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作為一種高效的信息傳播工具,具有信息量大、傳播及時、影響深遠的特征,對當前我國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以及新聞供給方式等產生著重要的影響。現階段,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重視。本文在分析互聯網對大學生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的基礎上,探究了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并提出了新時期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夠為學生思想水平和政治素養的提升創造條件。
【關鍵詞】網絡時代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6-0140-02
互聯網作為現代社會重要的信息共享平臺和交流工具,逐漸在全社會得到普及,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獲取相關知識和信息資源的主要渠道。調查研究顯示,在我國網絡用戶群體中,19~24歲青年人的比重相對較大,而這一年齡段的主體是大學生。因此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應該積極探索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措施,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一 網絡時代對大學生造成的消極影響
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也不例外,其在提升人們生活水平、改善社會發展狀況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網絡上垃圾信息的傳播嚴重影響著社會大眾的思想價值觀念,特別對于青少年群體來說,極易引發其心理危機,對青少年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1.網絡泡沫信息泛濫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群體價值觀念的確立
在網絡時代流行的泡沫信息簡單地說就是網絡上的虛假、詐騙、暴力等信息,其廣泛流傳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權威性,造成青年學生無法正確地認識社會上的真善美,對其人生觀和道德觀念的樹立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造成價值觀念危機,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
2.網絡色情信息的傳播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現階段,由于網絡管理不嚴,使得一些色情信息得以在網絡上傳播,一些大學生在無意識之中就會接收到相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自控能力相對較差、信息鑒別能力不足的學生無法正確對待,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導青少年正確鑒別網絡上的相關信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顯得至關重要。
3.網絡黑色信息攻擊導致大學生出現理想信念危機
網絡是一個獨特的空間,網絡的隱蔽性可以使人以虛假的身份在網絡上自由發言,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一部分人沖破了現實社會的倫理束縛,忽視自身社會責任感,放縱自身行為,同時也會對其他社會大眾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特別是一部分人利用互聯網絡發布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和反動言論,對大學生的社會意識形態認知產生了較大的沖擊,使其理想和信仰支柱發生動搖,甚至迷失了發展方向,失去了奮發向上的信心和持續進步的動力。
二 網絡時代背景下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1.教育主體地位受到沖擊
在我國傳統思政教育模式下,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對處于受教育位置的學生而言,不僅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方面的優勢,而且人文歷史和文化社會知識也相對豐富,政治信仰堅固,具有較強的人格魅力和較高的執教能力,在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準確把握我國和世界的政治經濟形勢,并將其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教學效果相對顯著。但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在全社會得到廣泛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互聯網的主要使用群體大學生可以迅速接受各類網絡信息,轉變了其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中信息接受局限的劣勢局面,產生了對學校教育的不信任感,影響學校教育的效果。同時,大學生群體還沒有真正地進入到社會生活中,人生觀和價值觀還不成熟、信息辨別能力相對較差,極易受到不良網絡風氣的影響,致使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權威性受到挑戰,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2.教育載體的選擇相對陳舊
在我國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主要包括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團體活動等,形式相對單一。但是隨著互聯網在校園中的普及,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始嘗試性地通過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對大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如構建手機信息平臺、專題網站等,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發揮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當前我國絕大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相對保守,不愿意對教育載體進行創新,也沒有對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形勢形成正確的認識,致使教育載體相對陳舊,無法滿足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需求,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3.教育內容實效性較差
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對大學生實施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國防、法制、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幫助和引導學生完善心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逐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但是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顯現出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及時順應網絡時代學生心理成長趨勢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無法滿足當前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需求,教學實效受到嚴重影響,也不利于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網絡時代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措施
網絡時代的到來給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一定的變化,在提升大學生生活水平,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不利于學生在未來學習中健康成長。所以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進行適當的改進和創新,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建設綠色校園網站,為學生過濾上網信息
高校要想在網絡時代背景下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就應該積極研發能夠全面過濾網絡有害信息的軟件系統,加強對校園網絡信息的監控。同時,高校也應該加強對校園網絡中思想政治教育欄目的重視,注意使用積極、正確的思想信息來占領網絡陣地,為學生思想政治的學習創建良好的網絡信息平臺。此外,網絡信息的管理也是高校校園網絡建設的重點內容,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發展情況有選擇地設置網絡信息管理機構,制定相應的上網準則,對學生網絡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和限制,使學生在網絡上能夠逐漸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2.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視
根據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及心理特點,高校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可以適當地開展心理咨詢、輔導和健康人格教育等,引導和幫助學生正確定位自己,發現自身優勢和不足之處,進而自覺在學習中將被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轉化為自身的學習愿望,在學習思想政治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同時,良好的情感交流也對大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產生影響,在網絡時代下,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逐漸減少,更多的學生傾向于與網絡上的朋友傾訴自己的內心世界,導致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受到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而發生不當的轉變。所以,高校應該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注意與學生溝通和交流,解決學生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3.強化學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
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高校思想教育部門可以普及網絡基本知識,加強科普教育,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使大學生能夠對網絡信息形成正確的理解,清醒地認識到網絡虛擬社會的兩面性問題,進而促使學生能夠在與網絡的接觸過程中拓展自身視野,運用網絡優勢強化自身的思想認識,在未來社會獲得更好的發展。同時,在教育實踐中高校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責任意識,自覺抵制網絡有害信息,在正確網絡觀的指導下充分利用網絡優勢,獲得更好的發展。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網絡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高校在教育實踐中既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引導學生對網絡優勢形成正確的認識,進而促使其在生活和學習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也應該教育學生正確認識網絡中不良信息的危害性,避免學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最終逐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志群.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2(9):139~140
[2]周濤.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8)
[3]謝建寧、王思義.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與對策研究[J].科學導報,2014(24):238
[4]馬春蕾.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應對措施[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8):38~39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