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情感評價是職業教育過程中很關鍵的問題。但教學過程中的情感評價實施目前尚無成熟的工具,筆者構想采用電子檔案袋作為工具,提出了工具平臺的設計原則。
【關鍵詞】項目教學 教學評價 電子檔案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6-0080-02
一 項目教學引入情感評價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中情感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推動教學。對于計算機軟件應用課程而言,筆者希望借助情感評價的實施,激發學生對專業項目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推動教學的目的。
二 情感評價的基本理論
國內外目前將情感評價模式劃分為四種基本的取向模式:(1)科學取向的模式。這種模式借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力求科學化、客觀化和可操作性,在數據信息的基礎上進行評價。比較典型的有泰勒模式。(2)管理取向的模式。這種模式側重對整個實施過程的監測和控制,對每一階段都有針對性的評價方案和措施。(3)人類學取向的模式。借用人類學的研究方法,注重質性方法的運用,尤其是觀察和定性研究,注重觀察的背景和情景。比如斯克里芬的目標游離模式(無目標模式)。(4)參與取向的模式。這種模式是在心理建構思想的指導下產生的,主要特點在于利益各方參與其中,共同商討評價的標準、方法、過程以及相關事項。在探討中呈現各方立場,縮小利益差異,最終達成一致。
很多專家認為教育情感評價更適合采用人類學取向的模式和參與取向的模式,這兩者中的許多形式都可以作為教育情感評價的指導性方案。
教學評價也是教學過程的一部分,有人稱為“教學與評價一體化”,也有人稱為“教學與評價相融合”等,所以,教學評價應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末,也就是說,評價應該是整個教學過程中進行的多元化評價,一般意義上教學評價的三個階段為:診斷性評價階段、形成性評價階段和總結性評價階段,這三個階段應該是相互融合的。
情感評價也應該貫穿項目教學過程的始終,筆者認為情感評價應該包含下圖的四方面內容:
關注上述幾個方面的情感評價,不僅僅在我們職業教育領域,即使在普通教育領域中也是目前大家的共識。筆者認為情感評價對于職業教育顯得更為迫切和必要,這是因為職業教育的專業知識,可能與學生最終畢業后所從事的行業相關性不大(如部分同學的工作與其所學專業不一致),這時候情感價值的體現在其職業生涯階段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實施情感評價,要解決兩個關鍵問題:第一,評價標準能否確定,如果無法確定,應該采用什么樣的評價方法,是否具備可操作性?第二,評價的目的是推動教學,如何評估教學評價的有效性,特別是情感評價對于教學推動的效果如何評估?
三 情感評價的工具選擇
對于專業課程的教學,近年來形成的共識是采用項目化的教學方法,有人也建議采用電子檔案袋的方式輔助教學。電子檔案袋的方法可以比較有效地解決上述教學評價的問題,特別在情感評價方面,電子檔案袋的方式有著很大的優勢,這是因為:
第一,電子檔案袋屬于檔案評價的一種,它是一種在自然情景中的動態評價,現代專業技術相關課程與電子檔案袋的結合是自然而緊密的,它相比其他的評價方法更加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并且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在整個評價過程中的作用。
第二,有專家這樣描述檔案袋評價:它是通過檔案袋的制作過程和最終結果分析而進行的對學生發展狀況的評價。檔案袋,又稱為“成長記錄袋”,是指用于顯示有關學生學習成就或持續進步信息的一連串表現、作品、評價結果以及其他相關記錄和資料的匯集。檔案袋的內容選擇和評判標準的確定都有學生參與,同時包含了學生自我反思的成果。學生的自我參與評價恰恰也是情感評價中最重要的部分,而采用何種方式進行記錄統計就顯得比較重要。
就目前筆者所能接觸到的教學工具來說,確實少有合適的有關學習記錄的軟件工具,而紙質的記錄很容易流于形式或丟失,教學評價過程煩瑣,令目前本就課業量很大的老師很難操作。電子檔案袋如果能夠設計合理,則能夠成為情感評價的有效工具。
