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實中,老百姓關心的主要民生問題包括就業,分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住房,人身安全,穩定。檔案工作包羅萬象,涉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檔案部門做好民生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是一個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系統工程,工作中需要著力于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力求與民生整體利益和社會和諧發展相協調、相一致。本文從面向民眾需求,強化常態執法等方面對如何做好民生檔案管理和利用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民生檔案;管理;利用;思考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所謂民生,從人權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權和普遍發展權。從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與實現人的生存權利有關的全部需求和與實現人的發展權利有關的普遍需求。現實中,老百姓關心的主要民生問題包括就業,分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住房,人身安全,穩定。檔案工作包羅萬象,涉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檔案部門做好民生檔案的管理和利用工作,是一個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系統工程,工作中需要著力于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力求與民生整體利益和社會和諧發展相協調、相一致。
1.面向民眾需求,建立健全民生檔案
一要建立健全“就業”檔案。“就業是民生之本”。建立就業檔案就要為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抓好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新增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服務,切實貫徹“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滿足人民基本的就業需求。
二要建立健全“教育”檔案。“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努力提高國民素質,就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目前,國民教育檔案已有一定基礎,還應在原有基礎上著重建立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檔案、進城務工子弟上學檔案,積極為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兩免一補”、解決進城務工子弟上學難等問題服務。
三要建立健全“分配”檔案。“分配是民生之源”。要建立和完善分配檔案,使改革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推進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通過“擴中、提低、限高”縮小貧富差距,讓廣大人民群眾都過上好日子服務。
四要建立健全“社保”檔案。“社保是民生之依”。建立健全社保檔案就是要把各類社保材料收集齊全完整,如養老、失業、醫療等社會保障機制檔案,落實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檔案,為探索建立農村養老、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強對特殊困難群眾的救助,確保弱勢群體的生活底線服務,為使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衣食無憂服務。
五要建立健全“穩定”檔案。“穩定是民生之盾”。建立健全穩定檔案,就要重視社會穩定工作,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處理機制檔案,把各種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為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爭取社會治安狀況的根本好轉和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提供服務。
2.強化常態執法,保障民生檔案管理規范化
一要建立健全民生檔案法規制度。目前,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民生檔案管理規范性文件內容比較單一、方法比較簡單、執行力度不強。為有效加強對民生檔案的科學管理,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專業主管部門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針對當前民生檔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共同研究,聯合制定,建立起較為完備、并具較強法律約束力的民生檔案的法規和制度。嚴格按照檔案法規關于檔案科學管理的有關規定,依法及時收集歸檔、科學分類管理、妥善保管,確保民生檔案及時建檔,有效管理,不流失、不散失,保證各個行業或部門形成的民生檔案齊全完整,為服務民生提供翔實可靠的信息資源。
二要加強對民生檔案的常態執法。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和各有關主管部門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對就業、分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住房、人身安全、穩定等各類民生檔案的經常性執法檢查,把相關單位的民生檔案工作納入各地區、各部門檔案行政執法檢查范圍,通過執法檢查,發現并查處民生檔案工作中存在的違法現象,增強依法管理民生檔案的意識,確保民生檔案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推動民生檔案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軌道。
三要強化民生檔案執法檢查監督。要把依法管理民生檔案納入各級檔案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目標中,制定相應的民生檔案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考核標準,強化平時監管和年中、年底的考核,確保各類民生檔案的科學規范管理。各地方人大、政府法制部門應嚴格履行法制監督職責,把民生檔案監督檢查作為貫徹檔案法規、提高全社會檔案法制意識、促進檔案管理規范化法制化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加強領導。
3.創新服務機制,做好民生檔案開發利用工作
一要開拓服務思路。要積極拓展思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思考檔案工作服務民生問題,既要考慮如何為城市居民、下崗職工服務,也要考慮如何為“三農”建設服務;既要考慮如何為提高先進的市縣、經濟開發區人民群眾生活服務,也要考慮如何為貧困縣區、林區、礦區貧困群體服務;既要考慮如何為人的生存和發展服務,也要考慮如何為改善自然環境、防止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等持續發展服務;既要考慮如何為黨和國家中心服務,也要考慮如何為對外開放和國家外交事業服務。
二要更新服務方法和手段。改變以前那種“你交我收、搞好保管,你查找、我提供”的傳統服務模式,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強檔案網絡化建設和電子文件的應用和管理,提高民生檔案的管理效率,打造優質高效的檔案信息服務。同時,從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出發,特別是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積極推行政務信息公開,各級綜合檔案館要充分發揮利用現行文件中心的作用,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及有關法律法規服務;各級檔案館要進一步豐富館藏,將本地區具有愛國主義教育作用的各種載體的檔案材料收集進館,辦好面向社會開放的展廳、展室和展館,極發揮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社教功能。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