飼料魚成了重要收入之一。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樣會誤捕經濟類魚的魚苗,但你不撈別人一樣在撈,不撈就肯定虧本。”

遠洋中釣取金槍魚

我國近海漁業資源日益枯竭,沿海漁民和捕撈公司不得不到更遠的公海區域另辟生路。用“延繩釣”捕獲金槍魚是最受漁商瘋狂追捧的牟利方式。船員們每天的主要作業就是放線和收線釣取金槍魚。每天大約可以收獲上百條金槍魚,小的約20公斤左右,大的要達到70公斤以上。

【負重海岸線】漁民失海命運堪憂

千百年來,農民靠山吃山,漁民靠海吃海。當有一天,農民失去了土地,還有補償款。但當漁民曾經捕魚的海被大面積壓縮后,又何來補償?如何有效保護、利用海岸線已經成為中國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課題。

福建漳州市東山縣宮前村的港口,漁民黃友順還在通過“討小海”糊口。每天清晨4點,他就帶著老婆一起出港,趕在漲潮之前沿海岸下網,下午等退潮之后拉網收魚。他說靠著這種捕魚方式,先后把兩個孩子供到了大學。“現在討小海真是到頭了。這一天撈到的魚還賣不到100元。”這些絲網作業的小船大多沒有捕撈證,也沒有休漁期。黃友順說想換條大船,可光船的造價就要上百萬。

黃友順一邊收拾漁具,一邊接著電話,電話那頭是相約來看船的買主。這位打了32年魚的漁民,打算做完這一季就把自己的小船賣了,去尋找其他的生計。具體做什么他也沒想好,眼前的這個海灣已經很難讓一家人的生活繼續。

為什么黃友順們打不到魚了呢?因為中國的海岸線早已不堪重負。海岸線是陸地與海洋的交界線,一般分為島嶼海岸線和大陸海岸線。中國海岸線總長度達3.2萬公里,是發展優良港口的先天條件。出于經濟發展的需要,一些沿海城市不竭余力地開發海岸線,將自然海岸線人工化,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圍海造地。

當然,改變近海生態,讓海岸線不堪重負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多人首先把矛頭指向了掠奪式的過度捕撈;其次才是圍海養殖、圍海工業;還有通向大海的河流超標排放等問題。

在黃友順所處的福建漳州,大片的工業園區圍海而建;大片的沙灘和海岸線上搭建著養殖場,一眼望去可以延綿長達幾十公里;數千條白色的PVC水管伸向大海,抽取著養殖用的海水,再將不經任何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回大海,不少排放口還散發著一股腐臭味。

從事中國海洋環保研究多年的專家周薇看到這場景直接說,“這樣大規模的養殖對海洋生態的打擊將會是毀滅性的,小規模分散性的養殖不但可以緩解人們對海產品的需求,也可以讓野生物種休養生息。但這樣的規模,可直接導致海水無法循環自凈,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赤潮頻發。”

本來漁民捕撈可以放過的小魚小蝦,現在也有了出路,他們可以加工成飼料賣給養殖場。我曾跟隨一條小圍網船出海,撈上來的全都是不到食指粗的小魚苗。捕回岸上后被飼料廠以一元一斤的價格買走,而船老大的收獲也僅夠柴油錢。

與漳州情況類似的還有很多,例如浙江海鹽東港村。它位于海鹽縣東南沿海,東臨乍浦港,南瀕杭洲灣,滬杭公路貫穿全村,雖然老人們習慣把門前的這條大河稱做江,但在地圖上這里被標注為杭州灣——這是錢塘江的入海口,頭頂的是跨海大橋,這條江里的水也是咸的,所以,這條大江的準確定義應該是海。

但這里的海,與我們在電影電視或者在旅行風光片中看到的海不一樣,它就像一汪被攪混的泥湯水,一望無際。天空也總是灰蒙蒙的,站在海邊,如果吹的是東北風,那你就會明顯聞到一股刺鼻的工業原料味。那風是經過了東面不到一公里的化工工業園區后吹到這里。

東港村有965戶人家。據村民方海平說,村里人原先一直以捕撈和養殖為業。最早時,他們與其他地方的漁民一樣,每天開著船出去,撒網收網,然后拿著漁獲去市場賣錢;但從2000年后,這里就發生了變化。

65歲的鄭福根說,他駕船捕魚已經四十多年,等過了今年也打算把船賣掉不干了。“一來,可能是現在的水真是越來越臟,魚兒都不愿意游到這里來了,也有可能是前些年捕得太狠了,那時每天上千條鰻苗是常有的事,現在每天的收獲有時連支付油費都不夠。你瞧,我們這些船上還有年輕人嗎?他們都去了工廠了,只有老人還在做。”“二來,海邊的房子也隨著村里的土地被工業園征用了。本來還想為了拆遷的價格再去談談,現在每天聞著臭味實在受不了,想想還是快點搬走吧。再待下去命都少活幾年的,算了,另謀出路吧。”

