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園林是城市規劃的重點,它能夠體現出城市的形象,園林在城市規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園林經過多年的發展,相關人士研究出很多的方法,層次分析法就是其中一種,這種方法的應用是園林發展研究更加科學合理。本文主要通過對層次分析法的闡釋,進而探討了其在園林發展研究中的具體應用,僅此提供借鑒。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園林發展;研究;應用
我國園林建設歷史十分悠久,對園林的各方面都有很多的研究,比如園林風格、設計手法等,但是對園林方法的研究就很少,傳統的園林分析方法大多數都是理論分析,在基礎上再添加一些實例,這種分析方法研究出來的結果存在很大的問題,也沒有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檢驗,這種分析方法實際上是感性認識,有很多弊端,為此,筆者在此就另一種分析方法在原理發展研究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即層次分析法。
1.層次分析法概述
層次分析法來上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提出來的一種分析方法。層次分析法,簡單的說就是將一個十分繁復的問題,根據其自在屬性存在的邏輯關系,對其進行逐層分解,這樣這個問題就成為一個層次結構,我們只要對這個層次結構進行分析即可。這樣做不僅是降低了分析問題的難度,而且每一個層次結構分析結束之后,再對其進行整合,這個復雜問題的結果也就計算出來了。如果要想這種方法真正的發揮價值,首先應該確立一定的標度,之后就可以利用這個標注來衡量人的主觀判斷,這樣盡管這些判斷是人為主觀的判斷,但是卻可以用客觀分析的方法對其進行分析,這是一種非常簡單,而且非常適用的評價方法。這種方法因其具有的優勢在我國的很多領域都得到了應用,但是在園林發展研究方面很少應用。無論是非結構化的問題,還是那些不能用定量方法來分析的復雜問題都可以應用層次分析方法,而且效果十分明顯。
2.層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通過分析評價目標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關系,將方案評價分解為不同的組成要素,并將這些要素劃歸不同層次,從而客觀上形成多層次的分析結構模型;將每一層次的各個要素相對于上一層次各個要素進行兩兩比較判斷,得到其相對重要程度的比較標度,建立判斷矩陣;通過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及其相對應的特征向量,得到各層要素相對上層某要素的重要性次序,建立相對權重向量;最后自上而下地用上一層次各要素的組合權重為權數,對該層次各要素的相對權重向量進行加權求和得出各層次要素關于系統總體目標的組合權重。
3.層次分析法在園林發展研究中的具體應用
3.1園林發展綜合指數定義
所謂園林發展綜合指數簡單的說,就是指園林在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發展的水平,這個水平并不是單一某一方面,而是綜合起來的水平。園林發展指數是判斷園林在某一特定時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它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而是一個綜合性質的概念,而園林發展綜合指數的高低由很多的因素決定,其中重要的有四個,第一個是園林數目,這是園林發展水平最直觀的體現;第二個是園林類型,如果園林的類型多,證明該時期園林發展水平很高,反之則不同;第三個是園林要素,如果園林要素十分單一,只是花草等普通的植物,就證明該時期園林發展水平并不該,而如果要素很多很豐富,則說明該時期園林發展水平很高;第四個,園林分布,如果園林分布很廣,則說明該時期園林發展水平很高,而如果園林分布區域很集中,從整體上說,該時期的園林發展水平并不高。這個概念自提出以后就受到了很多學者的認可,它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將模糊的描述變成具體的對象,這是客觀評價園林發展水平的前提條件。
3.2園林發展指數模型的建立
就是將園林評價目標劃分為各個小的組成成分,之后組成層次結構,就如圖下所示的目標層O、準則層A,該模型的第一層代表的是園林不同的時期的發展水平,也就是我們說的目標層,第二層是園林不同時期影響其發展的要素。
3.3影響園林發展綜合指數的影響因素
要客觀評價某個歷史時期園林發展水平,必須對評價目標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各個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園林發展綜合指數影響因素主要有該時期的園林數量、園林類型、園林要素多樣化、園林地理分布的廣度4個方面.一個歷史階段園林的發展水平與這一時期所擁有的園林數量有直接關系。當一個歷史階段園林建設興盛時,園林的修建量就比較大。雖然園林的數量多少,并不能直接說明這一時期的園林發展水平,但是可以將其作為園林發展的一個判斷指標,園林類型指某一歷史時期所存在的園林種類。園林類型的多少與這個時期園林發展水平的高低有密切關系。中國園林在萌芽期只有帝王園囿這一種類型至發展期逐漸出現寺廟園林、私家園林等。社會具有了一定的財力、物力、人力和技術條件,隨即產生了游憩、觀賞、娛樂的要求。
而這種要求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園林自產生以來其構成要素也是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過程,先秦時期的帝王園中只有植物和動物,僅供騎射狩獵,逐漸出于休閑需要,開始修建簡單的亭臺等構筑物,到莊園出現之后,居住、生產、休閑等多重功能增加進來,于是植物、水體、建筑都成了園林的主要構成元素。私家園林出現后,休閑娛樂功能再次加強,很多不具有實用性的元素增加到園林中來,如小品、構架、奇石異草等,園林要素更加豐富。到近現代,城市公共園林的內容與要素更是豐富,園林要素的多少直接體現了當時的園林發展水平,園林地理分布雖然不是一個時期的園林發展水平的主要判斷因素,但是可以從側面說明這個時期園林發展是否均衡。在園林發展水平處于較低的時期,園林往往只是分布在帝王或貴族活動區域附近,為他們所專屬。在大眾開始享用園林之后,也只是在經濟發達地區才集中有數量較多的園林,隨著經濟發展園林的修建也開始分布到較為偏遠的地區,說明園林發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4.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層次分析法是一種非常適用的分析方法,雖然在園林發展研究中沒有得到大規模的使用,但是其應用前景非常好,目前很多的學者也正在用這種方法來研究云林發展。層次分析法能夠將抽象模糊的描述變成具體清楚的結構,這方便了結構分析。層次分析法需要在園林發展研究中的應用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及園林發展綜合指數,這個指數能夠明顯的看出園林在各個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發展水平,但是要想真正掌握園林在各個時期的發展水平,需要理解影響園林發展的各個要素。 [科]
【參考文獻】
[1]孫明,杜小玉,楊煒茹.北京市公園綠地植物景觀評價模型及其應用[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0(S1).
[2]王珺.基于城市競爭力的城市園林評價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21).
[3]蔡致潔.川西名勝園林形成發展及特色研究[D].重慶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