第三,情感評價中的很多內容沒有辦法完全依靠成果的展示(或成績的統計)來反映,更多的是通過學習過程的記錄來反映(比如通過學生預習過程的記錄,評價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等),這些情感評價的內容,也沒有辦法完全依靠量化記錄進行評價,還需要依賴質性評價綜合完成。電子檔案袋結合現代數據挖掘技術,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行為評價,并嘗試評分。相信只要設置合理并不斷完善,電子檔案袋就會有其他評價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
第四,電子檔案袋有利于計算機軟件相關課程的研究性學習。它克服了傳統考試評價離散性、片面性、單一性的缺點,有效地利用計算機平臺,完成自然情境中的動態評價,更加符合進行情感評價要考慮的多元化、多層次、漸進性的特點。
第五,電子檔案袋有利于學生向老師、同學以及其他教學相關人員(如家長、用人企業等)展示一個真實、豐富的學習過程,并能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培養發展自我學習的意識。它能夠利用新媒體(如互聯網、手機等移動終端)展示學生的努力、進步與成就,使學生體會到自身的進步與成功的愉悅,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自我判斷能力、自我調控能力都會獲得顯著提高,而這也恰恰是情感評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合上述原因,筆者比較贊同將電子檔案袋的方式引入項目教學中,可以更加關注情感方面的評價,引入更多的評價指標,從而更好地實施多元化的教學評價。
筆者認為一個有效的項目教學過程記錄的電子檔案袋應該有以下幾個特征:(1)電子檔案袋要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進行設計,由學生、老師甚至其他與教學緊密相關的人員共同參與。(2)學生對于電子檔案袋中的內容,應有選擇和判斷的權利。(3)電子檔案袋中提供的學生項目作品范例,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應讓學生發現自身的優缺點,并加以反思,成為今后進步的向導。(4)電子檔案袋中內容的選擇和評價的標準,學生和教師都應該清晰明了,同學、同伴、教師、用人企業、家長甚至其他感興趣的從業人員都可以參觀學生的項目作品,并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評價。
由于筆者尚未在國內的在線教育平臺上見過設計得比較好的電子檔案袋,按照自己的教學經驗,個人認為電子檔案袋的設計應該考慮以下幾個功能需求:
第一,借助學生登錄平臺的學習數據記錄,對學生的平時學習情況進行統計記錄,便于學生行為的數據分析,從而方便進行評價分析。
第二,將學生在學習平臺中討論論壇上關注的內容數據進行記錄,方便教師分析教學效果,了解學生關注的主要情況,同時記錄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分析學生的學習成績,找出學習難點,方便教師進一步改進授課方法。
第三,記錄教師在教學平臺的部分活動,有效分析教師在某些知識點講解討論或者輔導學生作業方面所需的時間、成效等,便于分析教學中的難、重點,以便為今后的教學研討工作收集數據和論據,總結教研成果,形成教學論文成果等。
上述幾個功能既有其獨立性,又有一定的相關性,如能實現它們之間數據的關系分析,最好能夠實現圖表的直觀呈現,每個階段的課程學完,將學生的成績分析圖表推送給注冊的學生、家長、教師、教研管理團隊等,就能讓各個角色都能較為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四 反思
按照筆者的構想,借助目前網絡教育平臺,開發實現上述功能的情感評價模塊,能夠較好地改善目前情感評價工具不足的問題。但是畢竟情感問題最好的評價者應該是人,作為參照的網絡平臺和工具軟件只能記錄部分數據,評價的客觀性和有效性還有待具體實踐的驗證。
參考文獻
[1]辛濤、李雪燕.教育評價理論與實踐的新進展[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6)
[2]趙同森.高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評價[J].繼續教育研究,2010(12)
[3]金凡路.職業教育立體多元化項目主題式教學評價構想[J].職教論壇,2011(3)
[4]張寶珍、徐海濤.電子檔案袋在項目化教學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0)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