其實,對于近海海岸線的過度開發而導致的嚴重后果,并非沒有前車之鑒。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陷入發展空間狹小困境的日本,開始大規模填海造陸,在獲得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埋下了巨大隱患。自1945年到1978年,日本全國沿海灘涂減少了約390平方公里。很多靠近陸地的海域里已經沒有了生物活動,海水自凈能力減弱,赤潮泛濫,日本漁業遭受重大損失。為此,日本曾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拆除人工海岸線,復原自然面貌。

千百年來,農民靠山吃山,漁民靠海吃海。當有一天,農民失去了土地,還有土地補償款。但當漁民曾經捕魚的海被大面積壓縮后,他們何來補償?對于正在加速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中國,如何有效保護、利用海岸線已經成為發展海洋經濟的同時必須解決的課題。

養殖污水排向大海

福建東山澳角漁港到親營村,一段10公里的鄉道緊貼海邊,一路上養殖場一家緊接著一家,數千條白色水管穿過沙灘伸向大海,抽取養殖用的海水,再把不做任何處理的廢水排回大海,排放口散發著腐臭味。海洋環保專家周薇說:“這種沿海大規模養殖,是一類看不見的生物性污染。”

【出路在何方】如何拯救漁業資源

如何緩解漁業資源枯竭的危局?首先是培養公民熱愛海洋的意識,徹底解決近海環境的污染問題;其次是加大依法監管力度,讓漁民自覺做到“手下留情”,給海洋生物以良好的生存空間和休養生息的機會。

浙江臺州老城區的巖頭村,曾經被譽為東海之濱的魚米之鄉,人們以收購、交易漁獲為生,如今發展成醫藥化工“重鎮”;福建漳浦縣的古雷鎮,曾經的大漁港,如今已是一片巨大的化工園區;福建云霄縣的后坑埔村的海灣已被大片養殖業占據,小漁船無處下網,只能換大船去更遠的海洋……漁村逝去。漁民們呢?要么老去,要么轉行。

福建東山銅陵鎮50歲的漁民李大元從事捕撈30年,以前自己有船,后來賣了,現在侄子的漁船上做大副。“還是打打工,穩定些吧。” 李大元說,做大副起碼可以保證每月有八九千元的收入;做船長,成本高,加上近年柴油、勞動力、生產物資等成本上漲,更是讓他們雪上加霜。

浙江寧波鶴浦的盧生志、盧生蓋兩兄弟從事捕撈22年,弟弟帶著哥哥大型拖網船出海,2014年“開漁一個月,出海作業四趟,虧本近6萬,如果沒有柴油補貼,根本支撐不下去”。

中國近海環境污染、圍海造地,再加上近年來我國與鄰國實施漁業劃界,讓漁民失去了大片作業漁場;各種沿海的工業園區在不斷擴張,漁民正在失海。這些,迫使一些漁民不得不改行,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漁民選擇遠洋捕魚。這是中國漁業發展的趨勢使然,也是近海漁業資源枯竭背景下的無奈選擇。

遠洋捕魚必須按照國際海洋法,嚴格控制漁船的作業區域。根據相關國際法規,距離國家海岸200海里以內的水域是專屬經濟區,其他國家漁船不得進入捕撈,而200海里以外的公海就可以隨意捕撈作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漁民到太平洋公海捕魚,目標多是金槍魚及其他海洋魚類。遠洋捕魚收益較高,以金槍魚為例,通常每公斤售價400至1200元,部位不同,價格不同,最昂貴的是超低溫藍鰭金槍魚,大腹部位的魚肉可以賣到1600元/公斤,冰鮮的藍鰭金槍魚大腹肉甚至可以賣到2500元/公斤。

然而,遠洋捕魚并不是誰都可以做。60馬力以下的木船一般無法到達遠海,只能是大馬力的“鐵殼船”。這種船大都在450馬力以上,每艘載重量達70噸,船上配備雷達、單邊電臺、探魚儀、對講機、導航儀等先進設備,價格在200萬元以上,加上油費、人力等成本,以千萬元計,這是一般漁民所無法承受的。

除去經濟成本,遠洋捕魚時間成本較高,船員通常要在海上作業半年以上,有的甚至長達兩年,且常伴隨著種種不確定因素。船員們經常面臨危險,3米高的大浪足以讓人體會到什么叫命懸一線;蒼茫的大海上,呼嘯的海風夾雜在孤單的馬達轟鳴聲中,聽起來格外恐怖;浪潮兇涌之際,海浪一聲聲打在甲板、船身、甚至船頂上,海水傾泄而下,涌進船員們的房間。遠洋捕魚,不啻于“遠洋搏命”!

