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數字地形測繪技術在地形圖測繪工作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測繪工作的精準度和高效率,對測繪工作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本文對于數字地形測繪在地形圖測繪中的作用,城市信息化、數字化城市、城市測繪的相互關系進行了闡述,并分析了城市測繪的特殊要求和優勢,提出城市測繪的發展模式及發展途徑。
【關鍵詞】數字城市;測繪;重要作用
0.引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地形圖測繪在工作中所發揮的作用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它為城鎮規劃以及各項建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城市信息化經歷了從分散到整合、從局部到整體、從非空間到空間、從獨立到集成的發展過程。數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進入進入空間化和整體化的發展必然和高階階段。基礎數據庫是城市信息管理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字城市建設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基礎數據庫的更新和維護的費用比較高、周期比較長。建設城市基礎數據庫,一般是由政府部門投入巨資,在全市行政范圍內采用3S技術和衛星影像等采集城市基礎地形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和入庫。然而,很多早年建立數據庫的城市,因后期維護投入太多而不能實時更新。另外,在城市建設和各種工程建設中,都需要對當地的地理環境有清晰的了解。以便為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地形圖測繪工作很好的發揮了這方面的作用。在現代化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將先進的測繪儀器設備應用于地形測繪工作中,提高了以往工作的效率以及人為操作所造成的誤差,對地形測繪工作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數字城市是城市自然、社會、人文、經濟和環境等各類信息集成、整合和共享而形成的城市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也是推動整個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世紀90年代美國提出數字地球后,世界上一些國家相繼提出本國數字城市建設的構想,并通過行政、法律、經濟的手段加以實施。數字城市很快就在城市規劃、交通設施、動態監測、城市建設、政府決策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我國數字城市建設已經走過十余年的歷程。早在1989年下半年,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就開始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對數字中國建設進行研究。2003年,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對測繪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和國務院信息化辦公室于2006年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與應用服務的指導意見》。近幾年來,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已經分批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遴選出一百五十余座城市,開展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超過了我國地級市數量的三分之一。測繪先進技術在數字城市建設中的應用,使城市地理空間資料和社會經濟資料信息化,加快了城市地理信息資料的獲取速度,改進了資料的存儲方式并提高了資料的使用效率,大大加快了數字城市的建設進程。
1.城市規劃測繪
城市規劃測繪是大地測量、房產測量和基礎地形測繪想結合的規劃類專業測繪,通過使用數字化測繪技術、3S技術和網絡技術來協助城市規劃審批管理的基礎性測繪工作。一般而言,城市規劃主城區內各項建設需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一書兩證”制度,從建設項目選址,規劃用地紅線、詳細方案審查到建設工程規劃管理,城市規劃測繪都輔助于規劃審批管理。這些年來,建設數字城市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各地政府部門相繼投入巨大財力對城市基礎地形數據進行勘測和建庫,并整合各級職能部門的專題數據庫建立城市基礎信息平臺。由于城市的發展非常快,又沒有建立科學的更新測量制度,基礎數據庫不能實時更新,無法真實反映地形特征現狀,極大地影響了數字城市的建設。
2.城市測繪是數字城市的基礎性工作
作為測繪對象和數字城市管理對象,是同一個體——物質城市和數字城市。城市測繪研究的是城市基本要素,主要是地理要素的測繪和變化測量,是提高對數字城市的認識和管理能力的基礎性工作;數字城市針對的是城市的整體,包括空間和非空間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是現實城市在網絡上非物質邢臺的延伸和拓展。城市測繪的基本任務是對城市區域的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等進行測定、采集和表達,對獲取的數據、信息和成果進行處理并提供使用。數字城市是測繪成果應用的集成化,規模化和公眾化。關于數字城市,很多學者有各自的定義,其中兩點是共同的:(1)基礎地理空間框架是數字城市的重要建設內容;(2)基礎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的關鍵落腳點還是基礎地理空間數據,主要體現在城市基礎比例尺地形圖。
3.城市測繪應如何把握數字城市提供的發展契機
數字城市的建設推動了城市信息化進程,拓展了城市測繪的應用領域,加快了測繪科技創新的步伐,加速了城市測繪由傳統模式向城市地理信息產業的轉化,為城市測繪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面對新的契機,城市測繪部門應該緊緊把握現代測繪的發展方向,以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為重點,促進城市空間信息資源的高效開發,應用與共享,將城市測繪發展到一個新的境界。
第一,明確發展方向,制定有效措施數字城市是關系到城市發展的系統性工程,城市測繪部門應當明確發展方向,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積極的參與到政府組建的城市地理信息中心,成為其中的核心力量。
第二,規范生產與質量管理體系空間地理信息是數字城市與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主要數據源,因此,作為城市空間地理信息的生產者與提供者,城市測繪部門必須嚴把質量關,建立基礎空間數據的管理機制,健全數字化產品的質量管理體系,切實承擔起城市空間數據的及時采集、處理、加工和提供任務。
第三,加大對基礎測繪的投入力度,提高測繪保障能力,要形成政府投入為主、基礎地理信息使用單位和承擔基礎測繪生產任務單位共同投入的投入機制,切實落實基礎測繪項目經費,并實行專項管理。
4.結束語
數字城市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是建設數字城市的基礎,而作為城市空間地理信息的生產者,城市測繪部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著數字城市建設的加速發展,城市測繪行業必須把握歷史機遇,努力實現新的跨越。我們要以城市基礎測繪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為契機,積極發展勘測科技,加強勘測技術研究,全面實現數字測繪,充分利用多種先進科學技術,建設城市基礎空間信息系統,更好地為城市規劃與國土資源管理服務。 [科]
【參考文獻】
[1]何鳴華.探討數字化地形圖測繪中的修測方法[J].大科技,2013,2(19):98-99.
[2]譚凱婷.三維數字地形圖測繪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2(8):43-45.
[3]范天舜.基礎測繪在數字城市建設中運用策略[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5(2):34-34.