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于上半年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下半年主要工作的報告

2015-04-29 00:00:00
浙江人大·公報版 2015年4期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現將上半年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以及下半年的主要工作提請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一、上半年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決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努力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創新發展。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高開穩走,穩中有進,動力活力不斷增強,結構調整繼續深化,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不少積極變化和新的亮點。但經濟運行中新舊矛盾交織,區域、行業、企業分化更加明顯,部分領域困難和風險還在加大。

從上半年計劃執行情況看,省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城鎮登記失業率等指標完成情況較好;受市場需求依然不振的影響,外貿出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與預期目標尚有一定差距(見表一)。

(一)經濟運行呈現“穩”,部分經濟指標企穩回升。

進入二季度,圍繞著進一步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創新發展,我省及時出臺32條政策舉措以及金融、房地產、技改等相關政策,經濟活躍度、景氣度均有所提高,上半年GDP增長8.3%,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分別為0.04、2.87、5.39個百分點。

1.工業生產逐步企穩。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6131億元,同比增長5%。進入二季度,工業相關指標逐月向好跡象明顯,規上工業增加值4、5、6月分別增長3.3%、4.5%、6%。工業用電量4、5、6月分別增長1%、1.1%、4.1%。工業銷售產值增速從5月開始由負轉正,結束了之前三個月的負增長局面。浙江制造業PMI已連續2個月回升。

2.重大項目穩步推進。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134億元,同比增長12.3%。“411”重大項目完成投資3970億元,為年度計劃的53.8%,較去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其中,“411”重大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4%、重大產業投資增長51.2%、重大生態環保投資增長56.3%。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3.7%。省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751億元,增長19.6%,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新開工項目投資3447億元,增長16.8%。

3.消費市場穩步回升。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19億元,同比增長7.7%,比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網絡零售繼續保持較高增長,上半年達到3002億元,增長51.4%,省內居民實現網絡消費增長45.1%。汽車銷售轉降為升,上半年汽車類零售額從一季度下降5.3%轉為增長2.4%。餐飲住宿業逐步回升,上半年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餐飲收入增長9.2%,比一季度回升5.6個百分點。

4.農業生產基本穩定。上半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1.4%,比一季度回升0.1個百分點。糧食生產持續增長,春糧播種面積增長3.3%,產量增長6.4%;早稻播種面積增長0.2%。蔬菜、水果等效益農業面積有所擴大。畜牧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水產品產量增長5.6%,遠洋捕撈業發展迅速。

5.財政金融運行平穩。財政方面,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其中稅收收入增長6.3%。國內增值稅、營業稅及改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四大主體稅種分別增長7.9%、10%、1.9%、22.3%。金融方面,6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增長7.2%和9%。上半年新增貸款3884億元,同比多增380億元。貸款結構不斷優化,對“五水共治”、現代服務業、“支農小農”的貸款增速均高于全部貸款增速,貸款利率有所下降,上半年全省一般性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4%,同比下降0.41個百分點。

(二)結構調整突出“進”,發展質量效益繼續提升。

遵循新常態下動力轉換與結構優化的趨勢,我省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工作,努力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

1.產業升級步伐加快。七大產業加快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上半年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1450億元,增長13.2%。高技術產業發展迅速,上半年,規上工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7.2%、6.9%,持續高于規上工業。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明顯快于全省平均增速。騰籠換鳥力度加大,上半年共淘汰落后產能涉及企業750余家,淘汰和整治“低小散”塊狀行業集中區塊109個。

2.服務業引領支撐作用增強。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4%,占GDP比重達到50%。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4.9%,其中金融業、房地產、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2%、13.7%、20%,三個行業對GDP增長分別貢獻1.41、0.64、1.53個百分點。上半年我省證券交易額同比增長343%,增幅比一季度大幅提高180.9個百分點,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達到2566萬平方米、2689億元,分別增長49.6%和48.5%,增速比一季度分別提高34.6和39個百分點。

