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首期豫商私董會在仟那隱居舉辦。這是一家以茶為主題的酒店,隱居的特點正契合本次私董會的特點,來自各個領域的十來位企業家低調集結,“草堂”僻靜,正適合論道。
參加首期豫商私董會的企業家有互聯網風口浪尖的弄潮兒,也有傳統行業穩扎穩打的實業家,有插著翅膀的天使投資人,也有技術流轉金融界的跨界玩家。
而董保豐老師的出席無疑是本次私董會的一大亮點。董老師是著名企業管理專家、國內最具價值咨詢師、清華大學EMBA特邀教授、M6管理系統創始人、華商書院校友會特聘顧問、多家企業高級管理顧問。董老師憑借多年的企業咨詢經驗,通過最專業的流程與指導,充分激發了每一位董事會成員的思維。
不同領域不同背景,不同視角下的不同思維。在這里,企業家們卸下一把手的光環,坦誠相見,在君子協定之下,暢所欲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深度剖析他人問題的同時,在縝密思考解決方案的同時,如同“照鏡子”一般,感到莫名強烈的共鳴,對于自己懷揣的問題有了階躍性的理解,如靈光乍現般的領悟。
私董會的前世今生
私董會又叫私人董事會,董事會的作用就是保證一個股份制企業的決策是正確的,討論企業戰略的時候,我們經常說一句話:方向對了,路再遠也是近的,方向錯了,看起來馬上要實現的目標,卻永遠實現不了。所以戰略不是很虛的東西,戰略是非常務實的,董事會的一個關鍵作用就是保證企業戰略方向的正確。
私董會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這個圈子里,主角不是專家,而是企業老總,因為每一個老板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這個領域研究的好不代表你在另外一個領域研究的好,你在項目選擇上做得好不代表你在品牌塑造上就能做好,你在品牌塑造上做得好不代表你在管理上有優勢,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于是我們需要把一群企業家,用共同的興趣,共同的愛好,共同的志向,用頭腦風暴的形式,點對點地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私董會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5位年齡相仿的公司CEO定期聚會,互相拋出困擾已久的問題,分享處理問題的經驗。逐漸地,這種起初自發式的企業家聚會被不斷地專業化和細致化,在形成了一套固定流程和議題方式并引入了“主持人”之后,私董會的架構基本被固定了下來。
進入新世紀以后,私董會這種更加有效的組織方式也被引入到國內。2013年下半年,正和島私董會開始萌芽,依托正和島平臺,私董會的發展速度異常迅猛。從去年7月至今,正和島已經組織了超過100場私董會,超過1000位企業家會員參與其中。
據不完全統計,歐美發達國家有50多萬總裁都擁有自己的私人董事會。據資料顯示,在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私人董事會”已經成為繼EMBA、富豪俱樂部之后的第三種企業經營者溝通交流的平臺。
私董會之所以如此火爆,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它只向企業一把手開放。這是基于私董會要解決和處理的問題是企業面臨的最全面、最尖銳、最核心、最綜合的問題,而非某一方面的、專業性的問題。
私董會所能提供的幫助也是最私密、最復雜、最實質的幫助,非一把手不能討論、決策和擔保。所以私董會并不僅僅是一個能夠學到東西的地方,更是一個致力于解決問題,一個能夠凝聚行動力的地方。
此外,它還搭建了一個讓老板來幫助老板的平臺,讓一些沒有競爭關系、利害沖突的企業總裁結合成小組,每月定期開會,為彼此在解決重要問題時提供智慧和經驗上的幫助。它就相當于一個老板自己的獨立董事會,很快受到老板們的歡迎。尤其是對沒有正式董事會機構的中小企業。
伴隨著私董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這種模式對于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也逐漸顯現。有統計數據顯示,私董會成員企業的成長速度是其他企業的2.5倍。
2015年,中國進入智慧經濟時代,企業進入商業模式調整和企業轉型時期,沒有大系統思維孤獨行走的企業家將被淘汰。而在正和島商學院院長夏華眼里,私董會是一個培養企業家的地方,更是一個讓群體智慧為企業“青春期”成長提供解決方案的場所。
新形勢下的企業發展困惑
2005年是管理界非常重要的一年,以此為界點可以將企業經營劃分為十年前和十年后的管理方式,通過無數個企業總結。我們把企業的成功分成了兩類,一種是2005年之前的企業,這類企業成功大部分源于外部原因,例如運氣好,政策好,膽子大等,像房地產公司、擔保公司更多的是源于這樣的機會。
十年前的企業可以這樣做,但是現在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盡管“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我們能抓住的機會不多了,于是2005年之后,我們關注另一種企業的成功主要來自于規范化的內部管理,你是否有優秀的管理制度?是否能搭建起優秀的管理團隊?企業是否會運作品牌?如果說2005年以前企業的成功多依靠外力,那么之后企業的成功則是需要依靠“內功”的修煉。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萬科集團,這個企業每個人很熟悉,萬科是從來不在市中心拿地的,而是在城鄉接合部,并且價格也不便宜,它的房子價格也不低,那它靠什么贏得客戶信任?第一是靠品牌,第二是靠內部非常優秀的文化體制,第三是靠過硬的產品質量。全方位的立體化組合,讓萬科從房地產行業中脫穎而出,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商。
而那些依舊想靠十年前方式賺錢的房地產企業卻經常遇到這樣那樣的困局,所以現在必須研究目前市場形勢下需要的經營和管理方式,這才是企業家所應該思考的問題。
眾所周知,諾基亞曾經是通訊界的老大,但是這個巨無霸企業為何一夜之間便轟然倒塌?是智能手機的出現打垮諾基亞了嗎?還是諾基亞創新不夠?其實都不是,諾基亞的創新能力是非常強的,而智能手機恰恰也正是諾基亞發明的。
當諾基亞的工程師把新研發出來的智能手機交給企業高層的時候,高層看了看,然后拿起手中的諾基亞手機拋向空中,等手機摔到地上,他撿起來仍舊可以打電話,然后諾基亞的高層就問這個工程師,你的手機能做到這一點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在諾基亞高層領導腦子里,根深蒂固地認為,產品夠結實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們就把智能手機鎖進了保險箱。一不小心,蘋果出來了, 三星成長了,現在連小米都出來了。諾基亞問題出在哪里?最主要的還是企業戰略出問題了。毫無疑問,一旦企業戰略出了問題,企業將走向不歸路。
隨著時代進步,企業如何才能堅持正確的發展戰略?怎樣做才能適應當下的發展趨勢?面對企業的發展困境,企業掌舵者應該如何破解迷局?也正是基于企業這般最現實的需求,私董會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