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森林資源的建設與保護也逐漸成為全球人類關注的重點話題。森林資源是重要的生態資源,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創造了豐富的資源,而隨著人類生產活動的頻繁增加,對森林資源產生的破壞也日趨嚴重,因此,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本文就主要針對天然林資源保護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森林資源;天然林保護工程;生態環境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是國家和政府以持續發展觀為根本指導,站在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角度上提出的重要戰略決策,也是我國林業生產方式由生產型向建設性的重大轉變。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有效實施,可以為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創造更有效的資源,同時也可以實現我國森林經營管理體制的完善與創新,促進森工林區健康、持續的發展。
1.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面臨的問題
我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經過多年的實踐,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工程實施的過程中仍然面臨一些問題,阻礙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具體表現在:
1.1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是國家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根本指導,提高了林業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加強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的重要舉措。與此同時,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也為地方政府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在思想上、行動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個別地區的政府和領導沒有充分認識到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重要意義,缺乏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沒有將可持續發展觀充分運用到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尤其是在基層單位的建設與實施方面,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大多只關注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認識到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的長遠意義。
1.2林業企業的生存問題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林區的主要任務就是生產木材,在國家經濟發展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面臨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林業企業的生存也成為了嚴重的問題。一方面,長期的采伐對森林資源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可以利用的森林資源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由于長期采用單一的生產方式,使得林業企業的應變能力較差,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勢,不能根據市場的發展對內部的機制做出適當調整,這也為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帶來了一定的阻滯。
1.3天然林資源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
在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如何使森林資源在得到保護的同時,獲得充分利用,滿足國家經濟發展對木材和林產品的需求,始終是一個難以有效協調的問題。從目前我國人工林資源的發展速度來看,尚不足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措施,在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同時,減少對環境和森林資源的破壞,是目前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1.4經營思想和經營方式的沖突
多年來,我國國營林場的經營活動都是根據具體的森林經營方案來實現,在傳統的經營方式下,始終將經濟利益放在首位;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在可持續發展觀的引導下,林業建設需要進行分類經營,但是由于大部分天然林資源仍然屬于國營林場的范圍,這就為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傳統的經營思想和方式的存在,與現代管理思想產生了嚴重的沖突,阻礙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進程。
2.加快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對策
通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過程中面臨著較多的問題,必須要對其進行有效的解決,掃清障礙,才能有效推進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有效實施。具體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
2.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思想認識
天然林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資源,也是關系到生態環境平衡的重要因素,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是實現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工程。因此,必須要通過有效的宣傳和教育工作的開展,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提高群眾對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的認知程度,使每個公民都認識到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也是全球人類應當共同承擔的責任。
2.2對管理體制進行改進與完善
在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對傳統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和創新,以市場經濟體制為基礎,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根本的指導,才能保證其持續的開展。所以,一方面要充分依靠國家在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方面的投資;另一方面要不斷深化改革,解放思想,依照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實現現代化管理模式,充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實現林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在管理體制方面,要實行政企分開的制度,實現企業管理資源向國家管理資源的轉變,給企業更多的自主權利,可以顯著的提高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管理效率。
2.3落實森林資源管理責任制度
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要堅持對國家戰略計劃的嚴格執行,尤其是在木材生產量方面,要根據國家的管理計劃,對木材生產量和生產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決不允許開展計劃外的采購和銷售行為。按照森林資源的分區和地理條件等因素,對森林資源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可以在保證不破壞森林生態功能的基礎上,實現對天然林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同時,需要適度的開展與之相關的副業,如種植業、林副產品加工等行業,增強森林資源管理者的責任心,推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
2.4充分發揮科技的力量
推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有效實施,必須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作用。首先,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資源清查,摸清家底。突出重點,科學規劃,合理地劃分禁伐區、生態保護區和商品林經營區。其次,必須運用先進的林業科學成果,按照生態經營的原則,通過各種經營措施,大力提高天然林資源的生產力。最后,在工程的實施過程中,運用現代高新技術的管理經驗,加強對工程建設的指導,促進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在我國已經實施多年,通過保護工程的有效實施,對天然林的休養生息和恢復發展都產生了階段的推動作用,實現了了森林資源與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因此,要通過有效的措施,對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推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持續開展,實現對森林資源的持續保護和發展。 [科]
【參考文獻】
[1]朱穎,呂潔華.黑龍江省森工國有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狀況分析[J].經濟師,2011,07.
[2]黃維.威信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現狀及效益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2,07.
[3]楊秀麗.分析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實施過程中的相關問題[J].農業與技術,2012,05.
[4]吳學慧.鹽池縣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發展對策[J].寧夏農林科技,2013,08.
[5]王海濤.堅持生態立省大戰略 譜寫湖北林業新篇章——湖北省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十年[J].綠色中國,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