3.企業效益繼續向好。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7.9%,比一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1-5月規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增長3.7%。上半年省屬企業利潤同比增長49.3%。企業生產效率不斷提高,上半年規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同比減少2.7%,勞動生產率為18萬元/人(折年),增長7.9%。畝均投入進一步提高,上半年新增工業用地出讓合同約定的畝均固定資產投資達271萬元,增長19.3%。

4.發展平臺明顯提升。首批37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正式啟動,余杭夢想小鎮等加速推進。產業集聚區發展較快,上半年全省15個產業集聚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60億元,增長17.5%,工業總產值3060億元,增長33.4%,服務業營業收入1835億元,增長56%。開發區實際利用外資30.3億美元,占全省總數的50.3%。高新園區1-5月區內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2.3%,對全省規上工業貢獻率達41.4%。

(三)改革成效體現“活”,市場活力持續增強。

落實省委確定的重大改革任務及政府職能轉變的7個方面任務,全面實施《2015年浙江省“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著力提高改革質量。

1.簡政放權力度加大。制定出臺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改進規范省政府部門行政審批服務等政策意見。調整完善省級專項資金管理清單,設立200億元的省產業基金。省級執行審批事項從706項減少到實際執行的314項,委托市、縣執行74項,省級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基本完成。全面落實零地技改項目不再審批。浙江政務服務網基本實現全省行政審批“一站式”網上運行。

2.重點改革任務繼續深化。制定推廣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一批重大項目入選國家第一批PPP推介項目,在義烏、海寧、嘉善開展國家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改革試點。義烏國際郵件互換局和交換站獲批設立,“義新歐”鐵路國際貨運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上半年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增長47.7%。海寧市及24個擴面改革縣(市、區)試點工作均已建立動態跟蹤評價制度。工商業電價調整、非居民用氣降價方案先后實施,對除中小化肥用戶外的工商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下調0.84分錢,非居民用天然氣城市門站和電廠門站價格每立方米分別降低0.33和0.28元。省屬國有資產證券化工作加快推進。

3.創業創新活力持續提升。積極引導浙商總部回歸和資本回歸,上半年省外到位資金1643億元,其中產業項目到位資金1399億元。對新設企業啟動實施“五證合一”登記制度,企業登記數量快速增長,上半年全省新設企業11.1萬戶,同比增長3.3%,新設個體工商戶27.6萬戶,增長9.8%。截至6月底,全省在冊市場主體增長12.6%;注冊資本總額增長26.4%。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30家。創新投入不斷加大,上半年財政對科學技術支出增長10.5%。

(四)民生改善注重“實”,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強化底線思維,堅守百姓增收、生態良好、社會平安“三條底線”,大部分民生實事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

1.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上半年我省城鎮新增就業56.1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1.8萬人。6月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9%。招工難、用工難問題繼續得到緩解。

2.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753元,增長8.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2640元和12005元,增長8.1%和9.3%,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持續快于城鎮居民。

3.社會保障擴面提標。6月末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比年初增加96.9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比年初增加3.3萬人。上半年全省新開工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1.4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18.2萬套,基本建成18.4萬套。全省所有縣(市、區)低保標準全部提高到4600元以上。

4.物價漲幅處于低位。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9%。八大類消費價格同比七漲一跌,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2.6%,拉動CPI上漲0.8個百分點。

5.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五水共治”不斷深化,上半年完成黑臭河整治334公里,13個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項目基本建成,新增1547.3公里城鎮污水配套管網。“三改一拆”積極推進,上半年全省改造舊住宅區、城中村、舊廠區建筑面積6714萬平方米,拆除違法建筑5425萬平方米。節能減排成效明顯,上半年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6%。治氣治霾深入推進,截止6月底已完成6臺機組450萬千瓦裝機的清潔排放改造,淘汰燃煤鍋爐4906臺,淘汰黃標車10.76萬輛。上半年全省縣級以上城市日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為82.4%,同比上升5.1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3%。

二、當前經濟運行中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省經濟總體平穩運行,但穩中有憂,外需不振與內需不足相互交織,實體經濟困難與虛擬經濟風險相互交織,舊動力減弱與新動力不足相互交織,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