面對日益嚴峻的近海形勢,中國政府及民間也在積極尋求應對措施。

近年來,無船名號、無船舶證書、無船籍港的“三無”涉漁船舶猖獗是東海漁業資源衰退的重要原因。據海洋漁業部門統計,浙江省僅12米以上的較大“三無”漁船就有2000多艘,加上很多漁民家庭經營的“三無”小漁船,總數在1.2萬艘左右。為維護漁業生產秩序,浙江省加大“三無”漁船打擊力度,所查處、拆解非法船只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僅2013年上半年,浙江海洋與漁業局就在臺州溫嶺、溫州樂清、寧波象山拆解“三無”漁船90余艘,查扣109艘非法捕撈漁船,其中有9名船主因暴力抗法被刑事拘留。

同時,為了恢復漁業資源、修復海洋生態環境,浙江省僅在2012年就向東海增殖放流大黃魚、真鯛、黑鯛、烏賊和梭子蟹等品種,總計600萬尾(只)。

在民間,對于身處一線的“船老大”來說,保護漁業資源已成為一種自覺行為。2013年,臺州實施休漁計劃的同時,來自漁區的200多名“船老大”聯名寫信,強烈建議延長休漁期。漁民們說:“每年燈光圍網禁漁期定在5月—7月有些不妥。因4月份捕撈上來的青、黃占魚才一點點大,而8月出海捕獲的魚類也是如此。”鑒于此,漁民愿意放棄更多的捕魚時間,希望提前或延長休漁期。

到底該由誰來拯救東海的漁業資源?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旁觀者。培養公民熱愛海洋的意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必須加大依法監管力度,對狂捕濫撈者予以嚴厲的懲處,讓漁民自覺做到“手下留情”,給海洋生物以良好的生存空間和休養生息的機會。

面對日益泛濫的海洋污染,想要徹底解決海洋環境的污染問題,首先要截斷陸地污染源。雖說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短時間內恐怕很難明顯奏效,但唯有真正行動起來,才能亡羊補牢,逐步緩解東海漁業資源枯竭的危局。

船長故事

1 陳勝強 24歲,福建福州平潭縣澳前鎮。從事捕魚2年,曾在貨輪上做水手4年。前年加入捕魚的行業。“魚越來越少,這行干不長!”

2 鄭國平 57歲,福建福州平潭縣澳前鎮。從事捕魚34年,曾經與親戚合伙買過漁船,虧本運行兩年后退股。現在別人的船上打工。“還好咱退股早,虧本不是太多,還是打工沒壓力。”

3 謝元宗 70歲,福建莆田湄洲島,從事捕撈45年,以前自己有條小船,后來賣了,現在親戚家的船上打工。“買不起大船,就只能打工啦。”

4 林進順 63歲,福建漳州東山冬古村,干捕撈43年,去過太平洋、大西洋,大哥在一次海上事故中遇難。“兄弟姐妹5個,現在只剩我一個人了。”

5 張永輝 40歲,浙江省石浦縣,從事捕撈22年,大型拖網船船長,弟弟在出海時遇難。“過去跑船太不安全了,剛剛在船上裝了衛星電話,這樣與家里聯系方便些,他們也放心”。

6 黃友順、林小鳳夫妻,福建漳州云霄縣。從事捕魚31年,夫妻倆一直用小船在海岸線附近“趕小海”謀生。“干不下去了,兩個人從早上四點出門,到下午回來,平均還賺不到100塊。”

7 盧生志、盧生蓋兄弟,浙江寧波鶴浦,從事捕撈22年,弟弟帶著哥哥開大型拖網船出海。“開漁一個月,出海作業四趟,虧本近6萬,如果沒有柴油補貼,根本支撐不下去。”

8 林鴻武、林木池父子,福建東山澳角,從事捕撈30年,父親帶著兒子同船出海。“這木制船太不安全了,想換條鐵船,捕撈證和船證都過戶到兒子名下,可問了上面,他們說不能辦,最近一直愁這事呢。不知道怎么辦好?”

9 黃柴喊 80歲,福建漳州東山縣銅陵鎮南嶼。從事捕魚65年,一直從事“拉山網”的原始捕撈方法。“年輕時這一帶拉山網的人很多,這周圍隨便哪個海灘,一網下去往上拉都拖不動。現在不行啦,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沒魚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aaa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777|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综合专区在|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亚洲αv毛片|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久久青草热| 综合色婷婷|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9| 一区二区午夜| 色爽网免费视频|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国产原创自拍不卡第一页|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9cao视频精品| 亚洲一区网站| 九九久久99精品| 亚洲无码91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噜噜噜综合亚洲|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日韩在线第三页|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精品91自产拍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欧美特级AAAAAA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女人在线|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永久天堂网Av|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欧美中文一区|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国产va视频|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