(一)工業結構調整較慢。

在“三期疊加”周期拉長的大背景下,工業領域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壓力較大,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是工業增速仍處低位。上半年我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國和沿海主要省份。占比超過50%的傳統制造業增長緩慢,平均增速僅3%左右;占比40%左右的裝備、高新、新興等主導產業增長也不快,平均增長7%左右;增長較快的汽車(23.9%)、電子(12.5%)等產業占比不到10%。二是大市大縣大企帶動作用不強。上半年8個工業大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合計增長5%,各市均未達到省委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19個工業大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規上工業大型企業增加值增長3.6%,貢獻率僅為18.8%。三是工業有效供給能力不足。我省制造業產品過度依賴外銷市場,對國內市場開拓程度不夠,市場份額、營銷平臺、產品附加值均有待提升,滿足市場差異化需求、引領性需求的供給能力仍然不強。四是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上半年規上工業虧損企業8021家,虧損面為20.1%,虧損額增長10.7%。量大、面廣的傳統企業面臨實際困難還在加大。

(二)出口形勢比較嚴峻。

上半年我省出口1298億美元,增長2.4%,占全國比重有所提高。但出口增幅比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回落10.7和5.8個百分點,增幅回落較大。從影響出口的主要因素看:一是外需總體不振。近期,世界銀行將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測值從年初的3%下調至2.8%,全球經濟總體仍延續低速增長態勢。上半年我省對歐盟出口下降1.5%、對日本出口下降6.9%、對俄羅斯出口下降33.8%。二是出口價格下跌。受外需疲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和人民幣匯率相對升值(上半年人民幣對歐元升值6.9%,對日元在去年升值12.5%的基礎上繼續升值2.2%,對俄羅斯盧布匯率大幅波動)的疊加影響,上半年全省綜合平均出口價格下降2%,成為影響出口增速回落的重要因素。三是傳統產品出口競爭力下降。近年來我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勢日趨弱化,出口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訂單轉移現象比較突出。上半年我省紡織服裝(2014年占比達26%)出口下降3%,對全省出口影響較大。

(三)投資增長后勁乏力。

今年以來我省投資增速逐月放緩,2月以來各月累計增速分別為18.2%、17%、14.3%、13.3%、12.3%,投資結構有待優化。一是民間投資明顯回落。民間投資增速、占比、貢獻率三個下降,上半年全省民間投資增長9%,同比回落6.9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為59.8%,同比回落1.9個百分點;對投資增長貢獻率由上年全年73.6%下降到45%。以民間投資主體的制造業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長乏力。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速低位徘徊,上半年僅增長4.8%,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較大,上半年增長7.8%。二是基礎設施項目要素保障壓力加大。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盡管保持了26.8%的高速增長,但增速連續4個月回落。今年我省有杭州至富陽、杭州至柯橋、杭州至臨安、杭州至海寧、寧波至奉化、臺州S1、S2線和溫州市域S2線等8條城際鐵路項目列入國家重大工程包,投資規模達到957億元,單靠地方財力難以承擔。項目用地方面,耕地占補平衡和基本農田補劃等問題突出,尤其是“占優補優、占水補水”要求,嚴重影響項目前期工作推進。三是重大產業項目儲備不足。各地普遍反映投資規模大、鏈條長、見效快、帶動力強的大項目招引數量明顯缺少,新開工的大項目減少,產業投資接續出現局部斷層。

(四)金融風險仍未見底。

近些年全省金融部門處置壞賬力度加大,風險總體可控。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風險暴露的勢頭還沒有徹底扭轉。一是不良貸款繼續雙升。6月末全省不良貸款率2.23%,比年初上升0.27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占全部貸款比重為4.57%。二是“兩鏈”風險繼續蔓延。上半年全省企業出險1435家,部分地區企業惡意逃廢債有擴散趨勢。三是資本市場風險有所加大。近期股市大幅波動,股權質押、融資融券、私募基金相關產品承受深度調整考驗。隨著暫停IPO等救市措施陸續出臺,下階段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將受到一定限制,目前我省還有擬上市公司159家,其中報會待審企業80家,預計企業掛牌、上市進程將放緩,資本市場風險向實體經濟、銀行體系傳導的可能性有所加大。此外,P2P 網貸平臺運行風險,交叉性金融風險等問題值得高度關注。

(五)區域發展不平衡有所擴大。

隨著各地轉型升級的深化,出現了一些分化趨勢,一些產業轉型早、城市綜合競爭力強的地方發展勢頭相對較好,一些產業層次低、城市競爭力弱、新增長點少的地方發展明顯放緩。一是從工業看,10個設區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低于7%,有8個市的增速低于去年同期,其中3個市增速低于3%。二是從投資看,3個市投資增速低于10%。值得關注的是,有6個市的工業投資均為負增長,最大降幅達13.4%。三是從出口看,有5個市的出口均為負增長。四是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看,有3個市增幅低于5%。其中有5個市的稅收收入增幅低于5%,12個縣(市、區)稅收出現負增長。

今年我省GDP增長高于預期,但主要支撐性經濟指標低于預期(見表二),這“一高一低”呈現出來的諸多變化和矛盾,是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客觀反映,深層次揭示的是我省轉型升級步伐在加快、程度在加深、壓力在加大,“換檔期”的爬坡特征、“陣痛期”的分化特征、“消化期”的慢性特征、“攻堅期”的復雜特征明顯。在經濟新常態下,浙江經濟已經進入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大變革、大創新的戰略機遇,唯有加快轉型升級、率先轉型升級,才能更進一步、更快一步,繼續發揮先行和示范作用,這種緊迫感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對此,全省各地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要從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背景和更長的周期來客觀分析研判當前經濟形勢,在戰略上保持定力,在戰術上精準發力,迎難而上,積極作為,進一步提高經濟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三、下半年經濟發展趨勢和重點工作

總體看,全球經濟延續低速增長態勢,一些新的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干擾世界經濟復蘇進程。國內經濟基本面是好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得初步成效,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但經濟增長動力和下行壓力并存。我省經濟將繼續保持平穩運行的態勢,但困難和壓力仍然較大,下半年預計GDP增速將有所減緩。投資短期內可能繼續下行,預計全年緩中趨穩;出口可能繼續在低位波動,四季度有望走出低谷;消費下半年迎來傳統消費高峰,加上汽車限牌、成品油價格等因素弱化,社零增幅會有所提高;財政運行“緊平衡”狀態依然存在,清費減稅的減收效應繼續顯現;物價走勢基本可控。

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精神,勇于肩負“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新使命,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工作部署,穩增長、提信心、增預期,統籌做好轉型升級、深化改革、城鄉一體、文化強省、生態文明、社會治理、法治建設、從嚴治黨等“八個方面”重點任務,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確保全省經濟平穩發展、創新發展,為“十二五”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在經濟工作中要突出以下六點:一要咬定目標不松勁。全面盤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今年及“十二五”目標任務,堅持目標導向,出實招、抓落實、補短板,確保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二要保持定力不慌亂。決不能因經濟運行中出現一些困難而自亂陣腳、喪失信心,要深入研究經濟新常態下管用的措施和辦法,深化轉型升級“組合拳”。三要創新驅動不動搖。堅持把企業創新、人才創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點,要抓住互聯網革命的戰略機遇,加快培育新經濟、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四要深化改革不停步。進一步落實各項改革任務,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全面提高改革質量,進一步釋放經濟發展潛力和活力。五要保障民生不打折。經濟運行下行壓力越大,越要保障社會民生,切實做好群眾增收、就業保障等工作。六要防范風險不懈怠。要高度重視部分領域、部分行業和地區存在的風險隱患,加大排查化解力度,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下半年要重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深化各項戰略舉措。(1)深化落實國家重大政策舉措。制定出臺我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深化我省貫徹長江經濟帶戰略實施方案,積極爭創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范開發區。出臺我省“互聯網+”行動計劃。主動對接國家7大投資工程包以及新啟動的4大工程包,爭取向國家再增補一批重大項目。全面落實國家定向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2)深化落實省里各項穩增長調結構政策。各地各部門要細化落實省政府出臺的“32條”政策措施。加快預算支出進度,做好1677億元債券發行和使用工作。擴大民營銀行試點,支持和規范互聯網金融、融資租賃、小貸公司、融資擔保等金融機構發展。穩定外貿出口,財政再增加5000萬元,統籌用于對市縣2015年出口增速超7.5%的增量部分獎勵。落實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政策,各級政府要擔負起主體責任,重點抓好去庫存工作。(3)及時出臺一批針對性政策舉措。包括扶持大眾創業促進就業、人才創業、促進技術交易、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等扶持政策。繼續加強政策“工具箱”的研究儲備。(4)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抓好950個省“411”重大項目、1499個省重點建設項目建設,確保年內開工建設商合杭、金臺(含頭門港支線)等項目,新增項目開工率達到80%以上。確保金溫鐵路擴能、阿里巴巴淘寶城二期等項目建成投入使用。(5)及時化解各類風險。采取“一企一策”,安排一定資金繼續進行貸款風險補償,重點幫扶和救助一批發展前景良好、暫時資金困難的企業。

(二)進一步深化轉型升級組合拳。(1)深入推進浙商回歸。突出盯引省級100個“大好高”項目,支持浙商(杭州)總部中心建設,支持民間資本籌建浙商成長基金,辦好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2)深入推進“五水共治”。開展全方位的“督察﹢執法”行動,重點是各地“河長制”落實、劣ⅴ類水質斷面削減、重點污染源治理等。突出抓好源頭治理,全面完成鉛蓄電池、電鍍、制革等6大重污染行業整治提升工作。啟動新一輪“清三河”達標縣創建。(3)深入推進“三改一拆”。重點推進公路、鐵路兩側亂建亂搭整治工作,確保完成創建“無違建縣(市、區)”目標任務。(4)深入推進“四換三名”。組織實施10個左右區域性行業“機器換人”綜合試點示范、100項“機器換人”省級示范項目。加快小微企業創業園(基地)建設,研究制定浙江省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辦法,確保完成545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制訂支持制造企業開展網絡銷售的政策意見,扎實推進5000家實體企業“電商換市”。繼續開展省級第二批“三名”企業培育試點。(5)深入推進“四邊三化”。認真抓好“兩路兩側”“四邊三化”督查中所發現3000多個問題的整改落實。(6)深入推進“一打三整治”。著力抓好涉漁“三無”船舶取締核查驗收、“船證不符”漁船整治、伏休和涉外漁船管理等工作。(7)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支持杭州爭創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加快一批科技城建設,組織實施省級重大科技專項。全年新增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辦好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8)深入推進市場主體升級。實施小微企業創業培育計劃和中小微企業成長計劃,確保完成“小升規”企業“三年萬家”目標任務。(9)深入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考核激勵和盡職免責制度,引導銀行單列小微企業信貸計劃,確保小微企業貸款“三個不低于”。研究進一步支持創新型小微企業加快發展的政策。(10)加快推進七大產業培育。做大產業規模,出臺節能環保、健康服務業發展規劃,用好省轉型升級產業基金、信息經濟創業投資基金。建立健全七大產業統計制度。

(三)進一步落實重點領域改革任務。(1)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制定深化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的意見和部門職責管理辦法,指導各地加大專項資金清理整合力度,深入推進負面清單管理方式,完善和提升政務服務網功能,完成除行政處罰外權力事項“一站式”網上運行,開展政務服務網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試點工作。(2)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制定出臺企業獨立選址高效審批辦法、企業“零地”技改項目政府不再審批、企業非獨立選址項目政府不再審批辦法、以“區域能評、環評+區塊能耗、環境標準”取代項目能評環評的具體辦法。開展企業投資項目50天高效審批試點,全面推廣嘉興市縣審批層級一體化試點經驗,基本實現市縣同權。積極推進涉批中介服務市場化改革。(3)深化重點領域投融資改革。加快基礎設施現代化建設,研究設立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和PPP引導基金,抓好PPP示范工程,加快高速公路、鐵路等政府投融資平臺組建工作,積極扶持省海投集團做大做強,爭取出臺城際(市域)鐵路土地綜合開發的政策意見。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4)開展綜合改革試點。盡快出臺《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總體方案》,全面推廣要素分層定價制度等機制。(5)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推進省屬國企資產證券化。(6)繼續抓好一批改革試點。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在全省復制推廣。

(四)進一步落實結構調整的各項工作。(1)優化投資結構。圍繞年初確定“4個20%以上”目標,全力以赴抓好工業技術改造投資、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重大產業項目投資、重大生態環保投資。對上半年投資速度、進度偏慢的地區,加大督促指導,倒排時序、掛圖作戰,確保迎頭趕上。對工業投資負增長的市縣,加強走訪排查,制訂切實有效工作方案。(2)積極培育外貿新優勢。突出抓好義烏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復制推廣、加快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支持建設外貿綜合服務平臺、20個出口重點地區和1100家重點企業。(3)大力推動消費升級。落實促進信息消費、健康養老消費、體育消費、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推進電商便民工程,加快農村電商服務點建設。(4)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加快特色小鎮建設,研究明確特色小鎮申報標準,加快編制特色小鎮建設規劃和工作計劃,今年特色小鎮要完成投資500億元以上。力爭國家早日批復設立中國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及建設方案。要以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積極推進全省港口全面一體化。加快審批、加快速度、加強合作,嚴格按節點推進民營綠色石化基地建設。結合“十三五”規劃編制,進一步深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政策謀劃工作。(5)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工業轉型升級,重點圍繞300家大企業,建立“一對一”精準對接、精準服務機制。增補一批工業強縣(市、區)試點單位,加快培育一批規上工業總產值超500億元的工業強區和超300億元的工業強鎮。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抓緊啟動服務業強縣(市、區)建設,提升發展100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深化農業“兩區”建設,組織實施現代生態循環農業“十百千萬”工程。深化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創建工作。(6)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力爭杭州進入“萬億GDP俱樂部”,圍繞著承辦國際峰會,抓好一批重大示范性項目。支持七個區域中心城市做大做強,深化43個小城市培育試點、186個中心鎮建設,啟動第三批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突出產業集聚區核心區建設,推動溫州、麗水、義烏等產業集聚區創建省級高新區。(7)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認真落實淳安等26縣加快發展的政策,完善對26縣的考核制度。深入推進杭州、湖州、麗水等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改革試點。

(五)進一步落實各項民生實事。(1)督促抓好民生實事。對農村文化禮堂、農村公路改造提升、淘汰黃標車、中小學塑膠跑道建設、設區市城區垃圾分類收集等進度相對較緩的工作,加大推進力度,認真研究解決政策實施中的問題,對進度滯后的工作進行重點跟蹤和督促檢查。(2)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確保年底前完成基本消除4600元以下貧困現象工作任務,深入實施優質醫療資源“雙下沉、兩提升”工程。加快保障房建設,力爭9月底前完成保障房開工任務,10月底完成基本建成、竣工和交付入住任務。(3)確保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各類社會風險排查化解管控工作,預防和妥善處理各類群體性事件,認真抓好抗臺防汛、安全生產以及食品藥品等各項工作。

此外,要繼續深化“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及早謀劃明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jizzjizz视频|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亚洲综合色婷婷|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91在线丝袜|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毛片久久久|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热精品免费|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亚洲综合第一页| 福利一区三区|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亚欧美国产综合| 综合五月天网| 欧美高清日韩| 亚洲大尺度在线|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91青青草视频|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草视频中文|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www.91在线播放|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91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影院| 无码一区18禁| 亚洲va视频| 婷婷亚洲天堂| 国产白浆在线|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swag国产精品|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亚洲二三区| 成人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丝袜第一页| 精品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